還記得《做我的貓》這首抖音裏面洗腦神曲嗎?做我的貓,想把你摟在懷裏使壞;做我的貓,喜歡你的可愛賣乖;做我的貓,無意間讓時間放慢;就做我的貓,享受每分每秒,恨不得給你所有溫柔。。。。沒少拍視頻,秀恩愛吧。

好啦,別唱了(回家的時候再唱給貓主子聽哈),說點正經的。身爲貓咪奴才的你,是否瞭解一些關乎貓咪致命遺傳病嗎?如果不瞭解,你要注意了,今天先普及一個發病率高且常見的遺傳病“多囊性腎病”。

易患貓咪:

多發生於純種貓尤其是波斯貓。該病存在於任何有波絲血統的貓品種中:如波斯貓、喜馬拉雅貓、異國短毛貓(加菲貓)、異長、金吉拉、英國短毛貓、美國短毛貓、布偶貓、蘇格蘭摺耳貓等。

疾病簡介:

多囊腎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PKD),又名Potter綜合徵、Perlmann綜合徵、先天性腎囊腫瘤病、囊胞腎、雙側腎發育不全綜合徵、腎臟良性多房性囊瘤、多囊病,是一種緩慢發展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腎病。相關文獻記載,該遺傳病出現臨牀症狀的高發年齡段爲3-8歲,最早一例出現在其7月齡。主要症狀:抑鬱、厭食、多飲多尿、體重降低和腎衰竭等。

多囊腎病雖然發展緩慢,但起病變過程卻無法逆轉治癒。在一研究中發現,此病在16周齡的診斷率爲75%,而36周齡的診斷率爲91%。由於貓咪的腎臟代償能力十分強大,所以只有當腎臟剩下25%功能時,纔會發生腎臟指標的下降。

再加上早期篩查意識較薄弱的原因,現在對多囊腎病的診斷大部分在疾病晚期,而這時通常沒有足夠的機會延緩腎衰竭發展和治療相關併發症,貓會在短時間內因爲嚴重腎衰竭死亡。所以一旦懷疑貓咪有多囊腎病的遺傳基因時,必須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

腎臟狀態:

隨年齡增長,囊腫數目及大小逐漸不斷地增多和增大,壓迫腎臟及周圍的腎臟組織,導致腎臟缺血,腎臟的結構受到損害,造成腎細胞死亡,減少產生尿的腎單位數目。最終導致腎小球硬化,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等,導致腎衰竭甚至死亡。急劇長大的腎臟還會壓迫腹腔別的器官,尤其是消化器官,造成進食困難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對抗疾病。

治療:

很遺憾,多囊腎病本身沒有特異性治療方案。如果已經發生腎臟衰竭,即按照貓咪腎衰竭的治療方案來進行。通常需要進行輸液治療,並定期複診以監控多項腎臟生化指標、離子平衡、血壓、血色素等的變化情況,實時調整治療方案。有條件者也可以考慮透析治療。

怎麼預防:

繁育方面:多囊腎病(PKD)不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根據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David Bi1ler博士的研究,PKD屬於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因此它是比較容易能夠追蹤和避免的。所謂的染色體顯性遺傳,通俗的理解就是患病貓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患病的,而兩隻沒有PKD的貓的後代也不可能出現這種疾病。如果一隻貓攜帶單一的PKD基因同樣會發病,其過程和攜帶雙份PKD基因的貓一樣。只是這兩種基因的遺傳方式不一樣。

如果父母一方帶有單一PKD基因,另一方沒有PKD基因,繁殖出的小貓有50%的患病率。如果父母雙方都帶有單一的PKD,繁殖出的小貓有75%的患病率;如果父母一方是雙份PKD基因,那無論另一方是任何基因型,繁殖出的後代都是100%的患病率。因爲PKD基因的遺傳機理比較明確,所以制定科學合理的繁殖計劃,這種疾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對於貓奴才們:爲了能夠徹底的避免這種疾病,那麼早期診斷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國際上目前普遍採取兩種方法,即超聲波診斷法和基因檢測法,這兩種方法的準確率都在90%以上。

用基因檢方法測貓的PKD,是近年來隨着基因檢測手段的不斷進步出現的一種新高科技方法。只需要用專門的檢測拭子刷在貓的牙齦上刷幾下,拭子上粘上一些貓的口腔粘膜細胞,然後把取樣樣品寄到專業的基因檢測公司,檢測完畢即可知道檢測結果。

基因檢測特異性較超聲波檢查的優勢:

不受檢測年齡的限制,可在幼貓出生即可進行檢測;不僅能夠確定是否爲PKD的貓,而且還能夠確定貓咪是哪種基因類型,雜合或純合;更有利於追蹤貓的父母的基因,從而能徹底的找到攜帶PKD基因的源頭;取樣過程無應激、創傷,一次取樣可以同時篩查其他的常見遺傳病,如肥厚性心肌病、視錐視杆細胞發育不良、折耳與血友病等。

敢問貓貓基因檢測哪家尋,只願身在希諾谷。

THE END

深愛TA的你,你真的愛的方式對嗎?別讓你的“盲”和粗心,變成後悔莫及。那麼就從希諾基因開始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