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股的逆勢狂歡 是垂死掙扎還是世道沉淪?

近日,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可謂是賺足了眼球,那就是“仙股”中弘股份。

作爲2018年地產債務違約第一股,中弘股份已經光榮的成爲“最慘地產公司”:老闆跑了、公司揹負超過40億鉅額債務無法償還,可能成爲有史以來第一家由於債務無法兌現而倒閉的房地產公司。8月28日,因與加多寶的重組“羅生門”事件,中弘股份曾連續兩天漲停,但也沒有逃出股價低於1元的退市風險區,而且此次重組事件遭到加多寶火速否認,最終演變成了一場鬧劇。此後,連續15個交易日股價都在1元以下、且被6次提醒公司存終止上市風險的中弘股份,終於在9月5日躍上了1元“生死線”,暫時逃離了退市風險。3天詭異大漲23%,中弘股份也在當晚宣佈9月6日起開始停牌覈查。

垃圾股的逆勢狂歡 是垂死掙扎還是世道沉淪?

無獨有偶,當日還有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同樣宣佈,因股價漲幅較大且連續波動異常而停牌,那就是近期麻煩纏身、卻在12天內股價翻倍的樂視網。

與中弘股份“末路狂奔”異曲同工的是,8月30日,此前不斷跌停、創下了A股史上最長連續跌停紀錄32天的ST長生,上演了2分鐘內從跌停到漲停的驚天“地天板”,而這背後的炒作力量仍然神祕。

“黑天鵝”樂視網、“仙股”中弘股份、“假疫苗”ST長生……問題纏身的垃圾股,爲何一下子成了A股市場的主角?暗流洶湧之下,究竟是哪路資本在豪賭,出手拯救這些普遍意義上的“垃圾股”?

垃圾股炒作的背後力量是誰?

問題的答案或許主要是遊資。

當然也有股民想“賭”一把,在經過了連續的跌停後,抱有僥倖心理的股民認爲這些股已經利空出盡,從而火中取栗希望“抄底”成功。

這些問題股的炒作路徑往往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徵:

首先,被炒作的問題股一般都是前期股價大幅下跌,籌碼都被套牢在高位;市值偏小,少量資金就能操縱股價。

第二,炒作資金會借勢而爲,往往藉助諸如重大重組、政策變化等利好或市場熱點題材進行拉昇。

第三,建倉手法兇狠,往往以大陽線或漲停板的方式進行強行拉昇,再向下打壓的方式進行吸籌,成交量大幅增加,以達到快速吸取籌碼,短時間內建倉完畢。

第四,建倉期間的量價形態出現非常明顯的上漲放量、回調縮量的吸籌特徵;各種均線、形態都呈多頭上攻趨勢。

第五,整個拉昇過程中經常採用對敲拉昇的手法,以大陽線或漲停板的方式強勢拉昇,吸引跟風盤,換手高達20%以上。

第六,這些問題股炒作過程中,洗盤時間極短,基本上是連續拉昇。對於這些個股,投資者切忌盲目跟風炒作,一旦拉昇結束,出貨速度也會非常快,炒作風險很大。

這些近日被爆炒的問題股市值低,容易被操縱。炒作資金趁市場恐慌之際迅速完成建倉,然後採取逆市場的操作手法連拉漲停,吸引跟風盤介入,以達到拉高出貨的目的。而跟風的小散投資者不免要成爲“割肉”的對象。

垃圾股的逆勢狂歡 是垂死掙扎還是世道沉淪?

“利空出盡會成利好” 這句股諺是否總能成真?

在A股市場中,在連續多個跌停後開板並出現地天板行情的現象並不鮮見,不過後續投資者跟風搶反彈的風險極大,不排除少數股票會有短期數日的反彈,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將重歸跌途,而且多數連續跌停個股開板後次日表現依然低迷。

連續跌停一旦被“開板”,不意味着抄底良機到來。有的個股連續跌停“開板”後出現投機性炒作,股價大幅反彈,但“過山車”風險極大。因爲連續跌停的股票之所以高風險,關鍵在於基本面轉好的難度極大。A股炒差降溫,價值投資逐漸成爲主導力量,問題股很難再上演大肆博傻炒作。

ST長生32個跌停戛然而止,但隨後經過短暫的一日爆炒漲停後,次日開盤同樣一字跌停,而且因無法按期披露半年報而宣告停牌。還有比較典型的如*ST保千,在29個跌停後同樣出現地天板行情的開板行情,但次日又是一字跌停,其後兩個交易日也是跌停,最新股價較當時的開板價也接近腰斬,火中取栗的搶反彈者很難全身而退。

垃圾股的逆勢狂歡 是垂死掙扎還是世道沉淪?

上述兩股即爲A股歷史上排在前列的連續跌停紀錄保持者,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連續跌停的個股因種種原因而導致在股市歷史上“遺臭萬年”。如排在第二位的*ST天馬,2018年的6月22日,*ST天馬以連續29個交易日跌停刷新了A股市場的跌停紀錄,如果加上未被*ST前的一個跌停板,該股已連續30個交易日跌停。排名第四的是*ST尤夫,由於借貸糾紛和銀行賬戶被凍結等問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復牌後,連續27個交易日跌停。同樣以連續27個交易日跌停排名在第四的股票還有*ST百特,因鉅額造假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可以看出,這些經歷嚴重跌停的股票往往來自ST板塊,也即所謂的垃圾股。這類上市公司或者由於行業前景不好,或者由於經營不善等,有的甚至進入虧損行列。其股票在市場上的表現萎靡不振,股價走低,交投不活躍,年終分紅也差。

但正是這些垃圾股 爲何卻總是被各路資金爆炒?

就這種現象本身來說,首先是投資者沒有認識到退市的嚴重性。

垃圾股的逆勢狂歡 是垂死掙扎還是世道沉淪?

(1) 通常來說,一旦公司宣佈可能退市,其股價就會比較低,有些投資者此時通過搏殺,大量買進,由於股市上升有慣性,他們往往相信自己不是最後一個接棒者。

(2) 賭博退市可能出現的變化,比如延後一年退市,這樣股票又有操作的空間,可以預期公司積極採取政策扭虧爲盈,爲的是摘掉虧損的帽子,所以有能承受高風險的投資者願意購買。

(3) 認爲退市公司對於重新上市流程比較清楚,重新上市的可能性很大,一旦上市,就可能會連續漲停。以一兩年的時間爲賭注,對一些投資者來說很划算。總而言之,就一個‘賭’字,是一種純粹的搏殺投機行爲。

垃圾股能行,歸根到底還是殼資源價值太高了。一些希望上市的企業就緊盯這些ST企業。也許會同這些ST企業接觸,通過實質性的資產注入和實際控制人的變更來實現摘星。

但事實上,垃圾股是有風險的,除了大幅虧損、投入的資產被套牢之外,最大的風險就是退市。每一次的股災,其實是垃圾股爆炒後的災難。每一次股災過後,能夠重新回升到股災前的水平公司都是那些績優的好公司,而垃圾公司則還在漫長的下跌當中掙扎。股票投資靠搏殺,不是炒股的持久獲利方式。結果往往是虧損比收益多,不能靠一兩次的偶然,矇蔽這種風險。這樣損失就是必然的。

垃圾股的逆勢狂歡 是垂死掙扎還是世道沉淪?

提倡價值投資的今天 垃圾股的未來會如何?

中國證券市場經過28年發展,正走在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發展軌道上。退市制度的建立、實施及持續完善,對提高我國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提高市場配置效率,促進A股市場健康發展,引導資本市場迴歸本源服務好實體經濟,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發揮着積極作用。

今年已經有5家上市公司確認退市,隨着退市常態化的推進,可以預期未來退市的公司數量將會增多。而按照證監會、滬深交易所最新的退市規定,A股上市公司退市的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業績不行,違法違規。

垃圾股的逆勢狂歡 是垂死掙扎還是世道沉淪?

除了在買股的時候避開“雷區”,面對問題纏身的垃圾股被炒作時,投資者也應該做到不眼紅、不跟風。遊資炒作問題股建倉手法兇狠,而一些小散投資者,似乎也按捺不住參與的慾望,儘管自己知曉其中風險,但投機心理最終戰勝了理性。“投機”乃至“刀口舔血”的投資者,最終往往逃不了被“割韭菜”的命運,因此投資者切莫存在僥倖心理,跟風炒作。

A股只有做多才能賺錢的本質,決定了大多數時候熬過低谷,總會有轉機。

回看歷史,幾乎每一次大的下跌,後期都伴隨着大的機遇。

但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曙光來臨時,你是否還活着。

總結

風險防範是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隨着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問題股的炒作空間不斷被壓縮。投資者最好不要去抄底這些暴跌過的問題股,即使短線會有反彈,後面也還會出現更大的下跌,稍一猶豫就可能遭受巨大損失。現在整體的市場投資風格已經轉向價值投資,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所以建議投資者一定要積極轉變投資理念,抓住行業龍頭股白馬股的機會,遠離績差股和題材股,不要去跟風炒作問題股。

活着纔有希望,活着就有希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