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與寧靜也是如此,諸葛先生所倡導的並非是要我們放下一切追名逐利的慾望,而是要教導我們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這樣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一句千古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一位萬表丞相:“三顧頻繁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

1

淡泊以明志


諸葛亮先生54歲時在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裏寫下這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說得就是,一個人如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老子》也曾說“恬淡爲上,勝而不美”。

人生活在世界上,無論貧窮富貴,窮達逆順,都免不了與名利打交道。

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清代皇帝祕史》裏曾記述這樣一則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腳下大江東去,百舸爭流,不禁興致大發,隨口問一個老和尚:

“你在這裏住了幾十年,可知道每天來來往往多少船?”

老和尚回答說:“我只看到兩隻船:一隻爲名,一隻爲利。”

一語道破天機。

人生在世許多人被名利二字牽絆住,從此便陷入慾望之都無可自拔。

淡泊與寧靜也是如此,諸葛先生所倡導的並非是要我們放下一切追名逐利的慾望,而是要教導我們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這樣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2

寧靜以致遠


東晉陶淵明可謂是“開千古恬淡之鼻祖”,平淡美被陶淵明演繹地淋漓盡致,那是“噯噯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寧靜,是“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平和,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空靈,也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無言”的靜默。

就像水,越淡越清澈。人也是越淡越快樂。淡然,使人簡單;簡單,使人快樂。

時間會告訴我們,簡單的喜歡,最長遠;心無旁騖中的用功,最有效。

董仲舒年輕時爲了能夠潛心學習,經常整日閉門不出專心學問。

據說他家旁邊有一個花園,裏面到了夏日彩蝶翩翩繁花似錦,好不美麗。

然而,三年裏,如此的美景都沒有引得他踏進花園一步,後人因此稱他“三年不窺園”,正是這種寧靜而致遠的精神,讓董仲舒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所以你看,古人用親身經歷告誡我們,立志必先平穩靜謐心態,不爲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這樣目標才致遠。


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3

淡泊可以啓發良知,可以招致高貴,可以帶來快樂


寧靜中有寬廣,有富裕,有平安。

有個真實故事,二戰時,有個叫羅勃·摩爾的小夥子在海軍服役,一次海戰中,他的潛水艇被日本艦隊的深水炸彈壓到276英尺深的海底,由於日本艦隊不時扔下炸彈,且不肯離去,他的潛水艇被深鎖在海底達15個小時。

脫險後,他這樣自述當時的景況和心情:

在那15小時中,艇中空氣稀薄,幾乎無法呼吸,氣溫下降到零下攝氏40度,潛艇又隨時有被炸沉的危險,他感到生命已經沒有什麼希望,這15小時,他感覺就如150年。

當時他想,以前怎麼會爲沒錢買車、買房、買老婆的衣服這些小事而煩惱,那時候,他才終於明白,活着,好好活着才最重要,其它,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意義。

傑克倫敦寫出《馬丁·伊登》後,名利雙收,有了別墅、遊艇,但成功後卻無聊厭倦,空虛,隨之而來,最後,走向瘋狂,並服毒自殺於別墅裏,有意思的是,小說主人公——馬丁·伊登的命運也是如此,那就是:奮鬥、成功、自殺三部曲。

許多人追名逐利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爲在健康的體魄面前,名利只是人生的點綴,而非本根。

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4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有人說:

淡泊是拳拳之心,白壁無瑕;

明志是寒冬臘梅,屢屢幽香;

寧靜是如鏡水面,水波不興;

致遠是丈夫四海,萬里比鄰。

但是關於諸葛亮先生的這句話,我更想解讀爲:

真正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知自己所想,求自己所要,看淡榮辱與得失,保重身心健康,過平凡卻不乏味的日子,度平凡卻不平庸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