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紅”了:庫克如何在中國做政商關係


喬布斯直到去世的最後一刻也沒踏入中國,但他的繼任者蒂姆·庫克卻創造了美國企業與中國交往的記錄。

6月20日,蘋果公司寫給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信函曝光,反對加徵關稅。蘋果稱公司是美國最大納稅人,關稅會削減其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關稅還會讓蘋果在和中國企業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蘋果“紅”了:庫克如何在中國做政商關係


此前,多家美國科技公司加入特朗普政府對中國企業的技術出口限制,但蘋果公司一直未對關稅問題做出明確表態,很明顯,蘋果公司已經加入了“反關稅陣營”。

梳理庫克上任以來和中國的交往軌跡,可以看出,他是最“紅”的美國公司之一。

頻繁會見高層

2011年,庫克出任蘋果CEO,海外訪問的第一站就是中國,之後,庫克基本上每年都會來一兩次中國,其中六次獲邀踏入中南海,被多位副總理接見。

庫克今年來中國是在3月下旬,全國兩會剛剛閉幕,國研中心主辦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年會”,庫克參與了論壇,並就合作與開放的問題發表了主題演講。

在演講中,他不忘向中國示好。“我們爲中國超過200萬個開發者提供工具,爲數十億美元的市場開發程序,我們感到十分驕傲。”

庫克還盛讚最高層“衆人拾柴火焰高”的說法。“是共同命運將我們捆綁在一起,我們的未來是密不可分的。我相信合作精神、攜手共進之下,我們將能夠取得成就而且是無限的成就。”

中國高層發展論壇2000年創辦,是中國與世界對話、合作的重要橋樑。而庫克出任蘋果公司CEO後基本上每年都會出席。

蘋果“紅”了:庫克如何在中國做政商關係


如果你認爲庫克只是在參加一個論壇,那就太小看他了。

在論壇召開的前一天(3月22日),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庫克。孫春蘭積極評價蘋果公司在推動中美企業合作和人文交流中的作用。

2017年,有媒體在一篇報道中稱,比起從未踏上中國土地的史蒂夫·喬布斯,庫克在國內可謂刷了個臉熟——上任66個月,來華11次,平均半年就來露一次臉。

2012年3月,庫克以蘋果CEO的身份首次訪華,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見面;2014年10月22日,庫克被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接見;2015年5月12日被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接見;2016年5月17日被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接見;2016年8月16日被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接見。2017年10月30日,最高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和中方企業家委員,庫克是其中之一。

其實,很多在中國經營的世界五百強們大都懂得如何處理與政府的關係,但蘋果公司在這方面做到了極致。

實用主義至上

庫克如此高密度的訪華,其實每次都帶着任務。

按照規律,他會見完大領導之後,一定會深入蘋果的業務重心,與當地領導會面,庫克是多個地方政府的座上賓。

2018年10月8日晚,庫克突然在微博上傳了一張上海外灘的迷人夜景,用拼音打出了一句中文“海納百川”。“Hai Na Bai Chuan,上海日新月異。”

據上海發佈的消息,去年10月9日下午,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會見了庫克。

2016年8月17日,庫克發微博稱,“感謝黃市長帶我領略美麗的山城重慶並蒞臨Apple 解放碑!很榮幸與您再次相會!”當天,重慶市長黃奇帆帶庫克,參觀了位於重慶解放碑的蘋果店。

蘋果“紅”了:庫克如何在中國做政商關係


2012年3月第一次訪華,會見完高層後,庫克第二天就去了河南。2012年3月28日,庫克先後參觀河南省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和富士康在鄭州的工廠。

據河南省檢驗檢疫局官方網站報道,庫克於當天上午,在河南省副省長趙建才、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袁長祥、鄭州海關關長慄洪顯的陪同下,參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

要在中國賣手機,一定繞不開三大移動運營商,庫克深諳此道。

2012年3月29日上午,在河南考察結束後,庫克就與時任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和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會面,但有意思的是,把中移動“排除”在外。

2013年3月,庫克訪華,在中國移動集團大樓裏與奚國華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並一次性敲定了框架合作協議;2013年7月,庫克再次訪華,蘋果和移動敲定了最後的關鍵合作條款。

作爲國內最大的移動運營商,拿下中國移動對庫克來說是非常大的成績。蘋果2013財年第三財季顯示,大中華區營收46.4億元,同比下降14%,與中國移動的合作,挽救了iPhone在大中華區的銷量。

蘋果公司同時也在積極響應中國有關產業升級的號召,提升中國在蘋果產業鏈中的位置。

2016年8月16日,在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會面時,庫克表示,蘋果公司將加大在華投資,計劃2016年底前在中國設立亞太地區第一家獨立運營的研發中心,積極參與中國“互聯網+”行動和中國智能製造。

2016年9月28日,北京中關村園區管理委員會旗下的微信公號“創新創業中關村”發文披露,近日蘋果研發(北京)有限公司在中關村朝陽園成立。

2016年10月中旬,在深圳的“雙創周”上,庫克宣佈蘋果將在深圳建立研發中心,分爲供應鏈管理、營運、研發、線上與線下零售五大領域,涉及製造業以及App應用開發等行業。

2017年3月17日,蘋果公司宣佈,將在上海和蘇州開設研發中心。

2018年2月,蘋果決定從2月28日起,中國內地的iCloud服務將轉由雲上貴州公司負責運營,服務器轉入國內。

巴結中國有好處

2017年10月31日上午,庫克與北京代市長陳吉寧會見,當時他一開口說的就是黨的十九大。他不僅讀了十九大報告,而且聆聽了最高層談論十九大和對未來發展的想法。

這兩年,中美經貿關係不斷惡化,很多人預計,如果中國反制,蘋果首當其衝。

要知道,中國不只是蘋果除美國之外的最大市場,也是蘋果產品的最大生產基地,大量的蘋果產品從零部件生產,到成品組裝,都在中國完成。

或許是在中國做足了“功課”,庫克對中國反制似乎並不是那麼悲觀。

去年3月份,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作爲論壇外方主席,庫克在發言中提到,最強大的公司和經濟體都是開放的,人們和思想的多樣性使得它們更加繁榮。

他還表示,商業界爲世界各國經濟引擎提供動力,“而由此產生的增長不斷提醒我們,當人們、公司和政府共同努力時,我們都會受益匪淺。”

仔細琢磨上述表態,感覺庫克胸有成竹。

6月4日,庫克在接受CBS專訪時被問及美國對華爲的禁令是否會招致中國對蘋果的報復,庫克認爲這不會發生。“我們都給予了對方良好的尊重,所以我並沒有想這種情況發生。”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凱蒂·休伯蒂在最近撰寫的報告中稱,蘋果的市場佔有率近期有所增加,尤其在中國加速成長,休伯蒂形容“這是有建設性的數據點,因爲此前投資者擔心iPhone近期在中國的需求會大幅下降。”

結束語

庫克首本自傳《庫克:將蘋果帶入下一階段的天才》的作者利安德·卡尼日前在《連線》雜誌發表了文章《爲什麼庫克是比史蒂夫·喬布斯更好的CEO》,他認爲喬布斯是一位偉大的創新者,但管理公司,繼任者庫克更稱職。

喬布斯是一位藝術家,而庫克則更像是一個商人。自上任以來,庫克一直在積極地將蘋果擴展到新的市場,特別是中國。

用馬克思的話來說,資本的本質就是擴張,否則就會是死亡。既然西方花了巨大的努力打開了中國市場,誰又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