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手機上玩過多少獨立遊戲?又有多少是Made in China?

先別急着回答,打開手機來看一看。我猜大家可能都接觸過獨立遊戲,但加上「國人」的標籤,你會下意識一片空白,說不上來有哪些作品,你甚至會想,在急功近利的國內遊戲市場,到底還有多少堅持創新的獨立遊戲人,到底我們的作品和國際大廠有多少差距?

我們有一羣消費力不俗的手機遊戲玩家(看看《王者榮耀》的營收就知道了),但在獨立遊戲方面,不論是消費力還是遊戲質量,很長一段時間都排不上名號,「小而美」是它最常被人提起的標籤,提起獨立遊戲很多人可能想到的就是《紀念碑谷》這樣的作品,至於國人制作的遊戲,卻鮮有爆款。

但是今天推薦的三款遊戲,是我們認爲達到了優秀甚至和國外精品遊戲同等高度的作品,在遊戲性、藝術感、遊戲內涵方面,都通過巧思和打磨具有相當亮眼的表現。雖然它們並非全都是今年的新作,但當你投入時間進入其中,我相信你會感受制作者投入的熱情和誠意。

蠟燭人

iOS:App Store 18元(原價30)

Android:Google Play 30元

一開始玩《蠟燭人》的時候,我曾因爲畫面太過昏暗而想要放棄。說實在的,一隻小蠟燭追尋自我的旅程聽上去可能沒那麼吸引你,我當初也這麼想,可是當你一點一點耐心玩下去時,看法就會發生改變。

玩過這些獨立遊戲,你會對“國產遊戲”有新的認識

從一艘舊船倉中出發,這支小小蠟燭需要依靠燃燒自己,去照亮別的蠟燭和前進的路來通過關卡。遊戲設定中,小蠟燭燃燒自己的時間只有10秒,這意味着你必須試探性摸黑向前,同時觀察周圍環境,由於遊戲本身的3D視角,意味着你幾乎要在每一個關卡,認真尋找那些不起眼的角落,纔會看到隱藏的蠟燭同伴,但在「點亮」它們的同時,你會發現小蠟燭燃燒時的一滴滴燭淚在地上的痕跡會成爲黑暗中的路標,製作者對於遊戲的誠意可見一斑。

玩過這些獨立遊戲,你會對“國產遊戲”有新的認識

類似於童年時代的《超級瑪麗》,遊戲在第一關就用簡明且教科書式的引導讓你掌握最核心的玩法要素。我們如今的很多遊戲,動輒採用簡單粗暴的強制性新手教學告訴你必須怎樣做,但《蠟燭人》不一樣,不刻意「餵飯」地告訴你操作方法,當你慢慢摸索纔會找到竅門,而探索,不就是遊戲爲玩家帶來的最重要的樂趣嗎?

身處黑暗,心向光明。《蠟燭人》在遊戲中想要傳達的東西非常純粹,我很願意把《蠟燭人》看作是國內獨立遊戲人的心聲,小小的蠟燭想要傳遞燈塔一樣的光輝需要的不光是勇氣,更是去探索和去堅持的信念。

艾希(ICEY)

iOS:App Store 18元

Android:Google Play 18元

智能手機普及以來,橫板卷軸通關類遊戲一直都是我的最愛,這種不算時髦的遊戲類型能在一個小小的屏幕上變出千百種花樣,總會讓你有一種回到童年時代玩《魂鬥羅》《雙截龍》的歡樂。但說到底,玩多了就能看到相似的套路,於是厭倦感漸漸出現,但隨着《艾希》的出現,過去的套路被顛覆了。

玩過這些獨立遊戲,你會對“國產遊戲”有新的認識

在我們所知道的橫板卷軸遊戲,像經典《雙截龍》《冒險島》等系列作品,遊戲內容是固定的,我們被放在一個安排好的世界,要做相同的事情,遊戲劇情很少發生變化,更不要說去做一些違反劇情設定的操作,但這一切在《艾希》中都變了。

玩過這些獨立遊戲,你會對“國產遊戲”有新的認識

你可以和《艾希》的劇情「對着幹」,沒錯,當你聽到旁白告訴你要先前走時,如果你不聽從指令留在原地,你就可以改變它甚至更改遊戲節奏,而傳統意義上的通關遊戲也不意味着你真的打通了這個遊戲,一些隱藏的要素需要你「不走尋常路」的去挑戰劇情。

這樣的設定跳脫了很多人眼中的橫板卷軸遊戲,但也豐富了遊戲結構,讓原本的線性敘事加入了更多「彩蛋」,我相信製作者真心希望你能在遊戲中找到自己的玩法,發現自己的樂趣,不再千篇一律,請務必特立獨行。

拋開這種特別的「違抗劇情」設定,遊戲本身在打鬥方面的設計也很優秀,對那些想要爽快打擊感的玩家也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在通關一遍之後,一定要多找找遊戲更多彩蛋哦~

艾彼(Abi)

iOS:App Store 6元

Android:官網免費下載

艾彼(Abi)的故事設定在未來,當你打開遊戲進入這個沒有人類,只剩下機器人的世界那一刻,你會知道某一天如果人工智能取代我們,也許就會是這個樣子。但遊戲沒有去生硬地討論這個對我們有些殘酷的未來,卻用一個類似於《瓦力》的溫情視角,安靜地講述了機器人眼中的未來世界。

玩過這些獨立遊戲,你會對“國產遊戲”有新的認識

作爲一款解謎類遊戲,《Abi》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雙主角的行動模式,機器人Abi身材小巧,機器人DD則身材高大,玩的時候你需要通過切換它們的操作來尋找線索,所以雖然解謎過程不算複雜,但由於這種切換帶來的視角而變得有趣。

玩過這些獨立遊戲,你會對“國產遊戲”有新的認識

遊戲的音樂和藝術風格是它吸引人的兩大亮點,在空曠無人的未來世界,音樂帶來的也是靜謐與空曠的風格,讓你沉入其中,尤其看到有些遙遠泛黃的天空和荒涼的路邊指示牌,你一定能感受到這種未來世界的孤獨感。

遊戲中的藝術風格的打磨也有來自烏克蘭插畫家Alex Twin的參與,而說到設定中的各種機器人,它們都曾經是爲服務人類製造出來的產品,在遊戲中遇見它們時,你會知道這些曾經是我們的朋友的機器人,未來會變成怎樣。

玩過這些獨立遊戲,你會對“國產遊戲”有新的認識

Abi唯一的目的是尋找一隻小鳥,卻在沿途不斷幫助一些同伴,發現人類留下的痕跡,從這些片段的堆疊,我們從側面看到了我們自己,也感受着機器人的孤獨,這也是遊戲最成功的地方,它成功把我們代入到機器人Abi的世界,去感受那另一份孤獨和哀傷。

好的遊戲無關語言,無關信仰,甚至無關國界,它總是有種讓你能在玩過之後不停回味的魅力。在我看來這些遊戲都像是優秀的魔術師,你明知道一切都是幻象,卻願意投入狀態去欣賞到最後一刻,設計者想盡一切辦法,在遊戲中藏起來一些好玩的東西。

像《玩家一號》最後的彩蛋那樣,它們等待熱愛遊戲的你去發掘,並最終獲得快樂。而這些精心準備的小小驚喜,會讓你收穫到那些快餐遊戲外的感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