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好男儿血气方刚,这符合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审美标准,如今娱乐圈、电视上娘炮盛行,各种小鲜肉争奇斗艳,搔首弄姿,浓妆艳抹。一种新的风气诞生了,那就是娘炮风气。

历史上的魏晋时期,流行阴柔之美。人们对男性的审美更胜于女性,那个时代的男人,长得好看不好看是他们一生中的头等大事,魏晋时期评价一个人美不美,第一看白不白,要白如玉,第二看高不高,要挺拔直立,第三看眼睛,要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满足以上三点,就是一标准的美人。

咋一看,现在的娘炮放到魏晋时代,个个符合魏晋审美三点,绝对是魏晋时代的宠儿,人生的大赢家,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追捧,引无数男人的羡慕嫉妒恨,引无数女人的孤独寂寞冷。

有人说,娘炮之风是由韩流传递过来的,众所周知,韩国流行全民整容,阴柔盛行,整个国家也是小家子气,在国际上各种赛事上善于耍手段···,这些就不多说。个人接受韩流影响是个人的权利,大众没法剥夺、否定你的选择,你可以自我理解为吸收世界多元文化。吸收归吸收,但整天画眼线,抹眼影、涂口红、兰花指在个人主页和主流媒体平台上刷屏,底下一大堆粉丝起哄追捧,丢掉了男性的阳刚勇毅与荷尔蒙、丢掉了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

还有人觉得,娘炮的诞生,归根到底是市场化的需求,各方追求利益的结果。入乡随俗,娱乐圈内这种风气盛行,你不迎合行业主流就没有市场和个人发展,某些人是被迫浓妆艳抹。不否定因演出要求而牺牲男儿形象的存在。著名导演张艺谋说,娱乐圈没有娘炮演员,只有娘炮导演。放到娱乐电视节目上不也类同吗?没有娘炮嘉宾,只有娘炮节目组,尤其是当今国内影响力巨大的某果电视台。

观众是被动接受者,电视台和娱乐媒体是主动传递文化的一方,对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传播负有一定的担当和主导。他们追求利益,追求市场,模仿风气盛行,一家尝到甜头,其他家跟风而行。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竞争,因市场竞争而丢失原则,即便是偏离社会价值。

娘炮盛行,各方口伐笔诛,评论接憧而至,如下:

新一季《中国新歌声》中以导师身份亮相谢霆锋。直言对韩流的厌倦,说“男生也该找回男生该有的荷尔蒙了”,在这里小编表示一万个认同!

周立波说:男人女相的娘炮,女人男相的爷炮,乃至变性人都粉墨登场。当共和国有危难的时候难道要纹眉抹红的娘炮去充当“红色娘子军”?

新华社评价娘炮之风:“奇葩”、“怪伽”,为博眼球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人民日报:应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

星爷电影里面的如花,虽外面是女性装,但满脸胡子茬,不论是乍看还是细看,该人都是一标准猛男,也丝毫没有娘的特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娘则国娘,希望小鲜肉们改变娘炮作风,找回上天赐予的男性荷尔蒙,也希望某些电视台和媒体抵制这种不良审美,反对娘炮戾气,还社会正气,还男儿一片阳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