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秒钟的镜头,划过了整个人类的千百年历史,至今被奉为影史上的一次史诗级蒙太奇。正是利用了观众的这种自动联想特点,蒙太奇创造出了一个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束缚的虚拟世界。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本文转载自独立鱼电影

诺兰是一个极其擅长用镜头讲故事的导演。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前不久传说中定档2020年7月17日的诺兰新作正式于5月23日开机,并曝光了片名——《信条(Tenet)》,这是他既《敦刻尔克》后有一部蓄力已久的作品。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从处女作《追随》,到烧脑大作《记忆碎片》,原本一个简单的故事,被打碎重组后却变得悬念迭起。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所以,如果说卡梅隆是革新了技术的话,那么诺兰就是革新了叙事

电影界称之为:「诺兰结构」

但再酷炫的叙事剪辑手法,说穿了其实还是归结为三个字:蒙太奇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蒙太奇,音译自法语Montage,原本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后被衍生到电影领域,成为了剪辑、拼贴的代名词

这个引申用法很好理解,建筑是一块砖一间房叠加构建起来的,而一部电影也是一个镜头一节段落拼贴组织起来的。

所以剪辑师也可以理解成是高级一点的「搬砖工」(手动微笑)。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蒙太奇的基本特点,就是「在组合中产生意义」

一块砖头单独来看是没什么特别的,但搭配决定命运,有的被搬去造长城流芳百世,有的被砌进了厕所遗臭万年。

一个镜头本身也是单一的,但如果和不同的镜头并列,就可以产生无穷多的意义可能性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库布里克大神的《2001太空漫游》

上一个镜头是人猿将骨头抛向天空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下一个镜头,就幻化成了太空中漫步飞行的宇宙飞船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几秒钟的镜头,划过了整个人类的千百年历史,至今被奉为影史上的一次史诗级蒙太奇。

影史上还有一个经典又有趣的「库里肖夫实验」

说把一个男人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跟一碗汤一口棺材一个小女孩的镜头进行组合: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结果观众们纷纷解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个镜头里的男人表现出了沉思;第二个镜头是悲伤;第三个镜头是放松的微笑。

但我们都知道,其实三个组合里的男人是完全一样的表情

如果从这个角度想的话,也就不难理解某些「面瘫演员」为什么能够放心大胆地用一个表情演完整部戏,而且粉丝还会夸他/她「演得真好」。

演技不够,蒙太奇来凑!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正是利用了观众的这种自动联想特点,蒙太奇创造出了一个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束缚的虚拟世界。

既可以引导你去深入剧情,也可以误导你掉落陷阱然后来个惊天大反转。

就拿最新的《敦刻尔克》来说,一周、一天、一小时,被诺兰分成海陆空三条线。

每条线里的时间长度并不相同,但却被均匀地分配同一部电影里,仿佛正在同时发生一般。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在上一个镜头和下一个镜头之前,可以隔了几分钟、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年。

比如《海上钢琴师》中出现过好几次,男主角小时候趴在窗口向外看。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此时都会接海水汹涌的画面。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画面再回到船舱里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

《海上钢琴师》的例子还是属于线性叙事,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一个人一辈子的故事;

但玩蒙太奇玩得最溜的,还是那些非线性叙事爱好者

诺兰、昆丁、盖里奇都是发烧友。

一部《低俗小说》之所以能够名垂影史,就是因为那牛逼哄哄的环形叙事

把七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故事打乱重组,到最后才打通联合,让观众恍然大悟。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这种片子一般都很耐看,二刷三刷N刷都能发现藏在角角落里的新细节。

据说搞后现代的艺术家都喜欢这么玩。

上面这种是在结尾的时候合并,反过来说,像《罗拉快跑》,则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把相同的素材重复使用,然后导向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罗拉为了拯救自己不争气的小男友,一次又一次地接电话、冲出家门、找父亲借钱……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能够更有进步。

这就跟游戏升级打怪一样,一次不行就存档来第二次,直到打到通关为止

《大话西游》里的「月光宝盒」玩的也是一样的梗。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菠萝菠萝蜜!

平行、交叉、重复……这些蒙太奇的运用更多还是停留在解构时间和空间的物理层面,给观众以酷炫的形式感。

而下面这些蒙太奇则是为了达到「直击灵魂」的效果。

《梦之安魂曲》和《猜火车》,两个都是以「毒品」为题材,每次主角high了都会接上一组迷幻,甚至是毫无逻辑规律的蒙太奇,以此呈现主角的精神状态。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毕竟,演技再好的演员,在镜头面前一直高潮脸也无法让观众感同身受。不如直接用更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来把这种感觉具象化。

类似的还有各种床戏段落,为了银幕和谐,往往会接一个火车进站啦、火箭喷射啦、火山爆发啦之类的来进行性暗示。

这种比喻是比较明显的,还有的是暗藏导演小心思的暗喻。

比如《霸王别姬》中,每一次程蝶衣吸大烟都会接金鱼的镜头。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有一种说法是,金鱼是鲫鱼的变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畸变而成的玩物。永远生活在玻璃缸里供人欣赏。

美丽又脆弱,正如程蝶衣本身。

这样暗藏玄机的隐喻蒙太奇,没有点文化底蕴都不一定能看得出里面的门道!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还有一种蒙太奇也非常具有情绪感染力,煽情效果一流。

俗称「回忆杀」

《爱乐之城》结尾那一分钟,通过一系列冲击力十足的蒙太奇,为两位主角提供了另一种结局的可能性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里,一定都有它

虚实一对比,整部片子的情感张力就出来了,水平一下子就拔高了一个档次。

如果要细分,蒙太奇完全可以列出几十个小项,但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是融合杂糅。蒙太奇水平的高低,就看你如何搭配的巧妙且合理。

「往期回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