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茶,對茶感興趣的朋友看過來啦,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27號到30號,即將舉行2019黔茶文化季暨第13屆南明“黔茶飄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動,據說很多茶界的大咖都要來到現場呢,好激動呀!說到茶界?專家?想必大多數小夥伴都和我一樣,呃…可以說一無所知了~多麼痛的領悟呀!爲此,小編特意去了解了一下這次茶文化系列活動中,探尋茶之起源——中國古茶樹羣高峯論壇所邀請到的專家,小編要爲您揭開他們的廬山真面目啦!!!

等等……忘記告訴你們了~

這次由南明區承辦的茶文化活動內容十分豐富and精彩,據說這次活動有線上線下結合展銷鬥茶大賽茶葉拍賣會我最喜愛的茶空間全民沖泡大賽歌舞展演等多個子活動!這也就意味着我們貴陽的朋友,特別是對茶情有獨鍾的朋友們,你們下週有機會到現場參觀學習啦~哈哈,不知道在哪裏?不知道怎麼參與活動?哈哈,還在等什麼,快打開你的微信公衆號搜索微南明,關注一波,就可以及時瞭解到這次活動的重要內容啦,對了,小編偷偷告訴你,這次活動還有網紅參加的哦~一定要關注我們,不然你很可能就會錯過精彩內容啦!

好啦好啦,言歸正傳,這次高峯論壇由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鬍繼承來主持,排場可不小哦~論壇有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傅傳耀,中茶所研究員,全國知名古茶樹專家虞富蓮做主旨演講。接下來,就到專家座談時間了。

來來來,一起來看看出席這次論壇的專家有哪些?

郭雙興:男,1930年出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新生代生物研究領域學科帶頭人,貴州茶籽化石鑑定人。

主要從事古種子植物分類,古地理恢復,古生態與古氣候,植物系統與進化研究。在新生代時期研究有卓越貢獻, 至今仍堅持工作,著作不斷,在海內外各種權威刊物發表論文、專著數百篇!如:《昆欄樹科Nordenskioldia屬在新疆阿勒泰古新統的發現及其意義》等。

虞富蓮:男,1939年出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茶樹專業委員,我國權威古茶樹種質資源研究專家。

長期從事茶樹種質資源研究,數十年來足跡遍及滇、黔、桂、川、鄂、湘等地考察和徵集了大批茶的野生資源和近緣植物,掌握了大量的古茶樹第一手資料。主持建設國家種質茶樹長期保存圃,徵集保存了各類資源3000餘份,數量和種類之多居世界之首,通過多學科的鑑定評價。建立了古茶樹資源系統,歷時多年,編著了我國第一本古茶樹專著《中國古茶樹》。先後編著了《中國農作物遺傳資源》、《作物品質育種》、《中國茶經》、《茶葉大典》、《茶樹良種》等10餘部作品。

楊世雄:男,1963年出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山茶科分類專家,2001年獲日本科技廳特別研究員(STA Fellowship)資格,長期從事茶樹遺傳多樣性合作研究。

主要從事系統與進化植物學、植物地理學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利用的研究。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世界廣義核果茶屬植物的分類修訂”、“山茶屬茶組植物的分類修訂暨茶樹原產地的實質性考證”等國家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茶屬金花茶組複合羣的分類修訂”,並承擔“泛喜馬拉雅植物誌”山茶科的編研任務,以及湖南、廣西、貴州等地油茶資源的調查與收集工作。

趙德剛:男,1961年出生,博士生導師,現任貴州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貴州省科協副主席(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通訊評審專家及生命科學部第13屆評議組成員。

主要從事喀斯特山區特色資源植物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專項等科研項目30餘項。多次深入貴州,雲南等古茶樹產區實地考察古茶樹資源,採集上1000份古茶樹標本進行基因研究,對貴州古茶樹資源保護和品種繁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肖坤冰:女,1981年出生,博士、華茶青年會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學副教授。曾先後在英國牛津大學和上海紐約大學進行訪問和博士後研究。

其研究則只重於從文化人類學角度解讀中國茶史與當代茶文化。出版專著《茶葉的流動——閩北山區的物質、文化與歷史敘事》,《人行草木間——貴陽久安古茶樹的歷史人類學考察》等專著。(來源/南明融媒體中心 記者/餘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