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侵对浙东文明发展影响探源

邱志荣:绍兴市水利志主编,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

传统文献对浙东文明记载始于大禹治水时期,而现代历史地理和考古所取得的成果,把这一研究延伸到了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的3次海侵。由此,我们对彼时浙东自然环境演变、文明发展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一、海侵过程

从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自然界经历了3次地理环境沧海桑田的剧烈变迁。

星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10万年以前,海退则在7万年以前,这次海侵后,全球留存下来的地貌标志已经很少了。

假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4万多年前,海退则始于距今约2.5万年。这次海退是全球性的,中国东部海岸后退约600 km,东海中最后一道贝壳堤位于东海大陆架-155 m,C14测年为14 780±700年前。到了2.3万年前,东海岸后退到-136 m,即在今舟山群岛以东约360 km的海域中。今舟山群岛全处“内陆”,还形成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以东一条东北—西南的弧形丘陵带,在丘陵带以东还有大片陆地。钱塘江河口约在今河口300 km之外。

图1 假轮虫海侵时期今浙江省境示意图

卷转虫海侵发生于距今1.2万年前后,海岸到达现水深-110 m。距今1.1万年前后,上升到-60 m。在距今8 000年前,海面上升到-5 m,舟山丘陵和大陆分离成为群岛。而到距今7 000~6 000年,这次海侵到达最高峰,东海海域内侵,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宁绍平原南部成为一片浅海。

图2 卷转虫海进时期今浙江省境示意图

海侵在距今6 000年前到达高峰后,海面稳定了一段时期,随后发生海退。这其中海进海退或又几度发生。大约在距今4 000年前后,海岸线推进到今萧山—柯桥—绍兴—上虞—余姚—句章—镇海一线。

二、海侵与文明进程

1.对聚落及农业发展影响

假轮虫海退,对宁绍平原等东部各地原始部落的繁衍发展有很大影响。在这片负山面海的宽广平原上,南有山林之饶,北有海洋之利,越族祖先正是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到了卷转虫海侵,自然环境渐进性恶化,越部族生存的土地面积大量缩减,人民纷纷迁移,其时是越族文明发展受阻或倒退时期。

海侵高峰过后越部族又开始有居民从会稽山内地逐年北移,加快在山麓冲积扇地带建设小型山塘,蓄淡灌溉,不断扩大垦殖。但海侵后的山会平原仍多为湖泊沼泽和咸潮出没之地,缺乏淡水资源,不利于平原生产、生活,越部族在中心活动区域仍主要从事迁徙农业和狩猎业, 在会稽山地长达3 000多年。越王勾践即位于公元前496年,越部族的生产活动中心从南部山区进入了山北的一系列山麓冲积扇地段。

2.考古发掘遗址的证明

在本区域现代考古发现的古遗址中,海侵留下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印证大量存在。

(1)小黄山文化遗址

该遗址位于绍兴市嵊州甘霖镇小黄山,属曹娥江上游长乐江宽广的河谷平原地带,距今约10 000~8 000年,当时的原始先民过着以采集、狩猎为主的定居生活。从发现的稻属植物看,其时已开始栽培或利用水稻。水稻生产必须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说明这里的河网水系十分发达,史前农业文明已经显示。

(2)跨湖桥文化遗址

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湘湖村的湘湖之滨,距今约8 000~7 000年。其中发现了一条独木舟,堪称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且最长的独木舟出土文物。遗址中发现的石器锛的一个很重要的用处被认为是挖制独木舟,也有研究认为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

(3)河姆渡文化遗址

遗址地处余姚市罗江地势低洼地带。根据考证,7 000年前的河姆渡地区属丘陵山地与沼泽平原交接地带,此遗址应是第3次海侵高峰时,越人流散南撤过程中最后一处居住点。遗址附近不但有大片淡水湖塘、沼泽平原,而且距离河口海岸也并不太远。其主要的文化遗存有稻谷与农灌、海塘、造船及航运,还发现了木结构的水井遗迹、多处木构干栏式建筑遗迹。遗址出土一件“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蝶形器,堪称精美艺术作品和鸟图腾代表。

(4)良渚文化遗址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瓶窑两镇街地域内,总面积42 km2,距今约5 300~4 200年。良渚文化遗址虽在钱塘江北岸,但其地与海侵越人迁徙有关,同是大越治水,与南岸遗址可互为印证。遗址区以莫角山为中心,包括有古城、墓葬、祭坛、村落、防御工程、礼制地、水利设施、码头、航运设施、作坊等建筑类型,其体量和内容彰显了史前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程度。

良渚文化遗址中的山地(上坝)—山麓(下坝)—平原(城墙与城河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变化发展,遵循着自然演变和人类适应与改造自然的规律。良渚古城墙有防洪、挡潮、防卫等作用。此外古城还有环城河、城内河道、水城门等水系和设施,可用于航运,还发展出了人工运河。

图3 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分布图

三、海侵与大禹文化

1.浙东大禹文化

据《越绝书》记载,大禹曾两次来越。第一次是治水,第二次是来巡视,病逝并埋葬于会稽山。大禹在宛委山取得治理洪水方略,禹穴、贺知章碑等遗存尚在。

绍兴、上虞、萧山、余姚等地有多处与大禹传说相关地名,这些故迹绝大部分位于会稽山南部地区的山麓地带。2018年4月16日绍兴市发布的《绍兴市禹迹图》显示,共有大禹遗迹128处。

会稽大禹陵、大禹庙有着独特的地位。李仪祉说:“盖九州之中,禹之迹无弗在也,禹之庙亦无弗有也。而论山川之灵秀,殿宇之宏壮,则当以会稽为最。” 祭禹之典,传说发端于夏王启。祭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多种形式。其一为皇帝御祭。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此为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亲临会稽祭大禹,开创大禹祭典最高礼仪。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于二月十四祭大禹陵。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于三月初八祭大禹陵。此外,又有皇帝遣使祭,地方公祭、民祭等。2006年5月,“大禹祭典”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4月20日,文化部与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公祭大禹陵典礼,祭禹典礼成为国家级祭祀活动。

图4 会稽大禹庙

2.大禹传说与海侵关联

(1)海侵促成了浙东沧海桑田演变

大禹治水年代与卷转虫海退结束在同一时期。距今约4 000年前的宁绍平原是海侵过后的一片浅海或沼泽之地,在当时的生产力和特定的地理条件下,人类没有能力较大范围地改造这一自然环境。有记考,约2 500年前,越部族开始较大规模地开发山会平原,兴修水利。但促成宁绍平原由浅海变为咸潮直薄的沼泽之地,并逐渐具备开发条件的根本原因是第四纪的自然循环,即气候由暖变冷、出现海退所致。

(2)海侵形成神话传说的普遍性

世界上凡是遭遇卷转虫海侵之地,都会流传一些与大洪水有关的神话故事。当越民族在会稽山上俯视以往这片茫茫大海逐渐变为沼泽地时,他们在思索是何种神力造成了这一改变。由于人们无法解释海退的自然现象,必然会将此变迁归属为越人心中的神明,即“大禹治水,地平天成”。无独有偶,广西武宣就产生了大洪水时“盘古开天地,芝妹造人民”传说 ;《旧约·圣经·创世纪》也产生了著名的诺亚造方舟的故事。所不同的是大禹带领民众治水,成功后建立起了国家政权;诺亚则是躲避洪水,独善其身。

(3)大禹治水对越地深远影响

大禹的传说在古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献身精神,世世代代传为美谈。宁绍平原既是这个传说的发源地,也是受惠者。卷转虫海侵以后,这一大片泥泞的沼泽地确实是用大禹治水(即疏导)的方法,整治为一片富庶的鱼米之乡。同时,大禹爱国的精神,也激励和影响着浙东历代名士精忠报国。

四、结论

其一,海侵不但使浙东自然环境产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影响,而且对这里史前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决定兴衰的作用。其二,浙东产生的大禹文化传说与卷转虫海侵有直接关联,并且对浙东文明,尤其对这里人们的水患意识和治水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三,以科学精神和求实的态度进一步深入研究江河历史变迁,对探索人类文明的活动形态、系统构成、演变发展、承传关系等有着重大意义。

图5 《禹功之颂》

(此文刊于《中国水利》2018年第23期。)

编辑:稽山鉴水

(总第291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