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侵對浙東文明發展影響探源

邱志榮:紹興市水利志主編,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專家,紹興市鑑湖研究會會長。

傳統文獻對浙東文明記載始於大禹治水時期,而現代歷史地理和考古所取得的成果,把這一研究延伸到了第四紀更新世末期以來的3次海侵。由此,我們對彼時浙東自然環境演變、文明發展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

一、海侵過程

從第四紀更新世末期以來,自然界經歷了3次地理環境滄海桑田的劇烈變遷。

星輪蟲海侵發生於距今10萬年以前,海退則在7萬年以前,這次海侵後,全球留存下來的地貌標誌已經很少了。

假輪蟲海侵發生於距今4萬多年前,海退則始於距今約2.5萬年。這次海退是全球性的,中國東部海岸後退約600 km,東海中最後一道貝殼堤位於東海大陸架-155 m,C14測年爲14 780±700年前。到了2.3萬年前,東海岸後退到-136 m,即在今舟山羣島以東約360 km的海域中。今舟山羣島全處“內陸”,還形成寧紹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以東一條東北—西南的弧形丘陵帶,在丘陵帶以東還有大片陸地。錢塘江河口約在今河口300 km之外。

圖1 假輪蟲海侵時期今浙江省境示意圖

卷轉蟲海侵發生於距今1.2萬年前後,海岸到達現水深-110 m。距今1.1萬年前後,上升到-60 m。在距今8 000年前,海面上升到-5 m,舟山丘陵和大陸分離成爲羣島。而到距今7 000~6 000年,這次海侵到達最高峯,東海海域內侵,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寧紹平原南部成爲一片淺海。

圖2 卷轉蟲海進時期今浙江省境示意圖

海侵在距今6 000年前到達高峯後,海面穩定了一段時期,隨後發生海退。這其中海進海退或又幾度發生。大約在距今4 000年前後,海岸線推進到今蕭山—柯橋—紹興—上虞—餘姚—句章—鎮海一線。

二、海侵與文明進程

1.對聚落及農業發展影響

假輪蟲海退,對寧紹平原等東部各地原始部落的繁衍發展有很大影響。在這片負山面海的寬廣平原上,南有山林之饒,北有海洋之利,越族祖先正是在這種優越的自然環境中得以生存和發展。到了卷轉蟲海侵,自然環境漸進性惡化,越部族生存的土地面積大量縮減,人民紛紛遷移,其時是越族文明發展受阻或倒退時期。

海侵高峯過後越部族又開始有居民從會稽山內地逐年北移,加快在山麓沖積扇地帶建設小型山塘,蓄淡灌溉,不斷擴大墾殖。但海侵後的山會平原仍多爲湖泊沼澤和鹹潮出沒之地,缺乏淡水資源,不利於平原生產、生活,越部族在中心活動區域仍主要從事遷徙農業和狩獵業, 在會稽山地長達3 000多年。越王勾踐即位於公元前496年,越部族的生產活動中心從南部山區進入了山北的一系列山麓沖積扇地段。

2.考古發掘遺址的證明

在本區域現代考古發現的古遺址中,海侵留下的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印證大量存在。

(1)小黃山文化遺址

該遺址位於紹興市嵊州甘霖鎮小黃山,屬曹娥江上游長樂江寬廣的河谷平原地帶,距今約10 000~8 000年,當時的原始先民過着以採集、狩獵爲主的定居生活。從發現的稻屬植物看,其時已開始栽培或利用水稻。水稻生產必須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說明這裏的河網水系十分發達,史前農業文明已經顯示。

(2)跨湖橋文化遺址

遺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湘湖村的湘湖之濱,距今約8 000~7 000年。其中發現了一條獨木舟,堪稱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且最長的獨木舟出土文物。遺址中發現的石器錛的一個很重要的用處被認爲是挖制獨木舟,也有研究認爲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

(3)河姆渡文化遺址

遺址地處餘姚市羅江地勢低窪地帶。根據考證,7 000年前的河姆渡地區屬丘陵山地與沼澤平原交接地帶,此遺址應是第3次海侵高峯時,越人流散南撤過程中最後一處居住點。遺址附近不但有大片淡水湖塘、沼澤平原,而且距離河口海岸也並不太遠。其主要的文化遺存有稻穀與農灌、海塘、造船及航運,還發現了木結構的水井遺蹟、多處木構幹欄式建築遺蹟。遺址出土一件“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蝶形器,堪稱精美藝術作品和鳥圖騰代表。

(4)良渚文化遺址

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良渚、瓶窯兩鎮街地域內,總面積42 km2,距今約5 300~4 200年。良渚文化遺址雖在錢塘江北岸,但其地與海侵越人遷徙有關,同是大越治水,與南岸遺址可互爲印證。遺址區以莫角山爲中心,包括有古城、墓葬、祭壇、村落、防禦工程、禮制地、水利設施、碼頭、航運設施、作坊等建築類型,其體量和內容彰顯了史前高度發達的社會文明程度。

良渚文化遺址中的山地(上壩)—山麓(下壩)—平原(城牆與城河等)水利工程的建設與變化發展,遵循着自然演變和人類適應與改造自然的規律。良渚古城牆有防洪、擋潮、防衛等作用。此外古城還有環城河、城內河道、水城門等水系和設施,可用於航運,還發展出了人工運河。

圖3 良渚遺址水利工程分佈圖

三、海侵與大禹文化

1.浙東大禹文化

據《越絕書》記載,大禹曾兩次來越。第一次是治水,第二次是來巡視,病逝並埋葬於會稽山。大禹在宛委山取得治理洪水方略,禹穴、賀知章碑等遺存尚在。

紹興、上虞、蕭山、餘姚等地有多處與大禹傳說相關地名,這些故跡絕大部分位於會稽山南部地區的山麓地帶。2018年4月16日紹興市發佈的《紹興市禹跡圖》顯示,共有大禹遺蹟128處。

會稽大禹陵、大禹廟有着獨特的地位。李儀祉說:“蓋九州之中,禹之跡無弗在也,禹之廟亦無弗有也。而論山川之靈秀,殿宇之宏壯,則當以會稽爲最。” 祭禹之典,傳說發端於夏王啓。祭禹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有多種形式。其一爲皇帝御祭。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此爲歷史上第一次由皇帝親臨會稽祭大禹,開創大禹祭典最高禮儀。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於二月十四祭大禹陵。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於三月初八祭大禹陵。此外,又有皇帝遣使祭,地方公祭、民祭等。2006年5月,“大禹祭典”入選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4月20日,文化部與浙江省政府共同主辦公祭大禹陵典禮,祭禹典禮成爲國家級祭祀活動。

圖4 會稽大禹廟

2.大禹傳說與海侵關聯

(1)海侵促成了浙東滄海桑田演變

大禹治水年代與卷轉蟲海退結束在同一時期。距今約4 000年前的寧紹平原是海侵過後的一片淺海或沼澤之地,在當時的生產力和特定的地理條件下,人類沒有能力較大範圍地改造這一自然環境。有記考,約2 500年前,越部族開始較大規模地開發山會平原,興修水利。但促成寧紹平原由淺海變爲鹹潮直薄的沼澤之地,並逐漸具備開發條件的根本原因是第四紀的自然循環,即氣候由暖變冷、出現海退所致。

(2)海侵形成神話傳說的普遍性

世界上凡是遭遇卷轉蟲海侵之地,都會流傳一些與大洪水有關的神話故事。當越民族在會稽山上俯視以往這片茫茫大海逐漸變爲沼澤地時,他們在思索是何種神力造成了這一改變。由於人們無法解釋海退的自然現象,必然會將此變遷歸屬爲越人心中的神明,即“大禹治水,地平天成”。無獨有偶,廣西武宣就產生了大洪水時“盤古開天地,芝妹造人民”傳說 ;《舊約·聖經·創世紀》也產生了著名的諾亞造方舟的故事。所不同的是大禹帶領民衆治水,成功後建立起了國家政權;諾亞則是躲避洪水,獨善其身。

(3)大禹治水對越地深遠影響

大禹的傳說在古越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治水獻身精神,世世代代傳爲美談。寧紹平原既是這個傳說的發源地,也是受惠者。卷轉蟲海侵以後,這一大片泥濘的沼澤地確實是用大禹治水(即疏導)的方法,整治爲一片富庶的魚米之鄉。同時,大禹愛國的精神,也激勵和影響着浙東歷代名士精忠報國。

四、結論

其一,海侵不但使浙東自然環境產生了滄海桑田的巨大影響,而且對這裏史前人類文明發展有着決定興衰的作用。其二,浙東產生的大禹文化傳說與卷轉蟲海侵有直接關聯,並且對浙東文明,尤其對這裏人們的水患意識和治水活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三,以科學精神和求實的態度進一步深入研究江河歷史變遷,對探索人類文明的活動形態、系統構成、演變發展、承傳關係等有着重大意義。

圖5 《禹功之頌》

(此文刊於《中國水利》2018年第23期。)

編輯:稽山鑑水

(總第291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