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少有的經歷前清、民國、唯一活到解放後的北洋海軍軍官,薩鎮冰就是一本活的歷史百科,他親眼見證了北洋艦隊從壯大到覆滅、清朝滅亡民國成立、日本的戰敗投降等各個歷史時期,他出身於清朝政治腐敗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逝世於新中國成立後。1902年,薩鎮冰升任北洋海軍提督。

作者: 道可夫

他是北洋海軍名將,曾參加甲午海戰。民國成立後,長期擔任海軍總長一職。抗日戰爭期間,他到南洋和後方川、黔、湘、滇、桂、陝、甘等省宣傳抗日,爲中國的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位經歷三個時代的傳奇人物就是海軍上將薩鎮冰將軍。

01、出身名門

薩鎮冰,字鼎銘,1859年出生於福建澳橋,即今福州鼓樓區東大路附近。薩鎮冰家庭是著名的福州色目人薩氏家族。始祖爲輔佐元世祖經略吐蕃有功的色目人(屬西突厥部落葛羅祿)答失蠻,元代中期賜姓薩,後爲蒙古族同化,明後更“從漢俗,弗稱氏”。其父薩怡臣是一名秀才,以塾師爲業,家境一般。

近代海軍名將薩鎮冰,靠什麼成爲政壇不倒翁?

1869年,通過父親與沈葆楨(清末著名洋務大臣,林則徐的女婿)的舊關係,薩鎮冰考入福州船政學堂(馬尾船政學堂)二期, 學習天文、駕駛,畢業時名列第一。與鄧世昌是同期同學。

1872年從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後,在“揚武”練船實習。

1874年任“海東雲”船二副,巡防颱灣。參加閩臺海域的緝私捕盜巡航。次年調任福建水師巡洋艦旗艦揚武任職。遊歷新加坡、小呂宋等地。

1876年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學習。同批前往的有後來的北洋水師名將葉祖珪、劉步蟾、方伯謙、嚴復等人。

1885年至1888年,先後擔任“康濟”號練船管帶、“威遠”艦管帶,晉升參將(正三品武職)。

近代海軍名將薩鎮冰,靠什麼成爲政壇不倒翁?

02、甲午拒敵

1894年5月,薩鎮冰晉升副將銜實授精練左營遊擊,同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由於威遠艦沒有跟隨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赴朝鮮,故而沒有參加海黃大戰。

1895年1月,日軍包圍北洋水師母港威海衛,威海戰役爆發,薩鎮冰奉命駐守日島。薩夫人從福州趕來看望。薩鎮冰大怒,命令抽走扶梯,不得讓夫人登艦。他說:“此地非同尋常,此時非同尋常,怎能允其登艦?告她當我已死,令其速回!”硬是沒有讓夫人登船相望。

日島是威海衛的前沿要地,日軍入想攻破威海衛,就必須先攻下日島。從1895年1月底開始,日本海軍18艘軍艦冒着茫茫大雪,晝夜不停的輪番攻擊日島。在險惡的情況下,薩鎮冰始終沉着指揮反擊,英勇抵抗了11天,最後在接到提督丁汝昌的命令下才撤回劉公島。2月3日,威海陸地悉數被日軍佔領,劉公島已是孤島。丁汝昌在屢次拒絕投降後,於2月11日夜飲藥殉國。三天後,北洋海軍威海營務處提調道員牛昶昞與伊東祐亨簽訂《威海降約》。北洋練習艦康濟號被解除武裝,交還中國。

甲午戰爭失敗後,殘存下的所有海軍官兵全部革遣返鄉,薩鎮冰也回到福州。此時他父母已逝,不久妻子也過世了,薩鎮冰囊空如洗,家計維艱,連兩個子女也無法撫養,只好到官紳家庭當塾師掙錢餬口。

03、政壇不倒翁

1896年,兩江總督張之洞聘請薩鎮冰爲吳淞炮臺總檯官,升他爲自強軍幫統,薩鎮冰得以復出。兩年後朝廷重建海軍,在提督葉祖珪的推薦下,授予薩鎮冰擔任幫統兼“海圻”號管帶。

1902年,薩鎮冰升任北洋海軍提督。期間在煙臺重建水師學堂,爲中國近代史培養了大量的海軍人才。

1904年,薩鎮冰總理南北洋海軍,成爲滿清政府海軍一號人物。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隨後成立了湖北軍政府。薩鎮冰奉命率領海軍赴武漢鎮壓革命黨起義。由於黎元洪是薩鎮冰的學生,而海軍內部也有很多官兵要求起義脫離滿清政府。薩鎮冰索性離職自去,默許海軍投靠了革命黨。

1916年,袁世凱病逝,由黎元洪接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薩鎮冰獲得重用,被任命爲海軍臨時總司令、海軍總長、粵閩巡閱使。1917年任海軍總長、海疆巡閱使。薩鎮冰爲人厚道,又不喜歡爭權奪利,故而在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得到北洋各派的一致認可。不管直、皖、奉三系怎麼打鬧,都沒有影響到薩鎮冰在中國海軍中的地位。薩鎮冰的海軍也始終遵行中立原則,沒有參與到軍閥內戰當中。

近代海軍名將薩鎮冰,靠什麼成爲政壇不倒翁?

1919年5月內閣總理靳雲鵬辭職後,大總統徐世昌甚至讓薩鎮冰代理了一段時間的內閣總理職務。只是薩鎮冰本人對權利沒有慾望,也恥於捲入政治鬥爭,代理了3個月的總理後就辭去本兼各職,只留任海軍總長。

1922年,北洋政府任命薩鎮冰爲福建省長。直到1926年12月北伐軍攻佔福建後纔去職。後主要從事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薩鎮冰不顧年老體衰,奔波於四川、貴州、湖南、雲南、廣西、陝西、甘肅等地,宣傳抗日救國。爲中國的抗戰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戰勝利後,薩鎮冰回到福建老家,居住於福州中山路仁壽堂。此堂是他80歲高齡之時,由陳兆鏘、陳培錕等20多位鄉親捐資建贈的。爲了表示對薩鎮冰的尊敬,國民政府授予其海軍二級上將軍銜。

1949年8月,薩鎮冰以有病在身爲由,拒絕了蔣介石要求其去臺灣的邀請。

1952年4月10日,薩鎮冰於福州病逝,享壽94歲。臨終前不久,薩鎮冰作詩曰:

國疆昔小而今大,民治雖分終必聯;

人類求安原有道,俗情狃舊尚無邊;

忘懷富貴心常樂,從事勤勞志益堅;

所望羣公齊努力,相扶世運順乎天。

04、一生經歷三個時代

作爲少有的經歷前清、民國、唯一活到解放後的北洋海軍軍官,薩鎮冰就是一本活的歷史百科,他親眼見證了北洋艦隊從壯大到覆滅、清朝滅亡民國成立、日本的戰敗投降等各個歷史時期,他出身於清朝政治腐敗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逝世於新中國成立後;年輕時親眼目睹了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耄耋之年看到了日本的投降。歷史上有此經歷的人真是不多。同時,他一生扶貧濟困,廣造福祉,被人民大衆稱爲“活菩薩”。真可謂是“生前享有隆聲,活時享有讚許,死後享有美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