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破滅後,產業區塊鏈姍姍來遲

文/陳海寧

編輯/鄧龍

作爲新興行業,區塊鏈在短短一年時間內遭遇泡沫期,進入了行業下行週期。甚至有人稱,被大雪覆蓋的區塊鏈行業正走向死亡之谷。

然而,瑞雪之下,業內人士並不認同,反而更期待春天來臨時的百花齊放。

一方面,區塊鏈經歷了“去僞存真”後,新的技術革命沒有停止步伐:區塊鏈技術對實體行業進行改造,不僅可以實現“數據可信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在未來有可能成爲企業間協作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泡沫破滅後,產業區塊鏈姍姍來遲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一方面,傳統企業也逐漸意識到區塊鏈的重要性,開始主動擁抱區塊鏈技術,利用技術賦能產業,逐步打開產業區塊鏈的生態大門。

在某種程度上,這意味着產業區塊鏈時代正在來臨。

在剛剛過去的“鋅火燎原”沙龍深圳站上,鋅鏈接創始人龔海瀚邀請微衆銀行、超聲波、衆安科技、深圳CA、全鏈通、矩陣元等企業負責人出席,他們結合各自的業務,詮釋了何爲“產業區塊鏈”以及應用落地情況。

產業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探討

泡沫破滅後,產業區塊鏈姍姍來遲

  • 衆安科技&復旦大學聯合區塊鏈實驗室主任吳小川:

    我認爲現在區塊鏈正處在一個分叉口,一頭是跟着技術走,提出許多概念,去探索區塊鏈適用的場景。在這條路上,技術上存在最大的兩個問題,是效率問題和隱私問題。

    而分叉口的另一端,就是產業區塊鏈。比如說企業聯盟鏈,在不同行業之間的摩擦或者信任問題,以及場景的延展性,都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去解決。

    泡沫破滅後,產業區塊鏈姍姍來遲

  • 矩陣元COO謝紅軍:

    2018年大數據交易市場規模預計爲200億元,但是不論政府還是其他大機構,都只擁有數據的一部分。這些數據在使用時是遠遠不夠的,要進行交換,才能進行科學計算。所以,機構必須要進行數據的流動和交易,這是未來的數字世界的本源和真相。

    簡單地講,我們把密碼學的一些技術集成在相關的架構上,進行不同隱私保護相關的分類、硬件加速、控件開發,讓機構和個人用戶使用。例如,安全多方計算、代理重加密、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

    泡沫破滅後,產業區塊鏈姍姍來遲

  • 微衆銀行產品運營負責人鄧偉平:

    我們爲什麼要投入這麼大的人力物力進行區塊鏈的研發和探索呢?這裏面有對整個行業趨勢的看法。我們認爲,未來的商業模式會從過去的中心化模式會演進到分佈式的商業模式,在未來會對底層技術或者底層的IT架構有一個強大的需求。

    具體來說什麼叫分佈式商業呢?分佈式商業是一種由多個具有對等地位的商業利益共同體所建立的新型生產關係。在這個多方對等合作的過程中,大家的業務規則公開、透明,然後各家機構通過合作的方式,貢獻自己的業務或技術力量,讓大家一起通過聯盟的方式對外提供服務,各參與方也能得到一個公平的價值回報。我們認爲分佈式商業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泡沫破滅後,產業區塊鏈姍姍來遲

  • 33複雜美創始人吳思進:

    我認爲,未來區塊鏈技術最大的應用是在供應鏈金融上。比如,我們給家電巨頭公司做的一個項目,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其應付款變成一個可追溯的區塊鏈憑證,我們稱之爲企業白條。

    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空調配件廠商將配件賣給空調核心企業後,核心企業不會直接將所有貨款全部結清,而是給配件廠商開具一個應付款的商票。

    但是,商票不可拆分,且票據多了之後也難以驗證,這也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而利用區塊鏈技術,將應付款寫在區塊鏈上,形成企業白條。那麼就可以追溯和分拆,進而幫助中小企業融資。

    未來,我們甚至可以把企業白條發給員工或者賣給消費者,那麼消費者和員工拿到企業白條以後,可以去買空調,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閉環。

    泡沫破滅後,產業區塊鏈姍姍來遲

  • 鋅鏈接創始人龔海瀚:

    互聯網的發展路徑是從線下到線上,在線上有了大規模應用之後,纔回歸到傳統產業中。對標產業互聯網,產業區塊鏈路徑略有不同。

    目前公鏈的發展還處在早期,它的性能不足以支撐應用端的普及,大衆層面對區塊鏈的認知不足,很難讓它在to C市場發光發熱。因此,區塊鏈現階段更多的應用場景是在to B領域,這就要切入到很多具體的產業裏面。

    而從媒體角度,產業區塊鏈作爲新興領域,值得我們關注報道,許多主流企業在進場,也是有強烈被報道的需求。媒體是一個產業的記錄者與推動者,鋅鏈接要做的就是把產業區塊鏈中的案例、應用場景給報道出來。

    現階段並不是說傳統企業就必須去佈局區塊鏈,而是你必須要看到這麼一個趨勢,它有可能在三年後、五年後爆發。

    何爲產業區塊鏈

    ZN

    你對產業區塊鏈的理解是什麼?

    全鏈通市場總監林寧:

    產業區塊鏈一定要切實解決傳統行業的痛點。例如電子數據保存,針對電子數據易篡改,易滅失的特點,然後結合區塊鏈多方維護,不可篡改的特性,實現電子數據的保全,再固化安全存儲。

    例如畜牧行業,通過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的結合,解決畜牧產業的的養殖成本高,風險大,牲口身份確認難,數據溯源難,理賠週期長等問題。

    所以,只有真正切實解決了行業的問題,企業纔會真正接受區塊鏈。

    超聲波創始人楊子超:

    產業區塊鏈實際上要依託於產業互聯網。企業沒有互聯網化,你跟他提區塊鏈,不太現實。所以,首先要完成“互聯網+產業”的升級,先讓傳統企業變成了數據化的企業。隨後,我們才能藉助區塊鏈,來做進一步的優化。此外,如何用區塊鏈的屬性來進行對商業模式本身的改進或者進一步顛覆現有的商業模式,這也是需要我們思考的事情。

    區塊鏈不僅僅是一個技術,也是一種系統的生產關係,每一個產業都具備用區塊鏈局部優化的可能性。

    深圳CA羅六飛:

    新技術之所以出現,肯定有它內在的原因。我們用俗話來說,路通財通。區塊鏈最大的價值體現在同業間的橫向及縱向的溝通協作上。

    我們現在缺少一個有影響力的案例應用。如果有人用區塊鏈解決了解決企業、個人的痛點,自然大家也會打消對區塊鏈的質疑,開始擁抱區塊鏈。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