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水體主要分佈在海牀以下200米至400米範圍內,含鹽量在靠近海岸的區域與陸地淡水相似,即低於千分之一,大部分區域低於千分之十五,在大陸架邊緣較高,總體遠低於普通海水的含鹽量水平。研究人員說,這些海底淡水有一部分是近兩萬年前冰川融化後埋藏的“水化石”,另一部分源自陸地地下水的持續滲透。

(原標題:美國東北沿海海底發現“大水庫”)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  最新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東北部沿海大陸架下存在一個龐大的蓄水層,其含鹽量遠低於海水。研究人員認爲,這種蓄水層可能位於世界上許多海岸,或將成爲世界其他地區的重要資源。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日前發佈的新聞公報說,該水體由有滲透性的沉積物包裹,分佈在馬薩諸塞州到新澤西州沿海,從海岸線延伸到離岸最遠約90千米的大陸架邊緣。如果在陸地上,它將形成一個面積約爲3.9萬平方公里的湖泊。

研究人員說,這些海底淡水有一部分是近兩萬年前冰川融化後埋藏的“水化石”,另一部分源自陸地地下水的持續滲透。瞭解海底淡水分佈有助於研究大陸架和近海海底生態系統,乃至海洋營養物質流動和全球碳循環。在一些缺乏淡水資源的沿海地區,海底淡水可能成爲緩解水危機的新途徑。

根據電磁探測數據,研究人員估測這個蓄水層在大西洋沿岸至少綿延350千米,含有2800立方千米的低鹽度地下水。

該水體主要分佈在海牀以下200米至400米範圍內,含鹽量在靠近海岸的區域與陸地淡水相似,即低於千分之一,大部分區域低於千分之十五,在大陸架邊緣較高,總體遠低於普通海水的含鹽量水平。

早在上世紀70年代,人們就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發現了海底淡水的蹤跡。諸多證據顯示,世界各地大陸架之下都有淡水存在,但由於相關探測以鑽探爲主,人們對海底淡水水體規模和分佈情況一直了解甚少。

水的含鹽量越低,電磁波在其中傳播越困難。研究人員採用新的淺海電磁探測技術,首次對海底淡水進行了大規模觀測。他們在海牀上佈置探測器,觀測來自太陽風和閃電的天然電磁波受海牀的影響;同時用科研船拖着電磁波發射器航行,觀察反射回來的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