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歆指出,在小兒感冒初期,如果孩子發熱、怕冷、流清涕、頭痛、舌苔薄白,屬於風寒感冒症狀的,在家中可以用蔥白、鮮姜煮水或搗汁,加點紅糖,趁熱給孩子服下。蔥白歸肺、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的功效,對外感風寒的感冒、發熱無汗、頭痛效果很好。

禹建

感冒是小兒常見病、多發病,特別是夏季開空調室內外溫差大的時候。當小寶寶出現發熱、怕冷、流涕等感冒初期症狀時,有什麼簡單有效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寶寶呢?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歆介紹了兩種家家必備的食材——大蔥和鮮姜,這也是具有祛病養生作用的中藥。

大蔥一般入藥的部位是蔥白。蔥白歸肺、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的功效,對外感風寒的感冒、發熱無汗、頭痛效果很好。

入藥的姜根據作用和炮製方法不同,分爲生薑、乾薑、煨姜、姜皮等。日常生活中幾乎家家必備的鮮姜,也是一味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中藥。姜歸經肺、脾、胃,除了可以發散風寒、增強發汗作用,還可以止嘔調節腸胃功能,特別適合伴有胃腸不適感冒的小朋友。

李歆指出,在小兒感冒初期,如果孩子發熱、怕冷、流清涕、頭痛、舌苔薄白,屬於風寒感冒症狀的,在家中可以用蔥白、鮮姜煮水或搗汁,加點紅糖,趁熱給孩子服下。或者煮粥時切點蔥白、薑絲,既有發汗退熱作用,又可以護胃止嘔,對咳嗽、頭痛的症狀也可有所緩解。

李歆特別提醒,這種食療方法僅適用於風寒感冒初期。因小兒疾病傳變迅速,很快就會入裏化熱,這個時候就不適用了。小兒感冒與成人不同,易出現比較嚴重的合併症,所以這種食療不能完全代替退熱藥,如果孩子有熱性驚厥史,或出現神昏、精神萎靡等表現,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禹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