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自古以來就是一片生長藝術的沃土。在流傳至今的各種民間藝術中,洞經古樂稱得上是一塊音樂的活化石。確鑿的史料證明:大理洞經古樂始於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宮廷音樂和祭祀音樂,興盛於明清兩代,在發展過程中溶入了儒、釋、道三教的祭祀音樂,而完善於道家的道場,以演奏《文昌大洞仙經》爲主調,故稱爲洞經音樂。

大理洞經音樂源遠而流長。史料記載,公元793年,南詔王異牟尋爲表達永世臣服唐中央 皇帝的心願,組織了一部稱爲《南詔奉聖樂》的大型樂舞赴長安奉獻給唐王朝。唐德宗大喜過望,又給南詔賞賜了一部龜茲古樂。也許從這時起,大理白族的祖先便接受了中原王朝“禮樂治國”的思想。保存至今的下關洞經樂社“三元會”的傳譜中,就有“奉聖樂”、“龜茲樂”、“朝天子”等樂章。

而“奉聖樂”據傳爲南詔大樂師張洪綱所作,爲當時《南詔奉聖樂》之首曲,曾被作爲唐朝的主要宮廷音樂。到了清代,龍尾城(下關)人馬恩溥在京城任宮廷教師,聽說此曲是由南詔傳進京的,學習之後又傳回故鄉大理,成爲“三元會”的傳譜。“龜茲樂”的演奏均以彈撥樂器爲主,帶有明顯的古龜茲音樂作風。大理的洞經音樂正是這樣廣採博收,因而樂曲極爲豐富,僅下關民間音樂家李蓴先生保存的“工尺譜”就達200多首。

迄今各地洞經樂社所演奏的樂曲風格也極其多樣:有道家音樂的飄逸,有宮廷音樂的典雅,有江南絲竹的柔美,有儒家音樂的渾厚。在不同民族中的流傳又帶上當地的民族特色,如巍山的洞經音樂明顯地表現出彝族音樂的粗獷豪放,而在廣大白族地區流傳的又 帶着白族音樂的抒情和幽婉。

熱愛藝術的大理各族人民不僅善於創造,同時也善於繼承優秀的藝術傳統。至今活躍在大理州範圍內的民間洞經古樂社團多達3

40多個,僅大理市就有90多個。洞經音樂社團組織多數 以村社的民間宗教組織爲載體,形成相對穩定的隊伍,如“三元會”、“宏仁會”、“樂善會”等等。有民主選舉產生的會長以及相關的執事人等。但入會人員不一定是宗教信徒,更多的是民間藝人和音樂愛好者,包括工人、農民、教師、離退休幹部等。‍

近年來也有一些純 粹的音樂社團,如大理“南雅音樂社”、“下關洞經古樂團”等。在當今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改善、提高的時代,人們富而思樂,追求多方面的文化生活享受,於是,像洞經古樂這樣的參與性和自娛性很強而品位又很高的音樂重新興盛起來,正是勢在必然。

由於洞經古樂起源於某種信仰和禮儀,其音樂形象均在於陶冶人的情操和淨化人的心靈。 在當今各種渲泄型甚至刺激型的音樂風靡於世的潮流中,它更顯得古樸、幽雅,有人稱之爲“沒有污染的音樂”,適應了當代人們反璞歸真的審美需求。因而它一旦在公衆場合出現,便深受國內外有識之士的讚賞和歡迎。

END

部分圖片和資料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