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極科考首次實現白令海海盆和陸坡區連續、高密度觀測 我國自主研發水下滑翔機順利“歸隊”

國產水下滑翔機首次應用於北極科考供圖/新華社

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的中國第九次北極科考(下稱“九北”)大部分作業項目已經順利完成,目前雪龍船已經踏上歸途,預計將於9月26日返回上海。

作爲站點作業的“壓軸好戲”,北京時間9月10日12:00(船時16:00),科考隊於白令海公海成功回收此前布放的國產水下滑翔機。其間,滑翔機成功實現白令海海盆和陸坡區連續、高密度觀測,這標誌着我國自主研發的該型設備在極地科考中首次成功應用。

45天后科研人員心中石頭安然落地

如果將“九北”比作一場精彩的演出,那麼回收水下滑翔機便是這場演出中最具懸念的“包袱”。

當天成功回收的水下滑翔機,是45天前科考隊向北極進發途中所布放。7月28日成功布放後,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助理、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紅霞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心裏的石頭僅僅落下一半。“僅僅是布放成功不代表滑翔機應用成功,因爲滑翔機要在水下按照預先設計的航線自主觀測45天,等我們接收到完整的觀測數據並將設備完好地回收後,這項作業纔算圓滿完成。”

45天后,陳紅霞心裏的石頭安然落地。

“本航次滑翔機數據已通過衛星實時傳回國內,數據良好。這些數據可爲開展白令海海盆和陸坡區動力環境特徵及其變化規律研究提供寶貴的資料。”陳紅霞說,上述設備在水下航行500海里,獲取了229個溫度、鹽度剖面,成功實現白令海海盆和陸坡區連續、高密度觀測,這在我國極地考察中尚屬首次。

極地回收水下滑翔機充滿挑戰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回收的水下滑翔機名爲“海翼”,由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爲進行科考作業,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購置水下滑翔機後裝配了溫鹽觀測設備,首次應用於極地科考。

依靠隊員和船員通力配合,9月10日的回收過程十分順利,但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回收背後其實充滿挑戰。

“水下滑翔機的回收比布放難度更高,極地地區尤其是這樣。”陳紅霞介紹稱回收面臨着兩方面挑戰。第一,回收海域湧浪比較大,海況偏差;第二,中高緯地區磁偏角較大,這會影響滑翔機的水下導航。

回收前的一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洋氣象首席預報員宋曉姜時刻關注着氣象變化,她的神情並不輕鬆。“由於未來將有氣旋經過回收海域,爲了保證能有相對良好的海況和天氣,我們建議在10日前回收。”宋曉姜給雪龍船船長劃定的時間窗口並不寬裕,爲了趕在海況變差前迎接這位“極地新兵”,雪龍船隻得在站點作業間隙全速衝刺。船長沈權坦言:“既要保證站點作業繼續進行,又要按時趕到回收海域,這個需要全隊配合。這些天,每結束一個站點的作業,雪龍船便以16-17節的航速全力奔赴下一個站點繼續作業,這對隊員的體力也是極大的考驗。”

水下滑翔機的優勢在哪裏?

既然海況偏差,爲何還要在上述海域進行水下滑翔機觀測?北青報記者得到的答案是,對於北極科考,白令海至關重要。

科考隊水文環境組隊員林麗娜告訴北青報記者,白令海是太平洋與北冰洋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唯一海上通道。“白令海陸坡區海洋現象十分豐富,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物質能量交換的關鍵區域,被稱爲‘白令海綠帶’。白令海海盆是營養物質的主要源地,通過白令海陸坡,營養物質向北輸送到陸架區及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因白令海環境變化可直接影響極地入流水的性質,進而影響北極海洋環境,因此白令海一直是我國北極科學考察的重點調查區域。”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我國此前的8次北極科考同樣開展了縱跨白令海海盆和陸坡區斷面的重複調查。相比於以往的觀測手段,水下滑翔機有着無法替代的優勢。

陳紅霞告訴北青報記者:“本航次內水下滑翔機在水下自主連續工作45天,它所採集數據的豐富程度和密集度大大超過以往。這對我國的極地海洋環境數據獲取能力而言,是質的提升。另外,從投入產出比來看,這種觀測方式也是經濟效益很高的一種。”

文/本報記者 李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