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

服務於區塊鏈創新者

2008年10月3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白皮書,說明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這個密碼學討論組見證了大量的創新提案,其中也包括大衛·喬姆(David Chaum)的DigiCash。但是當人們看到比特幣這個全新的概念時,依然眼前一亮。

(Perry Metzger,圖片來自:Youtube)

作爲這個密碼學討論組的運作者,佩裏·梅茲格(Perry Metzger)更是見證了比特幣從概念到現實的過程。

Metzger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計算機安全專家,精通密碼學等相關領域。他說,早在中本聰發佈比特幣白皮書之前,這個討論組就經常會談到數字貨幣、隱私技術密碼學以及系統安全等話題。或許是瞭解這個羣體對數字貨幣的熱情,中本聰才選擇在這裏公佈他的作品。

01

中本聰是誰?

第一眼看到比特幣白皮書的時候,Metzger並不覺得它能夠大獲成功,甚至認爲這種機制存在漏洞。

事實上,這個通過密碼學把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的討論組是存在審查的。由於擔心成員過於情緒化而出現一些極端的討論,Metzger表示不得不對發帖內容進行審查。當時針對比特幣的討論有很多,而且出現了大量的重複,Metzger一度阻止過相關的討論繼續下去。

那麼既然見證了比特幣呱呱墜地,Metzger是否有可能知道這位神祕人物的真實身份呢?

Metzger表示,當時這個討論組裏大多數人都是匿名的,因爲隱私技術也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他懷疑中本聰曾在這裏用過多個不同的暱稱。

至於中本聰是誰,他說,只要ta願意,ta自然會用私鑰證明自己的身份(比特幣誕生早期中本聰曾挖出100萬個比特幣)。

另外,他認爲,只要一項創新足以改變世界,那麼其創造者的身份並不重要,除非兩者之間存在一些不可割捨的利益關係。

02

PoW的天才設計

在密碼學討論組成員看來,數字貨幣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Chaum的Digicash甚至被馬克吐溫銀行用過。那麼比特幣爲什麼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呢?

在Metzger看來,比特幣的成功在於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而幫助比特幣實現這種特性的是PoW機制,很多數字貨幣的概念都缺乏並且一直在尋找這樣一種機制。

Metzger說,比特幣的賬本就是拜占庭共識。PoW是實現去中心化的一個天才設計,通過去中心化的拜占庭共識幫助互不相識的陌生人進行可信的溝通。這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是接近完美的方案。

03

比特幣的三大問題

儘管有接近完美的方案,Metzger認爲比特幣依然存在缺陷。

首先,比特幣的交易手續費太高,不適合用來支付。Metzger說,維持PoW機制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成本,這樣的設計能夠讓網絡更加安全,能夠抵禦攻擊。但比特幣的交易確認時間較長,手續費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依然偏高,因此不適合用作支付。

另外,Metzger認爲PoW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但耗費的成本太大。相比之下,PoS在延展性方面的表現會更好,如果運用得當,也能創造一個分佈式且去中心化的網絡。

其次,比特幣在匿名性方面有所欠缺。比特幣賬本是一個完全公開的網絡,可以自由查詢交易。但在特定環境中,例如一些企業的商業交易,如果需要匿名,就比較難了。Metzger認爲這也是比特幣需要解決的問題。

最後,比特幣缺乏治理機制。他認爲加密貨幣社區存在一些分歧,但技術問題就應該用治理機制來解決,而不是一味地爭吵。

04

去中心化的理想

比特幣自誕生以來已經有10年的時間了,從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現在收穫了一衆狂熱支持者。尤其是在一些經濟動盪的地區,例如委內瑞拉,比特幣成爲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工具,成爲了人們獲取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唯一途徑。

Metzger承認,比特幣的確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工具,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比特幣依然不是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依然不像智能手機那樣普及。

或許將來比特幣能夠成爲真正的全球貨幣,又或許會有更優秀的加密貨幣出現,30年後我們是否還會記得比特幣?Metzger說,現在談論這些爲時尚早。

但我們至少知道,比特幣是一項創新技術。Metzger自以爲自己懂得很多,但比特幣的出現教會了他更多東西。這項技術最終會如何,他不想去預測,因爲在他看來,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人們追求去中心化貨幣的理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