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殲-15在遼寧艦上成功夜間起降的畫面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表明了中國遼寧艦已經具備全天候的作戰能力了。但從實際應用來講,遼寧艦跟美國航母比起來還是有很多短板,中國的航母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遼寧艦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目前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作戰能力,在亞洲來看遼寧艦可以說是沒有對手,可是放眼全球來看遼寧艦的綜合戰鬥力排名也是靠後的。遼寧艦滑躍起飛會限制殲-15滿載油彈出動,缺乏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也導致預警探測能力不足,還有一個明顯的短板就是遼寧艦上目前沒有專業的電子戰飛機。

現代戰爭中制電磁權已經成爲交戰雙方爭奪的制高點,如果己方雷達開機都沒有畫面,那肯定是凶多吉少了。而美國就擁有強大的的電子戰能力,美國海軍廣泛使用的是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該飛機由FA-18改進而來,主要是用來替換老舊的EA-6B電子戰飛機。作爲一款專業的電子戰飛機EA-18G能夠對160公里範圍內全頻段的防空雷達進行定位並實施精準壓制,並且在強電磁干擾的情況下也能夠對目標進行電子監聽,這是其他電子戰飛機所不具備的。

美軍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電子戰能力,不管是近些年的利比亞戰爭還是較早的伊拉克戰爭,美軍飛機作戰時都離不開專業電子戰飛機的掩護,專業電子戰機進行伴隨掩護成功壓制對方的情況下,己方機羣才能夠從容不迫進行投彈然後撤出戰場。

因此遼寧艦的作戰能力還有很大提升潛力,中國專用的殲-15D電子戰飛機已經首飛成功,綜合戰鬥力可以跟EA-18G相媲美。未來中國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可能會採用20架殲-15搭配4架殲-15D的模式,這樣一來艦載機部隊在執行任務時更容易贏得制電磁權,成功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缺乏專業電子戰飛機這個短板遼寧艦很快就會補上,以後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能夠提供電子壓制任務,解決殲-15作戰時的後顧之憂!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