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辨别注册商标真实性?

注册商标图标商标,是识别某商品、服务或与其相关具体个人或企业的显著标志。

要如何辨别注册商标真实性?

常用上图来表示某个商标经过注册,并受法律保护。那么注册商标有哪些好处呢?

从国家法律上来说,注册商标可以保护自己的商标不受侵犯,不被他人使用,可以维护商品的信誉和形象。另外,注册了的商标不仅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还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维护品牌价值的信念,提升品牌形象,在国际市场上拓展市场。

正因为商标可以让如此多的消费者信任和信赖,所以企业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商标就显得尤其重要。除此之外,注册商标还有一系列的好处:

1.注册商标,表明了商品的独属性,在全国乃至世界,只有拥有这一商标的企业才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的企业不能擅自使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企业商标不受侵犯,保护了品牌的价值不受盗取。

2.注册商标,还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品牌形象,在任何地方,只要看到这样的商标。就能让消费者联想起这一产品,创造一定的市场认同感。

3.注册商标,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国际贸易,拥有一定的国际认同,进而形成一定的国际地位。

4.注册商标之后,如果以后不再使用这一商标,可以转让,可以抵押。

5.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申请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的官方认证;申请入驻京东、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申领质检、卫检的条码;搜索引擎推广品牌词保护都需要拥有商标申请相关文件。

注册商标有这么多好处,但是商标的欺骗性我们在生活中也体验了不少。认我行小伙伴纷纷吐槽,想买的“奥利奥”,变成了“奥力奥”;想买一瓶“脉动”,不留神拿了一瓶“冰动”......诸如此类,防不胜防。

那么我们要怎么知道一个商标是否带有欺骗性呢?怎么辨别它的真实性呢?认我行小编搜集了各路方法,供您参考!

据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判断商标是否带有欺骗性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

一、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

对商品特点的误认包括:对商品(包括服务,下同)性质、商品质量、商品原料、成分、商品的功能用途、商品的工艺、技术特点、商品价格、规格、重量、数量、产制时间的误认等。

二、对商品的产地产生误认

对商标标志中含有地名的审查或审理可能会涉及我国商标法中的多个条款。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与第(二)项分别规定了我国国名和外国国名(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了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和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比如,如果将“天山”使用在矿泉水商品上,就容易使公众对矿泉水的产地产生误认。

三、夸大但是不认定为带有欺骗性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也规定:“有些标志或者其构成要素虽有夸大成分,但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者相关公众的通常认识并不足以引人误解。对于这种情形,人民法院不宜将其认定为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标志。”容易使公众产生误认的标准需结合标志与商品来判断。

比如实践中,一些文字图形虽然明显带有夸张性,比如“仙露”用在矿泉水或者酒类商品上,但消费者会意识到这只是一种宣传手法,不会被欺骗,所以即便带有夸张宣传,但仍然可以用为商标。将“消费者满意的好家具”这一标志使用在家具商品上,就容易使公众对家具的质量产生误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