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切知識的獲得是記憶。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一個人要想學會知識、增長才幹、獲得成功,一切都離不開自身的記憶力。古往今來,取得巨大成就的偉人名人往往擁有出衆的記憶能力。像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拿破崙,記憶力驚人,幾乎達到過目不忘,偶然的情況下讀了一遍古羅馬《國法大全》,多年後還能整段整段背誦出來。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很年輕的時候就因爲驚人的記憶力讓他的老師戴爾·泰勒驚訝不已。

而普通大衆呢,是不是經常覺得知識記不住、背了又忘了,耗費了時間和精力但是學習效率低下。市面上充斥着各種各樣的記憶訓練術和教材,相信大部分人使用過以後並沒有感覺記憶力水平突飛猛進。那麼,到底有沒有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記憶力?這裏向大家推薦《記憶的常識》:這本書結合目前腦科學研究成果,探索了記憶的本質,客觀辨析了多種激活大腦、有效記憶的方法,鼓勵讀者合理選擇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術。

該書作者柿木隆介,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生理學研究所教授,順天堂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醫學博士。日本內科學會認定醫師,日本神經學會專業醫師,從事以人類爲對象的神經學研究。作爲日本腦研究第一人,作者擁有非常專業的腦科學研究知識,但在《記憶的常識》書中作者儘量較少地使用專業術語,而是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了記憶的原理和記憶方法,集知識性、可讀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一、記憶的種類

1、可分爲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數小時或數天內消失,不能形成回憶。

長期記憶:記憶信息在海馬體過濾後剩下的部分傳送至顳葉的“記憶倉庫”,形成了回憶。有三種可以成爲長期記憶的內容:“印象深刻的事物”、“意義重大的事物”和“經常反覆的事物”。

2、長期記憶可分爲陳述記憶和非陳述記憶

陳述記憶:可以用語言來表達的記憶。它可以分爲情景記憶(某個場景某段往事的記憶)和語義記憶(語言內容相關的記憶)。

非陳述記憶: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記憶。它可以分爲程序記憶(通過身體實現的技能方面的記憶)和啓動記憶(前面的事物對後面事物的記憶產生影響)

3、工作記憶:與行動同時進行的記憶

工作記憶是獨立的且不納入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分類方法。

二、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及記憶術

1、一些宣稱能夠“提高記憶力”的東西值得考證

“提高記憶力的食品”:人體機能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單純討論某一特定食品的功效不現實,只能說存在可能性。

“‘咖啡因’和‘口香糖’”: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大腦興奮起來,或許具備提高記憶力的功效。但過量攝取咖啡和菸草會損害身體。

“起居室學習法”:不在單獨空間,而在集體環境中,學習的注意力更能夠集中。

“一心二用式學習”:學習效果因人而異,個體差異較大。

“氣味喚醒記憶”:無法證明是否正確。

“音樂提高記憶力”:無法科學地進行比較。

“睡眠學習”:有一些研究結果,但還有許多未知內容。

“運動和記憶力”:運動可以促進包括大腦在內的新陳代謝,但是運動和記憶力之間沒有直接關係。

2、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

“預習和複習”:預習可以提高理解程度,參考“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進行復習,爭取將所學內容轉化成長期記憶。

“書寫記憶”:公文式學習法,通過反覆練習去掌握枯燥無味又難於記憶的東西,具有科學性。

“朗讀記憶”:出聲朗讀能使記憶的內容變得印象深刻,易形成長期記憶。

“使用記憶卡片”:已經形成長期記憶的卡片要扔掉,一直記不住的卡片也扔掉。

“解題”:促進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

“小組學習”:產生“印象深刻”的事物,容易形成長期記憶。

3、各種記憶術

“記憶術鼻祖西摩尼得斯”:位置(座位)法,選取若干位置提前記憶。要記住某個事物,先在頭腦中繪出該事物的意象。將各位置的事物關聯起來。

“釘子(衣帽鉤)法”:位置法的延伸,將成排的東西作爲位置使用,體現出了記憶位置的連續性,適於記憶按序排列的信息。

“變換記憶法”:把需要記憶的東西轉換成數字、文字等來進行記憶。

“諧音記憶法”:利用發音相似的特點記憶。

“唱歌記憶法”:把內容配上旋律來進行記憶。

“記憶樹法”:先確立主題(中心),再串聯要素繪製成圖來記憶。

“照相記憶”:只須看上一眼,就能記住物體的所有細節。但作者作爲腦科學家,從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

三、從腦科學的角度探討記憶

作者結合自己的專業,介紹了腦指紋。腦指紋就是以可見形式提取腦內記憶的研究。它的原理就是人在看到或聽到已經在大腦形成長期記憶的事物時,會在300毫秒(0.3秒)的時間內,產生腦波反應,而且屬於大腦的無意識反應。腦指紋被用於“測謊儀”的研究。作者還指出研究表明面容的記憶比較特別,面部的信息被送至紡錘狀腦回的部位,而且面部記憶不是由特定神經細胞完成,而是許多細胞共同工作,亦或通過某種特殊的通信網實現。人的面部認知能力發達,但是面部認知能力和麪部記憶能力和後天訓練也有關係。爲了加強對記憶的認識,作者還介紹了忘記的原理。最後作者總結了22個普通人常提出的關於記憶的疑問,並一一作了解答。

《記憶的常識》這本書介紹了記憶的構造,客觀解說了各種記憶方法和記憶術,並藉助“腦指紋”、“面部記憶”及“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探討了記憶相關的腦科學。全書結合生活中鮮活的例子對記憶相關的內容進行了解讀,並且不強加個人觀點,也不盲從於一些關於記憶的“一般性常識”。相信讀過此書以後,您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記憶方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