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萌叔之前文字的都知道,萌叔主要是讀古龍武俠的。古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武俠作品可以說是脫了前人武俠的窠臼,完全自己另闢天地,自成風格。也正因此,雖然早有金庸先生這座巍峨高峯在前,古龍依舊能在其後脫穎而出,驚豔世人。可惜古龍生活不知節制,導致四十多歲,正值壯年就因病逝世。雖然四十多年裏,古龍著作頗豐,但與如今金庸先生幾經打磨的作品相比,仍不免顯得粗糙了些。另外其提出的大武俠時代,也未能最終親自完成,不免叫人抱憾。

古龍

然而,在我們盛世大唐的詩壇,也有一位和古龍經歷十分相似的著名詩人,並且憑藉自己的天賦異稟和勤勉取得了遠比古龍更加傳奇、更加豐碩的成果。時隔千年依舊讓人懷念。

可以說他同樣也是天縱奇才,卻似乎生不逢時。因爲他並沒有出生在盛唐初期,趕上各類詩文誕生之初。在他步入詩壇之際,早已是李杜詩篇萬口傳的中唐時期,衆多詩文大家都覺得五言、七言、邊塞、田園等等風格的詩早已被李白、杜甫這樣的天縱之才寫完、寫盡的時候。很多詩文大家的詩作都不免落入前人的窠臼。

他偏能兵行險着寫出讓閱盡李杜詩篇的人都耳目一新的詩作,並且自成一體。是不是和古龍的處境相似?同樣在自己的領域,早已橫亙了巍峨的巨峯,卻偏偏能於其間再闢天地。更巧合的時,和古龍一樣。這位天縱奇才的詩人也是英年早逝,大概只活了古龍一半的年紀多點。與古龍不同的是,他並不是因爲生活種種的不節制,而是天生體質弱,加上耗費心力的創作,終於在本該意氣風發的年紀抱憾而逝。

李杜

和古龍一樣,雖然英年早逝,但都著作頗豐,據統計其現存詩作就有200多首。但和古龍的虎頭蛇尾不同的是,他的詩作不僅量大而且大都質優,並沒有給人缺乏打磨的遺憾。大概這也是爲什麼只活了二十多年,卻被人懷念了一千多年的原因吧。據說魯迅手書古人詩文中,以這位詩人的人最多。毛主席和陳毅元帥探討詩詞時也曾親口說過:“他的詩值得一讀,”

說了這麼多,這位天縱奇才的詩人到底是誰呢?我們先來看一篇大家可能並不陌生的詩作,就是被選入人教版初三語文教材的《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黑雲壓城,甲光向日

看了這個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我講的這位詩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李賀。這篇《雁門太守行》可能很多人剛讀到時和萌叔一樣,一臉懵逼?完全沒有“秦時明月漢時,萬里長征人未還”這種邊塞詩描寫的讓人感覺邊塞肅殺之景就在眼前,豪情頓升起於胸中。

甚至有人覺得,這就是李賀在瞎寫。比如北宋著名文學大家、思想家、政治家王安石讀完就說:“方黑雲壓城,豈有向日之甲光?。”翻譯成心裏話大概就是:“寫得什玩意兒?滿天烏雲,哪兒再來的太陽光?純靠編?”明朝文學大家楊慎——就是寫“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那位,爲此還專門隔着千年喊話反駁過王安說:“宋老頭巾不知詩。”翻譯成心裏話大概就是:“北宋那個老王頭懂個球!”

王安石

萌叔以前學到這首詩也是一臉懵逼,加上老師一通知識點講解,更是雲山霧繞。近來又讀了不少遍,看了不少賞析,才稍解其中滋味。那麼這首詩到底妙在哪兒呢?又憑什麼在李白、杜甫、王維這些仙、聖、佛唐朝詩壇大咖之後佔一個“鬼”的盛譽?爲什麼說李賀是個“鬼才”呢?

我是分割線

歡迎搜索關注“漁樵煮江談”,趣聊江湖軼事,笑看現實百態!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