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陽新人注意!近期看到這種東西趕緊躲開!別靠近!嚴重或致死!

藍天白雲 涼風習習

這幾天的陽新

頗有些秋高氣爽的味道

很多小夥伴去公園散步

或是郊遊踏青放飛自我

可是要注意了!

在植物茂密的地方行走

千萬得睜大眼睛

提防圖中的這個小東西!

看↓↓

沒錯

就是胡蜂

前不久,浙江海寧市區王女士爆料

她早上在客廳的保溫袋裏

發現了一隻大馬蜂,個頭很大

把她嚇了一跳!

“家裏有老人還有2個寶寶

真擔心他們被蟄!”

王女士的婆婆還說

前幾天隔壁有人家裝寬帶

工作人員爬到電線杆子上

也發現電箱裏有好多馬蜂!

一些小區裏

也出現了碩大的馬蜂窩!

胡蜂、馬蜂、蜜蜂…

大夥可不要小看

這些藏在我們周圍的蜂類!

萬一被它們蜇傷了

嚴重能夠致人死亡!

隨便搜一下都是血淋淋的案例!

專家介紹,蜂類的尾部有一根硬刺,這根刺連接着它身體裏的內臟,這個會產生毒素的內臟,叫做“毒液腺”。蜇人時,其毒刺常被遺棄在傷處。蜂類毒液中主要含有蟻酸、神經毒素和組織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抑制作用,還可使部分蜇傷者發生過敏反應。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蜂主要有3種:蜜蜂、馬蜂、土蜂

蜜蜂:被蜜蜂蜇後,容易出現溶血、過敏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過敏性休克死亡。

馬蜂:蜜蜂蜇人時,常將其毒刺遺棄於傷處。而馬蜂刺人後則將蜇針縮回,還可繼續傷人。

胡蜂:專家介紹,1小時內不能得到有效治療的胡蜂蜇人死亡率達66%,96%的罹難者扛不過5小時。

夏末秋初的日子

這些蜂類怎會這麼猖獗?

我們該如何預防?

秋季爲何胡蜂猖獗?

人們所說的胡蜂,通常是指胡蜂科昆蟲,包括俗稱的馬蜂、黃蜂。它們常在林內樹杈上、土穴中,或者窗前檐下築巢。

要說起來,胡蜂本身是一種有缺點的益蟲。

作爲肉食性昆蟲,居住在田裏的胡蜂可以通過捕食害蟲進而起到“農田衛士”的作用,而且胡蜂本身也有不錯的藥用和經濟價值

有益的同時,胡蜂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它們體大身長毒性強,人被蜇後會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致死亡。事實上,胡蜂蜇人致生命垂危的事件,每年都有發生。

尤其,每年7至10月是各地胡蜂繁殖、遷居的季節,此時,胡蜂蜂巢會達到全年最大規模,胡蜂的性情也變得兇狠狂躁、富有攻擊性

萬一被胡蜂蜇傷怎麼辦?

胡蜂對靜止的東西不敏感,但對運動中的物體看得很清楚,越是跑越容易被蜂羣追趕。

所以,如果有胡蜂在身邊飛舞,不必理會,就算它停落在頭上、肩上時,輕輕抖落即可,千萬不要奔跑和拍打。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被蜇傷。

萬一被胡蜂蜇刺,不要驚慌。

儘量在附近尋找建築物或車廂等封閉空間,進入躲避。

如果沒有封閉空間,最好不要跑動或撲打,而應立即下蹲保持不動,用衣物將頭部、脖子等處迅速包裹,身體蜷縮,減少暴露部位,待胡蜂離去後再緩慢離開。

請把這個自救常識擴散給所有人!

當您或您身邊的人被胡蜂蜇傷後,一定按照下面4步處理:

1、立即挑出蜇刺,切忌用指甲去撓傷口;

2、肥皂水反覆沖洗,田間地頭一時找不到水,也可以考慮用口水塗抹傷口;

3、局部紅腫發癢可外用藥膏觀察;

4、全身出現皮疹、噁心嘔吐、心慌憋氣、大小便失禁等不適症狀應立刻就近就醫。

注意:第一點,拔出蜇刺是錯誤的,應該是用消過毒的針頭或者其他尖銳物品挑出毒刺。因爲當用鑷子或鉗子夾住毒刺的那一刻有可能把毒刺內的殘留毒液再次注入人體內,加重過敏反應。

第二點:胡蜂蜇後,出現過敏反應,趕緊就醫,就近就醫,千萬不要不當回事,也不要奔着遠處的大醫院去,一定先就近就醫,就近就醫!

趕緊轉發給家人和朋友!

- End -

來源 | 大潮網、科技苑、中國江蘇網、農視網

商務合作微信|xx1589777

陽新微生活

城市品質生活新媒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