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對話》)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數量達到了6000多萬人,這與意大利、英國、法國等歐洲發達國家全國的人口數量相當。而改革開放40年以來,作爲我國引進外資的主體,華商投資約佔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0%以上,可以說華商羣體對於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初回中國的華商他們究竟有什麼樣的優勢?他們會遇到哪些挑戰?面對挑戰他們如何應對?更多內容敬請關注9月16日21:45《對話》華商“中國夢”!

  市場很無情,面對挑戰,選擇創新!

  改革開放40年間,中國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來投資,不僅僅是來自於華商的投資,還包括外資的投資,甚至本土的民營企業的崛起,它們的投資可能也會擠佔華商原本打下的一片天地,面對這樣的壓力,他們怎麼辦?

  世貿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回憶了當時情況WTO的時候就預計會有大量外資的湧入,確實是競爭是很嚴峻的,所以得不斷的調整戰略,包括投資的方向、投資的產業,一成不變,在這個激烈市場競爭中就很難取勝,要不斷創新。“改革開放之初很多五星級酒店都是日本人掌握的,他們財力雄厚,但是現在我們和他競爭中,我們也沒有覺得喫虧。因爲我們可以用外面的一些資源。我們的優勢就是我們建造酒店,但是酒店的管理我們可以去通過聘請海外的世界著名的酒店管理公司來管理。所以我們去借力打力,利用我們的優勢加我們利用外面的優勢,共同來在這個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其實市場競爭是非常激烈的,酒店裏面用的所有的產品,每年都在比性價比。一年採購的商品可能也有大幾百億,所有的產品我們都有一個產品庫,叫各個廠商把他的產品拿到我們產品庫來比對,誰的價錢好誰的質量好我們就用誰,所以市場是很無情的,很激烈的。”

  華商在中國有獨特優勢!

  香港大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成秀認爲,華商在中國這個土地上有它獨特優勢。“因爲我們有愛國情懷並且瞭解國情。我們能跟我們員工打在一起。當時有外國企業做鎂鋁的進來,當時進來時候的投資很大,一下就把渤海鋁、上海美鋁、雲南(新)美鋁買過來了,他們當時準備把這個廠辦成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的一個工廠。我當時在建廠的時候也擔心,所以去了渤海鋁參觀。參觀的時候就問他們,我說你們開會早上開會怎麼開的。他說我們八點鐘的時候是老外的管理層在一邊開會,我們中方在另一邊開會。開了半個小時以後我們再一起開早會。我一看完以後就笑了。我說完了,這樣的模式說明他美國人只認爲說要拿市場,他並不達到民心。所以當時我回來以後就加速了在廈門海滄的投資。這是華商應有的底氣。當然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天美鋁退出去了。當然也感到很大壓力來自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可能現在有一些當時屬於是地方上的扶持,所以他們做的實業並不是真的做實業,而是做實業爲藉口拿到資金去做房地產的其他東西。所以這樣的企業就對像我們這樣的企業產生很大的衝擊。所以我相信中國政府現在供給式的改革,我認爲是對的,我希望中央政府能夠堅持下去,這樣國家的民族工業才能發展,才能做大做強。”

  

  華商如何既做紅娘 又當新娘?

  

  有人說,華商有一種使命感就是既做紅娘又做新娘,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使命?

  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理解的是,把華商比作紅娘,就是在過去改革開放40年的過程中,他們帶進來了資本、技術,包括新的管理的模式,但未來40年還得走出去,還得把中國企業介紹出去,還得再次充當先鋒隊、催化劑、變革的力量。所以華商這個紅娘在中國改革開放和國際交融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未來走出去,怎麼再立新功、再發揮新作用、再煥發青春、再推動新一代走向世界,這可能就是新娘要起到的作用。

  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就是

  廈門大學特聘教授 中國東南亞學會會長莊國土也解釋了這個問題,其實既做紅娘又當新娘,紅娘其實聽起來好像比較文雅一點,就是媒婆,怎麼做媒婆呢,就是把中國的東西引出去,把外邊東西引進來,這就是紅娘。“新娘,出去了,就像嫁出去的人,要把孃家好的東西想好向婆家怎麼推薦宣傳,把它帶出去,這樣起到了溝通雙方的作用,那麼兩頭來拉線,然後讓中國跟當地國聯繫起來,這就是現在說的一帶一路所謂的民心相通。”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9月16日21:45《對話》華商“中國夢”!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本文編輯:魏園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