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大赌局》是沈先生十年前的作品,为了《阅享汇》的活动,沈先生将《大赌局》重读了一遍并作了精心的准备,补充了大量的资料,在现场讲述了许多作者鲜为人知的坎坷生活经历,通过作者多舛的人生与故事主人公约翰.劳的对比,将作者与主人公不懈努力的精神总结为当天的演讲主题——《有一种成功叫做坚持》。而《大赌局》则从西方人的视野告诉我们,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熬过了中世纪黑暗的欧洲人终于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温煦阳光,卸下思想束缚的欧洲在人文、宗教、科技方面的变革层出不穷,全局性的社会变革已经是一触即发,而约翰劳的货币改革可以说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充分释放了人类贪婪的天性进而引发了过度投机的狂潮。

不知不觉中,《阅享汇》来到了第十期,这次的阅读书籍叫做《大赌局》,现场的分享嘉宾正是本书的译者——著名的翻译家沈锡良先生,而为本次活动提供场地的是上海大名鼎鼎的华阳街道社区。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阅享汇》第十期活动后记

(骄阳下华阳社区文化中心令人有惊艳的感觉)

《大赌局》是一本极具国际视野的书籍,她由一位瑞士作家用德语写就,讲叙的是一个苏格兰人在英格兰及法兰西的传奇故事。因此,《大赌局》虽然是一本历史小说,但在叙述主人公约翰. 劳传奇经历的同时,还展示了当时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小说中,我们不时会遇到这些熟悉的人物,比如作家丹尼尔. 笛福、数学家安托万. 阿尔诺和哲学家孟德斯鸠......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阅享汇》第十期活动后记

在许多本书的介绍中,约翰. 劳常常被描述称为“纸币的发明者、股票与彩票之父,数学家、货币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个花花公子和赌棍。”他设计的“大赌局”制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上著名的“密西西比泡沫”。据说,法国人在给他撰写的墓志铭上写到“他,让全体法国人倾家荡产”。但事实上,由于约翰. 劳天才的思维和坚韧的性格为现代信用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使无数的法兰西人一夜暴富,抹平了世袭贵族与平民车夫之间的巨大的财富鸿沟。

最重要的是,约翰. 劳的货币改革从此斩断了货币与贵金属的强力绑定,引导人类从此摆脱了自然货币(贵金属)的束缚进入到了信用货币的时代。用沈锡良先生的话来说,瑞士作家克洛德·库埃尼写《大赌局》这本书就是要为约翰. 劳“平反”。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阅享汇》第十期活动后记

在《阅享汇》以往的阅读过程中,我们由《博物馆中的极简中国史》了解到玉石曾经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财富象征,后来又被金属所替代;而丝绸这种贵重的物品最终也被相对比较便宜、需求更大的茶叶替换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角色;而《白银帝国》则将我们的视线带到了近代,此时的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贸易交换白银成为古老中国最为重要的货币媒介,从而将中国这个长期封闭、习惯自给自足的千年古国纳入到国际大循环之中。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阅享汇》第十期活动后记

而《大赌局》则从西方人的视野告诉我们,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熬过了中世纪黑暗的欧洲人终于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温煦阳光,卸下思想束缚的欧洲在人文、宗教、科技方面的变革层出不穷,全局性的社会变革已经是一触即发,而约翰劳的货币改革可以说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充分释放了人类贪婪的天性进而引发了过度投机的狂潮。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阅享汇》第十期活动后记

(团团围住要求签名)

在现场,本书的译者——沈锡良先生以一种更加人文的态度向我们展示本书的作者和故事主人公约翰. 劳。其实《大赌局》是沈先生十年前的作品,为了《阅享汇》的活动,沈先生将《大赌局》重读了一遍并作了精心的准备,补充了大量的资料,在现场讲述了许多作者鲜为人知的坎坷生活经历,通过作者多舛的人生与故事主人公约翰.劳的对比,将作者与主人公不懈努力的精神总结为当天的演讲主题——《有一种成功叫做坚持》。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阅享汇》第十期活动后记

作者:张曙

编辑:李昂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本文涉及个股仅做参考,不推荐买卖,不对个人收益负责。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一财经广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