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弘易文化/作者:林石玉)五行即木、火、水、金、土,五行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間,無所不在,它們相互作用、相互發展,維繫着自然的平衡。

木代表生長物質;火代表散發熱能的物質;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動物質,金代表堅固物質。

木、火屬陽,水、金屬陰,土是中性。 順着循環五行便會互相生髮,即“五行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若逆着循環走,五行便會互相剋制,如:木克土、土克水……

古人用陰陽與五行這種相生相剋的關係,來闡釋一切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即自然界陰陽相互作用,產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則產生萬事萬物的無窮的變化。

天干地支相配,支爲幹之根,幹爲支之苗。天干主天主動,顯露於外,動則有爲,地支主地主靜,藏納於下,靜以待用。天干之吉凶顯而易見,地支吉凶暗藏,待運引動,吉凶尚明。

天干之間的生克與地支之間的刑衝合害是一種運動作用。地支之間不直接生克,它們的生克是以刑衝合害的方式來實現。

同柱干支互爲依存,可直接生克,然而,由於干支有別,這種生克作用隱而不顯。天干得坐支相生,此爲有依附,類似於有根。

我生爲泄氣減力。因剋制而減力的同柱干支關係。有一點要留意:坐支是否生克天干,還要看坐支之意向,若坐支同其它地支合局,其意向在於合局五行而不在於天干五行,則此坐支不生克天干。

不直接生克,有力可直接生克,但克只是一種牽制作用而已,不能克傷克盡。

干支五行,因遠近組合關係,生克力量因間隔不同而不同:緊貼生克力量大;隔柱生克力量次之;遙隔生克力量最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