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夏花依旧整理:紫翘书桌(ID:jxylsy3377)1、权利更迭李渊作为唐朝创始人,在隋为官时就深谙官场规则,老谋深算,创业路上对竞争者也充分利用这项技能,终于当上了皇帝。自此开始,便要开始处理皇帝官位的交替事宜。我一直认为李世民杀人夺位理所应当,有功劳,有能力。对于李渊来说,自不太愿看到儿子相互杀戮的场景。为官之始,竞争立起。自此每一代的子嗣/手足的生活中都充满了心惊胆颤,不定什么时候会被别人陷害,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面临生死。《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皇宫生活人人自危,不仅是继承者精神紧张,在位者也常会面临"俯首称臣"的窝囊,比如李显/李旦面对武则天的反反复复,可怜的李旦后来又要同样面对儿子李隆基,同样李隆基又同自己的儿子上演同一出戏:我本不愿让位,只怪我年老势衰,但求你让我能自然死亡。其中必有一些可爱的场面,李隆基从四川回来,父子二人之间相当客气,李隆基不肯居正殿,而李亨不敢穿黄袍。然而,最后李亨必定还是要当皇帝,并且要名正言顺。我不太能理解权利能吸引人杀死自己的爹娘,兄妹,甚至是妻子弑夫,应该是我离权利太远,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好。或者李世民争皇位是由于不公正而为之,也许是一个说法。2、老百姓不关心谁是皇帝安史之乱期间,唐军在守城中没有了任何可以吃的,于是便开始吃人,弱势群体中不知道生病者能不能逃离厄运。这个时候我想的是,此时,对于百姓来说,可能会有一种生活在安禄山掌管天下的愿望吧。小老百姓,能平安过日子是第一愿望,其次如果能有执政者造福于民那就是额外的福祉,但如果没有,请不要打扰人家的生活。当打扰出出现并没有及时纠正的时候,就该要更朝换代了。3、皇帝让大臣闭嘴李渊当上皇帝的时候年满五十,心有城府,裴济的主见特有偏爱,到李世民时期,知名谏官魏征"口无遮拦"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直至五十多岁之后,逐渐让官员闭嘴:你说,我反驳;你说,我反驳;你说,我不停;你还说,我还不停,最后终于没人说了。到了唐高宗的时候,他三十几岁就让身边的大臣闭嘴了,而后纳谏之事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皇帝大人坐拥天下,名义上一切都是他的,而同时要承受平常人不必担受的精神压力,在合适的时机放弃具有诱惑的工作,同时要尽量保证自己寿终正寝;工作中要听别人的劝说,常常与自己心意相违,希望为百姓做些事,又不能顺利推进,活着好难。新书《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已全面上市,欢迎支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