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和田玉被一直成为“国玉”,而且更是古代四大名玉之首。

见诸于古籍的玉德说法多样,大抵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多种说法。历史对于玉德的最后诠释,来自于东汉许慎的“五德说”。

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即材质温腻、柔润有光泽。佩戴玉石,就像有个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君子时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着你,让你的性情最终得以蜕变。

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这是玉的忠义,也是古时君子必备的一种品德之一。俗话说的好:“画龙画虎难话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义”字看似简单,真正想要做到,却实在并不容易。

志:“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

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这是君子志在四方的表现。

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

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的这一特点,代表着君子超人的勇气!

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当玉断裂的时候边缘会有很锋利的断口,但是我们用手来触摸的时候并不会伤害到我们, 这点与其他任何物质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洁身自好的特点。

至此,玉彻底成为了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纯洁之物,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名词。

玉,在中国文化中,无所不在,无处不见。它代表着一切美好、也是最高权力的代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