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唐同光元年(後梁龍德三年,923年)閏四月,在後梁軍隊西攻澤、潞(治今山西晉城、長治)二州、東面防守空虛的情況下,李存勖命蕃漢內外馬步副總管李嗣源率精兵五千自楊劉渡河,由間道進抵鄆州,乘雨夜突襲,一舉破城。其三,主動出擊攻下唐軍黃河渡口,截斷李嗣源與李存勖的聯繫,如此一來,鄆州就很容易拿下了。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之後,即着手部署對後梁的閃擊戰,這也是李存勖一貫的作戰風格。長期對峙消耗,對唐軍也是不利。

當時的情況對於後唐而言其實十分嚴峻,北方契丹屢屢入寇,“幽州食不支半年”,衛州又被後梁攻取,所以必須儘快進入戰略決戰階段,才能實現滅梁大業。恰在此時,後梁鄆州地區將領盧順密投降後唐。先前,後梁天平節度使戴思遠屯兵於楊村,留下盧順密與巡檢使劉遂嚴、都指揮使燕顒守鄆州。盧順密向李存勖密陳鄆州防禦空虛,守軍不滿千人的事實。

於是,李存勖決定閃擊鄆州。後唐同光元年(後梁龍德三年,923年)閏四月,在後梁軍隊西攻澤、潞(治今山西晉城、長治)二州、東面防守空虛的情況下,李存勖命蕃漢內外馬步副總管李嗣源率精兵五千自楊劉渡河,由間道進抵鄆州,乘雨夜突襲,一舉破城。

挖掘黃河口,引河水阻擋敵軍進攻,並不是蔣介石開了花園口那一次

李存勖

其實,李嗣源一貫的作戰風格是穩重謹慎的,按理說是不會支持李存勖的閃擊戰打法。但是,這一次的鄆州之戰,李嗣源是自告奮勇擔任主將,願意“獨當此役”。這又是爲何呢?因爲貞明四年(918年)的胡柳陂之戰中,晉軍失利大潰之時,李嗣源竟然搶先渡河北逃,而他的義子李從珂卻跟着李存勖玩命打,直到最後獲勝。

李嗣源戰場逃命的行爲令李存勖十分不滿,戰後李嗣源去濮陽謁見李存勖之時,這位勇猛天子譏諷一句:“公以吾爲死邪?渡河安之!”李嗣源嚇得磕頭認錯,幸好李從珂立下戰功,李存勖僅僅罰了一大杯酒,算是警告了李嗣源。

正因爲有了《通鑑》上說的“胡柳陂之慚”,纔會有了這次李嗣源主動請纓和鄆州之戰的勝利。唐軍成功打下鄆州之後,李存勖對李嗣源大讚說:“總管真奇才,吾事集矣。”遂任其爲天平軍節度使。

挖掘黃河口,引河水阻擋敵軍進攻,並不是蔣介石開了花園口那一次

李嗣源

梁帝朱友貞見鄆州失守,遂斬殺逃將,改用王彥章爲北面招討使。對於王彥章而言,要守住汴京,收復鄆州,只有三個策略:其一,將河北大軍撤回河南,直取鄆州,但是,如果這樣,唐軍便可從得勝直搗汴京,可見這一招不行;其二,以前一樣,繼續在鄴都西南活動以威脅鄴都,牽制後唐兵力,使其無法分兵南下,但此計終究不是治本之策,可謂中策;其三,主動出擊攻下唐軍黃河渡口,截斷李嗣源與李存勖的聯繫,如此一來,鄆州就很容易拿下了。

名將王彥章自然懂得戰略大勢,做出的抉擇也是當時情況之下的最優選擇。是年五月十五日接受任命,十六、十七兩日王彥章便率軍火速行進,趕到滑州,十八日攻下得勝南城,唐軍自動從北城撤走。

王彥章又攻佔潘張、麻家口、景店等唐軍渡口,聲勢大振,於是沿黃河東下,以十萬衆圍攻楊劉,斷絕了李嗣源與鄴都的聯繫。王彥章從五月二十六日急攻楊劉,幾次要拿下來,都沒有成功,無法,退屯城南,築壘守之,在此虛耗時間。

挖掘黃河口,引河水阻擋敵軍進攻,並不是蔣介石開了花園口那一次

電視劇裏的王彥章

六月初二日,李存勖親率大軍救援楊劉。王彥章在城外紮營,堅如磐石,使得楊劉城內外不得相通。李存勖見不能突圍,於是,命郭崇韜東下至博州馬家口(今聊城境內)築城,以通邪州,爲麻痹王彥章,李存勖日日出兵與其交鋒,及至六天後城已建成,王彥章始知。

十五日,王彥章率軍進攻馬家口,李存勖前往救援,王彥章不能取勝,退保鄒家口,李嗣源恢復了同李存勖的聯繫。李存勖又發動一次佯攻,引兵沿黃河南岸西行,梁軍中心任務是保衛汴京,最害怕唐軍接近它,於是王彥章只好從鄒家口撤軍,楊劉之圍遂解。

朱友貞見王彥章沒有成功,遂換上段凝爲主帥。段凝是兩路用兵:一路是駐軍於滑州,並在鄴都西南騷擾。八月,段凝率五萬人馬襲擾澶州諸縣,至頓丘,九月活動至臨河、相南、澶西,日有戰鬥,互有勝負。另一路,還是王彥章率鑾騎兵及其他軍力萬餘人屯於兗州、鄆州之間,準備找機會進攻鄆州。

挖掘黃河口,引河水阻擋敵軍進攻,並不是蔣介石開了花園口那一次

大戰在即

令人震驚的是,段凝還想出一招陰損無能的“決河自固”,在滑州酸棗(今河南延津縣)扒開黃河口,水淹曹、濮、鄆,以阻郡州唐軍進擊汴州,謂之“護駕水”。這是一件貽禍後世的陰招,後來決口越來越大,成爲曹州、濮州等地的大患。後唐同光二年(924),後唐朝廷徵發汴州、滑州的軍士去堵塞決口,但不久又被黃河水衝破。

段凝的蠢招引來的不是護衛朱梁政權的“護駕水”,而是一股亡國禍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