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外孫在長水機場候機時,突然因高熱抽搐昏死過去,在這驚險時刻,幸好機場醫生和其他工作人員及時施救,孩子才脫離了危險……”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辦公室收到了一封從上海寄來的感謝信,手寫的鋼筆字,字裏行間情真意切,洋溢着一個老人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

事情還得從一個多月前說起。

7月29日下午,結束雲南旅遊的上海籍遊客李澤光,與2歲的外孫小陸、小陸父親一同前往昆明長水機場登機口候機,準備乘坐14:40的航班返回上海。

走到機場16號登機口對面的走道上,額頭貼着退燒貼的小陸突然呼吸急促,臉色發青,隨後暈厥過去。

看着口吐白沫、表情痛苦、臉蛋透着不自然紅暈的小陸,李澤光和小陸爸爸在一旁急得團團轉,不停向周邊的人呼救:“救救孩子,快救救孩子!”

“別慌,趕緊把孩子抬去機場救護室。”此時,趕到現場的雲南空港商貿有限公司3名工作人員——董海麗、丁豔紅、楊馮麗一邊安撫親屬情緒,一邊帶着他們趕往機場F3層的急救站救護室。

發現小陸發熱嚴重,他們還就近從旁邊的拉麪店拿來一些冰塊給小陸降溫。

此時的小陸體溫高達39.7℃,機場急救站值班醫生蔣夢芝和護士沙吉立即開展了緊急施救,給小陸吸上了氧氣,又拿來酒精不停擦拭小陸的手心、腋窩、肘窩等部位。

△機場醫生一路護理小陸。長水機場供圖

見情況危急,又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和昆明延安醫院取得了聯繫。

隨後,120救護車很快趕到了現場,3名機場醫生一路護送着小陸上了救護車,在車上也一直照料着小陸,爲其降溫。

△機場醫生一路護理小陸。長水機場供圖

直到小陸進了延安醫院的急診室後,3名機場醫生才離開,回了機場。

小陸經由醫院搶救,高熱逐漸退下,情況也穩定下來,轉危爲安。

△延安醫院的診斷顯示:孩子發生高熱驚厥,這是非常危險的。圖片由長水機場提供。

李澤光一直懸着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第二天,情況穩定的小陸隨着爸爸和外公回了上海進行後續的治療、休養,現在已經痊癒,恢復了健康。

回想起當天的驚險時刻,李澤光至今仍心有餘悸。

他坦言,7月28日去長水國際機場坐飛機之前,孩子已經有了發熱不退的情況,曾發熱至40℃。

因爲着急趕回上海治療,29日早上給小陸喫了些退熱藥後就匆匆趕路,這才發生了上述的驚魂時刻,小陸幾乎與死神擦肩而過。

儘管當時十分緊急,李澤光還是詢問了工作人員的名字,“不用不用,只要孩子沒事就好”、“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默默幫助他們的員工都沒有留下姓名,事後悄然回到了工作崗位。

9月13日,李澤光拿到了無名英雄們的聯繫方式,對事發當天帶他們去機場救護室的工作人員,以及爲小陸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的醫生護士們傳達了他最真摯的敬意和感謝。

李澤光笑着說,昆明這座溫暖的城市,給他們全家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

畢業於昆明醫學院的沙吉在機場救護站工作已經十一個年頭了,救護過的病人不計其數。

△沙吉醫生在工作中很熱心,揹着患者。

“我覺得很開心,我的工作幫到了別人也獲得了肯定。”說起收到的感謝信,沙吉坦言,這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在這個救急、救命的崗位上,他會一直堅守。

“我當時也沒想那麼多,看到情況緊急,就趕緊上去幫忙了。到醫院,等孩子脫離危險後我就離開了。”董海麗是機場商店的一名營業員,今年25歲。事發當天,她和2名同事及時將李澤光一家帶到了急救站。

對於李澤光寫了感謝信的事,董海麗表示非常的開心。她告訴記者,這樣的事情在機場時有發生,每次她也都會去幫助別人。她覺得這是她分內的事,她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

△李澤光手寫的信很讓工作人員感動。長水機場供圖

據瞭解,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在航站樓和飛行區共設有2個醫療點、1個救援點和1個應急救援總部,常用的3輛救援車輛隨時待命,急救站醫護人員24小時值班。

▲長水機場供圖

因爲航站區面積大,爲及時應對旅客突發疾病,還專門設置了急救電話——67090120,接到電話後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出診。

此外,還和距離較近的雲橋醫院、延安醫院等開通了救援綠色通道。本着自願的原則,當旅客病情嚴重、情況危急時能以最快的速度將患者送往相關醫院進行後續搶救和治療。

△去年機場急救部被評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長水機場供圖

數據顯示:

2017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迎來送往的旅客達4472萬人次。

2018年1月1日至9月10日,機場急救站共接診5465人次,其中員工672次,出診1790人次,夜診210次,轉送醫院299次,石膏排查953次,擔架7次,急救飛行2次,器官轉運9次。

來源:春城晚報(hai-ccwb)記者 曹婕 實習生 曾欣 周慶霖

近 期 精 彩 推 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