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莲这名干部,修了18年的路!

村民们的公路梦 黎永刚的修路情

“要致富,先修路!”可黄莲乡12个村都被大山封锁了千年。1977年松坎镇至黄莲的公路动工修建了,一度点燃老百姓修路激情,全乡老百姓放下锄头,扛起钢钎,拿起铁锤,投入了修路热潮,终于打通了一条到210国道约30公里的毛公路。虽然告别没有公路的历史,但其他10个村依然没有一尺公路。

老百姓积极修路

1996年黎永刚被组织调配到黄莲乡工作。“乡里开一次会要个把星期,为什么呢?专门请几个人送通知每人50元送一趟,翻山越岭送到各个村要送两天,开会村干部到乡里要走一天,第四天才能开会,回到村里又要走一天,一个周基本就完了。”大家都抱怨说,开个会爬山都要累死人。

崇山峻岭“卡住了”村民的“脖子”,黎永刚更加坚定了要带领老百姓修路的决心。

可修路又谈何容易!黎永刚把精力倾注在了解村情民意和查看地形地貌上,几个月才走遍各个村寨1846户村民。

上螺蟹村、下螺蟹村、芭蕉溪村是黄莲乡最偏远的挨邻三个村,坐落于30多公里长的山谷,地形酷似一只巨型海螺!村子被层峦叠嶂锁得死死的,只有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山口出谷,赶集要么踩水下木瓜水银、要么爬山翻到正安县庙堂镇和绥阳县太白镇,基本不敢爬上黄莲乡的大山。

每次开群众会,老百姓很有意见。“路都不通,发展个球!每年背点肥料,我们勒肿了肩膀,磨破了脚板!”

远眺惊险的通村公路 劈山出路

“这么多年,我们吃不尽哑巴亏!”

“必须修路才有出路!今年我们可以干不?”

这些话,刺痛了黎永刚的心!黎永刚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老百姓干几件修路的漂亮事,不然会内疚一辈子!”

艰辛  换得条条大路通村里

黎永刚说,“我们当时修建公路,靠的是钢钎、铁锤、锄头,问题和障碍比山高,首先没有炸材。没办法,我回到乡里缠着乡长要炸材和资金。当时连吃饭都还成问题的黄莲乡只好把修松黄公路时剩下的3吨炸材全给了我,我守着炸材高兴得一晚都睡不着!”

有了炸材,黎永刚住在上螺蟹村民家里,一年都没有回过家。他既当工程师、也是指挥员,还要亲自施工。他带领老百姓卷起铺盖,背上粮食,在山上“安营扎寨”,大家都有不修完路绝不回家的决心。

炸药就堆在上螺蟹村人口主任姚勇家里,“黎永刚就睡在仓库里,生怕炸材跑了,哪段路要放炮他亲自勘察,每件炸材要有他的亲笔签字才能领走,”姚勇谈起修路事情,显得很激动,“工地像战场,摆开两三公里长,全村所有劳动力都来了,上螺蟹村来了1723人,下螺蟹来了1750多人,芭蕉溪来了900多人,简直人山人海!黎永刚拿起大喇叭,早上督促人们起床,晚上督促人们睡觉,催促做饭的抓紧,放炮的时候更是喇叭响亮;他不光喊,还亲自动手干;每段路都要经过他验收。”

炸材不够,大家就省着用,只有遇到最坚硬的岩石,实在没有办法才用。不单单是如此,干重活易饿,村民和干部夜里睡觉,饿得跳起来找饭吃!

最艰难的是修到上螺蟹与太白镇交界的地方——桐梓垭口。先期规划的时候从山谷通过,修了几公里路后,土里冒水上来把路淹了,后来只有翻过桐梓垭口上这座山——几道拐的盘山公路,炸材有限,石头又炸不开几块,全靠着钢钎、铁锤破岩石,每天进度不到一米,为能够在过年前能够通车,老百姓不分昼夜加班加点赶工修建,整整一年的艰辛,路才终于通。

2006年,黎永刚带领向坪村沙坡组、沙林组村民修建了沙林通组公路;2009年,又带领大路井村村民修通了大路井至黄莲的通村公路。

2012年,黎永刚组织村民集资和发动捐款20多万元,又带领村民修建最艰险的——下螺蟹村至黄莲通村公路,公路穿越险峻的原始森林天花坪。天花坪是黄莲一座海拔1600米长条状高峰,寒冬积雪凝冻。几处悬崖峭壁修路,要通过简易栈道——木头一头插进石缝,一头卡在树丫。年轻人提起胆子走过去,也会双腿发麻。

修路时的帐篷搭建处

黎永刚立下军令状“不通公路不回家!”他卷起铺盖,在山上搭起临时帐篷,与施工队和志愿修路村民一起,一住就是三个月。

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喝的是从岩石里流出来的水,吃的是从商店买来的方便面。每天很晚下班后,一边吃饭,一边激烈地讨论着施工方案,计算着施工进度,大家都心急如焚,巴不得早一天修完!

两台挖机从两头往中间“进攻”,黎永刚等几个人做好简单分工,背汽油、风钻、做饭、“监视”安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10来人在山顶忙碌,在艰险路段施工那段时间,挖机在悬崖边作业,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一睁开双眼起床就互相提醒安全,让挖机开着门施工。   

柴油机是油钻炮眼的关键  抬着柴油机经过羊肠小道上山   下面是山谷

路段艰险,延缓了施工进度,黎永刚比谁都着急。8月开始动工,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还有很长的距离没有打通,冬天就要到了,黎永刚和同伴们忧心忡忡。长期吃方便面,黎永刚得了急性肠炎,黄莲坝村村民廖正府焦急地用车把他送去医院,到了木瓜镇白露村,乡村医生赵再富给吃了药后缓解后,两人劝不住,黎永刚说,“给老百姓承诺的不修完路不回家,要算数;要给老百姓干几件漂亮事!”说完着急地又回到山上。天寒地冻,黎永刚带着病仍住在山上,感动了许多老百姓,他们纷纷凑集鸡蛋和腊肉,主动送到了山上。

路一点点往前推进,黎永刚又把临时帐篷往前移。深冬了,黄莲乡高山上挂满了冰,干部们都放假回家了!黎永刚走了几公里路回到乡里,乡党委书记看到他很是心疼,人瘦脸黑,头发深长,当下就让他放假回家休息,黎永刚回答:“不修通路不回家!”说完,从山脚下买了一背篓方便面与面条。

过年前一天,路修通了!黎永刚才安心回家。见到头发深长、人瘦脸黑的黎永刚,妻子鼻子酸了起来。4岁的孙子更是远远地站着仔细打量他,稚嫩的声音问道,“你是哪个?”瞬间,黎永刚眼眶噙满了泪水。

圆梦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改变村民的生活,18年时间里,黎永刚带领老百姓一点点实现通路梦想。

2000年,临近除夕,芭蕉溪村、上螺蟹村、下螺蟹村的村民们异常兴奋,自发组织通车仪式,表达对公路修通的魂牵梦萦的期盼。

路通后,曾祥科第一个开车进山

上螺蟹村关上组曾祥科说,“路通了,还要有车才行哪!我东拼西凑买来辆二手货车,试路做了第一个通车的人!”

老百姓听说后高兴得不得了,他们告诉黎永刚说,“你带领我们把路修通了,曾祥科买了车要试路,我们去接他!”

曾祥科开着二手车从绥阳绕到黄莲乡下螺蟹村, “我到的时候,村民唐德刚甚至早早的走了30多公里已经提前赶到了,看着他鞋和裤腿全是泥,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太白镇出发,车过桐梓垭口,到火秋坝时,众多老百姓已经走了20多公里赶到那里来接我,由于还是毛路,车子通行仍困难,边走老百姓边垫石头,走了十多公里,车子坏了,顾不上休息,我连夜把车维修好。第二天过年,大家又去把车子接回来,老百姓自发放鞭炮迎接车子,没有锣鼓,就用自家旧盆旧锅当成锣鼓敲,村里几个拉二胡吹喇叭,一路送到下螺蟹!”村里的群众都聚集在一起,看到车就像看到宝物一样,大家欢呼雀跃!

“我下车来,有群众往我的手里兜里塞红包,下螺蟹村委还给了120元的大红包!”曾祥科激动地说,“回到家打开,总共有400多元呢!”

“记忆最深的是村里70多岁的吴启元也来了,我特意让老人家坐上车,坐在驾驶室,开车在桂一岗组绕了一圈,下车后,吴启元很激地说,要不是我来,他还坐不上车,他这一辈子终于坐车过了!”

一场特别的通车仪式,让黎永刚和5000多村民难以忘怀!

顺心路集资碑

壮观的盘山公路-顺心路

2000年,修通下螺蟹村至太白镇公路;2003年,修通湖南洞村至黄莲公路;2006年,修建了向坪村沙林通组公路;2009年,修通大路井村至黄莲公路;2012年,修通下螺蟹村至黄莲公路(顺心路);2013年,修通大溪河村至黄莲(银杏路);2013年,所有村基本覆盖了通村路。2014年,对所有通村公路进行维修拓宽。2015年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开始拓宽和硬化通村公路。2017年,拓宽顺心路并铺设沥青,修建后深溪至黄莲通村路、芭蕉溪村通组公路等通村路、通组路。10条通村公路共76.25公里,17条通组公路共计71.51公里。

银杏路集资碑  

大溪河村通村路银杏路 盘山公路 这段公路修建花了半年多时间

如今,公路通了,乡村旅馆已逐步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黎永刚也没有闲下来,他继续带领老百姓为振兴美丽乡村奋斗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