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叔本华:生命的真相就是痛苦与无聊!(黑白先生)

叔本华:生命的真相就是痛苦与无聊!(黑白先生)

午间在客厅里和一位美女同学聊天,大多是她在说我在听,她困惑无非就是工作和生活,让自己不开心到要疯的状态,还好有个体贴的老公以及和睦的家庭云云,但是从小到大感觉自己像个陀螺似的转啊转,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为了什么而存在...聊完,我送她了一本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然后对她说,人都是这个状态,周而复始着每天的生活,至于幸福与快乐其实就是生命中那几个点缀而已。

美女同学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的,甚至于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她等着我来指点迷津。我的回答只会让她失望。人为什么痛苦,按照叔本华的诠释:根本就不存在幸福这回事。

他说,人生即苦。成年人总有各式各样的烦恼,大家普普通通,经历着工厂流水线一般的人生——维持生存,找对象,担心结婚,被催着生孩子,苦于挣奶粉钱,发愁工作或学业.....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但命运悲惨的人比比皆是。

根据叔本华的观点,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我想,唯有克制生命意志方可趋乐避苦。六条救治之道,1哲学,2艺术和3宗教,但只能治标。就像鸡汤里说的:物质相比,其实思想和精神的富足才是持久性的,思想和意识觉醒能给人带来巨大能量,想要快乐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富足,才有内心充盈,内心充盈的人不会排斥物质财富的追求,追求会致力于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想要治本有三种:4发疯,5自杀和6消灭全人类,而前两种方法过于利己,无法使全人类脱离生之苦海。为什么反派Boss们不为名不为利一心毁灭世界?看完叔本华、尼采,我终于懂了…… 这也是希特勒德意志的哲学基础。

中午和那美女聊天的时候,她也曾谈到同学时代美好的爱情。不知道她回家看不看我送她的书。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对爱情赤裸裸的说:爱情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殖冲动,爱情不过是大自然设下的骗局。世界上没有童话,只有相信童话故事的人,而婚姻,却被赋予了太多童话。

叔本华认为:婚姻的目的只是为了繁衍,爱情,不过是实现繁衍的必不可少的幻想,一旦繁衍实现了,幻想就消失了……  唯有哲学家才能在婚姻中感到快乐,但哲学家是不结婚的。

说白了婚姻,只是双方合作抚养孩子的契约。有了契约,两个人才能组成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家庭。由此,个体的自由就会被大大压缩,双方的许多社会行为便不再是独立的,对于婚姻当事人来说,这意味着责任与义务,还需要爱与包容。

和美女同学聊天,谈的最多的还有“她身不由己的生活”。这是关于自由的话题。叔本华也有此感慨:每个人都必须在生活的巨大的木偶戏里上演自己的角色,并且几乎一刻不停地感受着连接他的绳线发出的牵引,他也就身不由己地随之而动。

我在想,人做为一个社会动物,总有不同的束缚,理想中的自由是没有这一堆又一堆的责任感。谁都想为自我而活,为自由而在。但,一切。终究只能想想而已,存在的,一直都在,你忽略不了,也挣脱不开,黯然泪下时,喝一杯酒,自由不过是一杯酒的时间。人到底有没有能够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大概只有皇帝能够做到吧。

临走时,和美女同学谈了谈她的理想,理想这玩意其实更不靠谱。叔本华说,我们总是生活在一种期待更美好的状态中,同时又常常后悔和怀念往日的辰光。而当下的时刻只被当做是暂时的忍受,是通往我们目标中途的站点而已。这样一来,在即将到达人生终点之时,蓦然回首,大部分人会发现自己终其一生都在“暂时”地活着……

现实的你和理想的你之间的差距引发你的紧张和焦虑。理想都没有的你只有虚无的人生只会引发厌倦。

所以叔本华说: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两极之间。

我为什么喜欢叔本华呢?读他的文字,能够看清生活的真相、洞悉人性的缺点、了解生命的短暂和虚无,然后努力思考生活的方式,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只有懂得为什么而活的人,才能生存的更好。都说他的哲学是悲观主义哲学。其实,只是世人太乐观,他更客观而已。

叔本华不是鸡汤,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哲学。总觉的熬鸡汤的人都是不幸福的人。因为鸡汤里只有麻醉没有真相。当你喜欢上一切让你感到麻醉、兴奋和舒适的东西时,那么,你的身体开始接管你的人生,而非你自己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