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一线城市的房租暴涨,网络上纷纷指责长租公寓是罪魁祸首,长租公寓则大呼冤枉,事实究竟如何,且听投帅分析。

首先,需求方面,以北京为例,每年留京进京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最近俞加严厉的调控,又大大提高了购房门槛,推向租房市场的需求,可谓逐年增加;而供给方面,北京从05年开始,新增住房供给面积是逐年下降的,到17年,就被说腰斩了,几乎已经斩到了脚脖子。房子增加的少,可供出租房屋增量,自然也越来越少。所以,北京的房租,年年上涨,本身就是个难以逆转的大趋势。

但是像今年这么短短几个月内暴涨40%的,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从这一点上看,长租公寓的疯狂扫房,确实难辞其咎。现在再去中介租房,无一例外地会优先热情向你推荐自家的长租公寓。之前主要面向不差钱小众用户的长租公寓,已经凶猛地袭向了普通甚至中低收入阶层。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只有囤积,甚至垄断房源了。

要知道,长租公寓主要赚的房东和租客之间的租金差,这个利润,实际上是很薄的。所以,必须保持足够的出租率,一般业界会把85%的出租率作为警戒线,一旦低于这个比率,长租公寓就可能要赔钱了。而自如之类的一线品牌,甚至会把警戒线定到90%。而通常租房人通常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只要能便宜,距离远点,户型差点,房屋老破小,装修脏乱差,都是可以接受的。那么,长租公寓只有垄断足够的房源,让租房人无房可租,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出租率,提高到可以维持经营的水平。

长租公寓对房源饥渴到什么程度?今年8月,水木上有个帖子,说他有一套天通苑三居准备出租,预计租金是7500一月,但是由于两家长租公寓抢房源,经过三轮竞价,最后以10800成就,几乎溢价率50%。

这种不计代价的扫货方式,完全改变了北京租房市场的供需平衡。本来房租谈判是双方相互的博弈,位置,楼层,年限,装修,朝向,都可以成为租客与房东讨价还价的资本,但是现在房东已经完全硬气起来了。你不租?好,我租给长租公寓,反正他们会统一装修,对什么都不要求,还能出个好价钱。结果就是长租公寓扫荡过的地方,普通出租房价也会跟着暴涨,而且没有商讨的余地。

那么长租公寓哪来这多资金呢?这就是第二点,租房贷。很多长租公寓与租户签合同的时候,会以低押金,低首付的方式(比如只要押一付一),引诱租户签一个贷款协议。用租客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向第三方信贷平台办理个人信用贷款;然后由第三方信贷平台直接把一年房租打给长租公寓;而租客则需要按月向第三方信贷平台偿还贷款、支付手续费。长租公寓提前拿到了租金,转嫁了风险,又开开心心去扫房了。信贷平台拓展了业务,赚得了高额的利息收入;可怜租户不但要支付昂贵房租,还要被信贷公司再收割一刀,风险完全自己背付。因为你刚入住,就背上了一年房租的贷款债务。万一中途又变,不想租了,或是长租公寓暴雷跑路,这份债务,都还是要还的。

第三点,污染难消。为什么爆出这么多长租公寓甲醛超标?很简单,它花高价抢来房源,又要花钱装修。在北京,装修一套两居室,少则两三万,多则五万起。好不容易装修完毕,它会舍得让房子空置几个月,通风散甲醛么?当然不会,它恨不得装修完第二天就把房子租出去,赚回利润。房屋空置,那可是有成本的。按自如老总的自述,自如每间房空置一天的成本大约是100元,一个月就是3000。而自如目前大概有70万间房,即使按85%的出租率,也就是10.5万间闲置,单闲置成本每月就要有三千多万。所以资金压力就像是根鞭子,抽着长租公寓,不得不蒙眼狂奔。无论多少客户因为装修污染病倒,都无法阻止它猛冲的步伐。

这次长租公寓搅动市场的风波,可谓把资本的贪婪与残酷,诠释的淋漓尽致。“租售并举”本来是为了缓解民众压力,却被长租公寓变成了“租也租不起”,更加加重了民众负担。同时这是也警示大家,只有充分竞争充分自由的市场,才是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市场;一旦垄断初具雏形,它带来的伤害,将是各个方面,不可估量的。

我是仁义礼智投,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有关投资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相互探讨交流。码字不易,各位老铁都看到这了,不妨点个赞再走吧。PS:我不是什么小编,如果嫌ID太长,一定要起个昵称的话,就叫我投帅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