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一線城市的房租暴漲,網絡上紛紛指責長租公寓是罪魁禍首,長租公寓則大呼冤枉,事實究竟如何,且聽投帥分析。

首先,需求方面,以北京爲例,每年留京進京的人數,越來越多,而最近俞加嚴厲的調控,又大大提高了購房門檻,推向租房市場的需求,可謂逐年增加;而供給方面,北京從05年開始,新增住房供給面積是逐年下降的,到17年,就被說腰斬了,幾乎已經斬到了腳脖子。房子增加的少,可供出租房屋增量,自然也越來越少。所以,北京的房租,年年上漲,本身就是個難以逆轉的大趨勢。

但是像今年這麼短短几個月內暴漲40%的,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從這一點上看,長租公寓的瘋狂掃房,確實難辭其咎。現在再去中介租房,無一例外地會優先熱情向你推薦自家的長租公寓。之前主要面向不差錢小衆用戶的長租公寓,已經兇猛地襲向了普通甚至中低收入階層。如何做到這一點?那就只有囤積,甚至壟斷房源了。

要知道,長租公寓主要賺的房東和租客之間的租金差,這個利潤,實際上是很薄的。所以,必須保持足夠的出租率,一般業界會把85%的出租率作爲警戒線,一旦低於這個比率,長租公寓就可能要賠錢了。而自如之類的一線品牌,甚至會把警戒線定到90%。而通常租房人通常是對價格比較敏感的,只要能便宜,距離遠點,戶型差點,房屋老破小,裝修髒亂差,都是可以接受的。那麼,長租公寓只有壟斷足夠的房源,讓租房人無房可租,纔有可能把自己的出租率,提高到可以維持經營的水平。

長租公寓對房源飢渴到什麼程度?今年8月,水木上有個帖子,說他有一套天通苑三居準備出租,預計租金是7500一月,但是由於兩家長租公寓搶房源,經過三輪競價,最後以10800成就,幾乎溢價率50%。

這種不計代價的掃貨方式,完全改變了北京租房市場的供需平衡。本來房租談判是雙方相互的博弈,位置,樓層,年限,裝修,朝向,都可以成爲租客與房東討價還價的資本,但是現在房東已經完全硬氣起來了。你不租?好,我租給長租公寓,反正他們會統一裝修,對什麼都不要求,還能出個好價錢。結果就是長租公寓掃蕩過的地方,普通出租房價也會跟着暴漲,而且沒有商討的餘地。

那麼長租公寓哪來這多資金呢?這就是第二點,租房貸。很多長租公寓與租戶籤合同的時候,會以低押金,低首付的方式(比如只要押一付一),引誘租戶籤一個貸款協議。用租客的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向第三方信貸平臺辦理個人信用貸款;然後由第三方信貸平臺直接把一年房租打給長租公寓;而租客則需要按月向第三方信貸平臺償還貸款、支付手續費。長租公寓提前拿到了租金,轉嫁了風險,又開開心心去掃房了。信貸平臺拓展了業務,賺得了高額的利息收入;可憐租戶不但要支付昂貴房租,還要被信貸公司再收割一刀,風險完全自己背付。因爲你剛入住,就背上了一年房租的貸款債務。萬一中途又變,不想租了,或是長租公寓暴雷跑路,這份債務,都還是要還的。

第三點,污染難消。爲什麼爆出這麼多長租公寓甲醛超標?很簡單,它花高價搶來房源,又要花錢裝修。在北京,裝修一套兩居室,少則兩三萬,多則五萬起。好不容易裝修完畢,它會捨得讓房子空置幾個月,通風散甲醛麼?當然不會,它恨不得裝修完第二天就把房子租出去,賺回利潤。房屋空置,那可是有成本的。按自如老總的自述,自如每間房空置一天的成本大約是100元,一個月就是3000。而自如目前大概有70萬間房,即使按85%的出租率,也就是10.5萬間閒置,單閒置成本每月就要有三千多萬。所以資金壓力就像是根鞭子,抽着長租公寓,不得不矇眼狂奔。無論多少客戶因爲裝修污染病倒,都無法阻止它猛衝的步伐。

這次長租公寓攪動市場的風波,可謂把資本的貪婪與殘酷,詮釋的淋漓盡致。“租售並舉”本來是爲了緩解民衆壓力,卻被長租公寓變成了“租也租不起”,更加加重了民衆負擔。同時這是也警示大家,只有充分競爭充分自由的市場,纔是對交易雙方都有利的市場;一旦壟斷初具雛形,它帶來的傷害,將是各個方面,不可估量的。

我是仁義禮智投,國有商業銀行總行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有關投資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相互探討交流。碼字不易,各位老鐵都看到這了,不妨點個贊再走吧。PS:我不是什麼小編,如果嫌ID太長,一定要起個暱稱的話,就叫我投帥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