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資本論獲悉,日前發佈的中報顯示,大悅城地產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並不理想。 年輕的大悅城地產,已然老態龍鍾。​

上半年,大悅城地產實現營業收入約40.267億元,同比下降16.4%,其中投資物業及相關物業管理服務租金收入17.15億元,佔總收入的42.6%,同比下降0.92%;物業開發收入及土地開發收入爲18.265億元,佔收入總額約45.4%,較去年同期下降27.1%。

各項數據的下滑引起媒體和投資者的高度關注,要知道在過去的幾年裏,大悅城一直努力維持着上揚的收入曲線。

大悅城財務總監許漢平在8月20日的業績會上解釋稱,收入下滑的主因是物業開發業務業績下降致使銷售收入減少。不過,無論盈虧均由中糧地產承擔,對其原因及合理性,證監會表示不解。 ​

此外,監管函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大悅城地產尚未結清擔保逾12億元,還涉及3起未決訴訟,境內子公司因未經審查擅自施工、未按規定招投標、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開工及未按規定辦理工程竣工備案等被多次行政處罰。

據悉,大悅城地產旗下6家開發商爲暫定資質,其中成都卓遠地產、浙江和瑞潤天城置業的地產開發資質已到期,但這6家的開發業務仍在繼續。此外,三亞虹霞地產、成都卓遠地產、三亞悅晟超越資質開發,擬建成都舊城項目暫未取得建設規劃許可證。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大悅城起了個大早,搞了個晚集。溫水煮青蛙,深度調整不可避免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