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意外獲得的發明有很多,有的引發了技術革命,有的開創了新的領域,有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有的成就了百年老店,當然更是造就了一批科技巨星,以下從物理、化學、生物醫藥、食品、日常用品等幾個方面列舉一些(信息均來源於網絡或相關文章,限於時間精力未一一考究,其中可能有部分說法不甚嚴謹):

1、微波爐: 巧克力棒意外融化後的發明

1946年,美國工程師斯潘塞在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工作時,試圖發明一種功能更強大的微波發射磁控管,準備用於雷達設備。一天,當他站在一個測試模型前面實驗時,他發現自己口袋中發出了噝噝的異樣聲音,他馬上停下實驗檢查口袋,結果發現口袋中的一根巧克力棒居然融化了。斯潘塞立即意識到可能是磁控管的微波輻射烤化了巧克力,他又將一包玉米粒擺到了測試模型上,結果玉米很快被烤成了爆米花,炸得滿屋子亂蹦。斯潘塞意識到這項技術能在烹飪上派上大用場,世界上第一臺微波爐就這樣誕生了。

2、照相機:兩次偶然的發現

19世紀20年代,巴黎的舞臺美術師達蓋爾潛心研究照相技術,尋找感光材料,但一直沒有理想的結果。有一次,達蓋爾無意中將一把銀匙放在一塊用碘處理過的塗有硝酸銀的金屬板上,一會,他發現這把銀匙的影子居然印到了板上。這個現象令他大爲喫驚,這不就是感光現象嗎?之前他也瞭解到氯化銀可以感光。他想,這裏感光的應該是碘化銀了。於是他做了底板進行確認,曝光後底板上是形成了潛影,可關鍵問題來了,怎樣使這些潛影顯現出來?當時他沒有想出解決辦法,便把曝光後的底板放在一個不透光的藥品櫃子裏面。

有一天,達蓋爾到藥品櫃中找藥品,突然發現曾經曝過光的底板上的影子已經變得非常清晰。這是什麼原因呢?爲找到答案,他每天晚上將一張曝過光的底板放在藥品箱裏,第二天再取出一種藥,看究竟是那種藥在起作用。出人意料的是,當箱子裏的藥品全部取出後,底板仍然顯出清晰的像,這使他十分驚異。後來他發現箱子裏有一些小小的水銀珠。才意識到,原來箱子裏溫度較高,蒸發後的水銀使底板顯像清晰。接着達蓋爾經過試驗,發現用食鹽水及大蘇打可以定影。至此,達蓋爾成功地解決了攝影中的感光、顯影、定影等關鍵問題,於1839年發明了第一個具有實用價值的照相機。

(1839年 意大利港口銀版照)

3、火藥:長生不老藥的另類用途

火藥的發明經過我國許多代人的努力,不過最初源於煉丹,煉丹家得知硝石、硫磺的可作爲藥用後,便利用它們來煉製長生不老藥。說也湊巧,煉丹家們在長期煉製丹藥過程中,偶然發現了硝石和硫磺混合物的燃燒和爆炸現象。在這方面的最初試驗者是晉代的煉丹家葛洪。他曾經把硝石、硫磺、玄胴〔dong洞〕腸(即豬大腸)和炭(此處是指含碳的有機物)放在一起合煉,生成一種白如冰的混合物氧化砷(As2O3)。

唐代的煉丹家繼承並發展了前人的煉丹事業,採用一種伏火的方法,進行改變硝石和硫磺藥物特性的試驗,以避免發生火災,並能煉製所需要的丹藥。有一個名叫清虛子的煉丹家,他採用一種“伏火礬法”,對硝石和硫磺進行伏火試驗。他的方法是把二兩硝粉、二兩硫粉、三兩馬兜鈴(一種含碳物質)粉,放入罐中均勻拌和,將罐埋入坑中,使罐口與地面取平。爾後用一塊彈子大的火種(如燒紅的木炭)放入罐中,結果煙焰從中升起。爲了防止火力上衝,所以用四五層溼紙封住罐口,上面再用磚土壓實。從伏火的全過程看,三種混合物是在缺氧的罐中燃燒的,而且煙焰上衝力很大。這說明,這種混合物在點火後是依靠自身釋放的氧氣進行燃燒的。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能着火自燃的藥料稱作火藥。清虛子採用的“伏火礬法”,被記錄在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的《太上聖祖金丹祕訣》中。不過煉丹家爲求長生不老而發明的火藥,經過100多年的改進,在北宋被改造後用于軍事作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