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億

國民黨2020初選首場“政策願景電視發表會”,將於週二在高雄登場,7月28日將舉辦全代會。此刻正值黨內初選打到不可開交,不過就有黨代表與中央委員擬提案刪除黨章中“領導人”爲當然黨主席規定,中常委也多表支持,被解讀是黨主席吳敦義主席大位保位戰。

新聞剛要發酵,吳敦義趕緊受訪表示,“我不必保衛”,“承擔是我的光榮,卸下這個重擔是讓我輕鬆”。或許因爲吳敦義表態及時,這次新聞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漣漪。但如提前佈下一個伏筆,影響未來不可避免。


吳敦義圖什麼

刪條款保住黨主席?吳敦義:我不必保衛!


國民黨“無主席”

至少目前看來,這次臺灣大選國民黨有極大的概率可以重返執政,所以刪除“領導人”當然黨主席這條,還是具備相當實際意義。意味着吳敦義可以繼續擔任黨主席而不必讓位。

臺灣政治人物的意義當然在於他屁股下的位置。辭掉黨主席豈不預示着吳敦義即將從這場遊戲中提前出局。

吳敦義完整的說法是,現階段第一重要議題是讓黨重返執政,要全力以赴爭取黨提名大位候選人當選,才能把國民黨主張與政見,爲民衆服務實現出來,若失去執政機會“那是我們很大的失誤”,至於“領導人”當選以後是否兼任黨主席,“這不成爲重要議題”。

且他完全沒有主觀意見,到底黨的候選人當選“領導人”,要不要兼任黨主席,見仁見智,過去也不是這個制度,後來才改。對主席保衛戰說法,吳說,做國民黨主席每個月都還要借錢有什麼好享受的,這就是責任而已。

吳敦義最後強調說,看到人民目前受民進黨治理狀況並不是很理想,國民黨要有更好的思考,現在最重要的目標是爭取2020有重返執政機會。

從年初國民黨的絕對優勢,到現在雖然保持領先但已經不是那麼樂觀的現狀來看,確實獲得2020年執政權,才使這次修改規定纔有意義。不然,再未雨綢繆也是枉然一場。

參選人中,韓國瑜、朱立倫無暇表態,郭臺銘本就是政治門來漢,對於國民黨老舊陳腐的機制雖然苦不堪言,直言機制需要改革,但卻不語主席誰任的問題。

王金平則說,黨員同意就好。現在黨內有實力的人物都在競逐大位上,對於黨權這個目前看來只有責任卻沒有實權的位置似乎興趣索然。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卻毒舌評論,如同鄉下有一個人聽說自己老婆死了,那個當下的第一反應卻關心家裏的馬桶還在不在。罔顧大風向的變化,而只顧眼前的利益,所以吳子嘉罵吳敦義“愚而詐”。

新聞出來的同時,也恰好在國民黨參選人集中討論初選機制的檔口,吳敦義與候選人一同會議,卻幾乎不做決斷,凡事盡由初選五人小組安排,在散會後第一時間閃人。聽任初選人們在會後各自罵成一團。


吳敦義圖什麼

國民黨黨內初選5人,從左至右爲:韓國瑜、郭臺銘、朱立倫、周錫瑋、張亞中


這場國民黨黨內初選中,吳敦義顯得比任何人都要超然,超然到在外界看來,幾乎是冷眼旁觀的地步。令人匪夷所思。

一時間,也被對手戲謔爲國民黨“無主席”。

能人吳敦義的失落

吳敦義是國民黨內非常能幹的人,早年間,蔣經國重點培植本土精英,其中就看中吳敦義這些青年才俊。當時的國民黨沒有競選壓力,所以更多培養人才的執政管理能力,以致很多人算是不錯的官僚,可是一旦投入選舉,便成了無可挽回的災難,1990年吳敦義以擔任臺北市議員與南投縣長的經歷,獲當時領導人李登輝與國民黨祕書長宋楚瑜的重視,繼蘇南成之後擔任末代官派高雄市長 。

1993年吳敦義在高雄市理想市長候選人民意調查中,受到高雄市市民的一致肯定,被視爲最理想市長人選;並在1994年第一屆民選高雄市市長競選結果中,以40萬零766票擊敗對手張俊雄11萬票成功連任。


吳敦義圖什麼

第一屆高雄市長選舉結果


等到1998年角逐競選連任高雄市長時,與當時競逐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合稱“北馬南吳”,相庭抗衡民進黨提名角逐連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和高雄市長候選人謝長廷的“南長北扁”。

但在其競選連任最後關頭,吳敦義因一卷疑似與某媒體女記者間曖味對話的電話錄音帶,被誣指其有婚外情(該錄音帶後經調查局並送美國檢定,皆被證實爲僞造。)而以4565票之差敗給民進黨謝長廷。這次失敗,使高雄從此變爲綠地,長達20年之久,直到去年九合一,韓國瑜奪回執政權。

吳敦義圖什麼

第二屆高雄市長選舉結果


吳敦義是馬英九當選期間任期最長的“行政院長”,且任內績效最優,又擔任馬英九副手參選連任。相比馬英九、朱立倫自己雖然清廉但手下貪腐一片的情況而言,吳敦義不但顯得更爲律己,且約束屬下也較馬朱得力。可惜這樣一位行政長才,卻長期受到對手的污衊打壓。

吳敦義能力有目共睹,但口碑卻始終不佳。“白賊義”的外號如影隨形。吳敦義也曾經解釋,正是自己不願意酬庸,才被託付不成的支持者痛罵不守信用。

但選民對其印象一旦形成,再想去改變,難於登天。


吳敦義圖什麼

閩南有“白賊七”的故事,“白賊”指無信用的人。吳敦義表示“白賊義”的由來,是因爲他不答應高雄地方人士王玉雲(左)的兒子出任高雄市副市長,所以才被取了此外號。

去年九合一大選,雖然依附於韓流興起,國民黨大贏十五個縣市,這與吳敦義調兵遣將,籌劃糧草的辛苦幕後工作密不可分。可惜一場辛苦,取得國民黨翻盤大捷,對其個人聲望卻毫無幫助。

尤其選戰打到最後,先是其夫人一句關於南部大水的“活該說”被民進黨斷章取義地放大。再後來又因吳在私人場合罵陳菊“母豬”被偷錄傳播出來,反而使吳敦義成爲國民黨最不受待見的人物,韓國瑜最後一場造勢不但婉拒吳敦義上臺,還直接在造勢大會上批評吳敦義失言。吳自己也再三道歉。


吳敦義圖什麼


2018年11月,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說陳菊“肥滋滋的,走路像一隻大母豬”,引發各界撻伐,也遭黨內人士炮轟。之後吳敦義爲失言道歉。

這場大選的結果是,依舊讓吳敦義在國民黨實力人物中民調墊底。即便他本也是興致滿滿衝着競選“領導人”而選的黨主席,但在努力很久民調依舊毫無起色的情況,不得不在四月份時候宣佈放棄。

對於一個精明能幹、功勞苦勞皆有的政治從業者而言,假如在國民黨大選勝利的一刻,同時也預示着將失去黨主席位置,那麼,從最簡單的人性角度而言,他此刻的動力何在?

黨權政權如何分離

2002年,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爲了鞏固權力,不惜違背當初宣佈當選後不插手黨務,要做全民“領導人”的承諾,而兼任民進黨黨主席。當時,各路批評一片。連陳水扁的副手呂秀蓮都看不下去,奉勸:請不要讓民主進步黨變成民主退步黨。馬英九更是譏諷陳水扁看來是無所不能。

等到2008年政黨輪替,馬英九當選初期,也曾公開表示“黨政分離”,意圖擺脫“以黨領政”的中國國民黨傳統。可沒多久,便發現原來只是自己想當然。馬英九在“立法院”行使監察委員任命同意權時,才發現他沒有能力指揮黨籍“立委”,一些人事安排甚至受到同黨掣肘而失敗。於是痛下決心,不惜打臉過去的自己,也要回任國民黨主席。當然也遭到朝野大量的質疑,如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質疑,馬英九競選連任該黨黨主席存在適法性的問題。但馬英九此刻已是鐵了心的要改,修黨章宣佈“領導人”爲當然黨主席。此舉,當然又遭到民進黨的嘲笑。

蔡英文當選以後,政黨再度輪替,外界問她是否繼續兼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回答言之過早。在短暫的黨內紛亂後,蔡英文理所當然地宣佈繼續兼任黨主席。

民進黨與國民黨不同的傳統是,對於有利的事情,民進黨顯得更爲直接,按照民進黨中常委、黨內規章研修小組召集人陳明文的說法是,部分研修小組成員希望蔡英文兼任黨主席,因此由“立委”管碧玲代表,向蔡英文提出建議;經過中執委熱烈討論與誠懇建議,蔡英文則欣然接受。直到九合一大選大敗辭任。


吳敦義圖什麼

國民黨、民進黨都形成領導人爲當然黨主席的制度


國民黨也只能習慣性地嘲笑一番,但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至此,兩黨都形成“領導人”爲當然黨主席的制度。只不過,過去的順序是,先任黨主席,再參與競選。也就形成黨權與政權的自然結合。而這次國民黨尷尬的是,吳敦義放棄參選,無論將來誰勝出,都面臨着黨權和政權如何交接的問題。

對於吳敦義而言,更顯殘酷的是,當他帶領着國民黨重返執政的一刻,非但沒受到獎勵,而卻直接面對着下崗的問題。

多少有些情何以堪。

黨主席的名堂

時至今日,國民黨的黨主席還有什麼做頭呢?

過去中國國民黨有龐大的財產,當了黨主席就可控制黨產。但如今早被民進黨抄家滅產,窘困到借貸度日的地步。黨產這樣的事情,至少目前沒有什麼名堂,唯一指望的是,獲得政權後,有給部分黨產解封的可能以及沒有民進黨的追殺,日子多少會寬裕一些。

其次黨主席能掌控的更大資源,是企業家的政治捐款,這裏當然也存在着企業家與執政者之間有對價關係,成爲所謂的“政治獻金”。而掌握政治現金的分配權,也意味掌握着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韓國瑜前段時間鬧出的4000萬政治獻金事件,側面也說明了吳敦義主席協調政商關係的實力。

另外,黨主席還掌握了所謂“樁腳”:那些在基層爲候選人拉票,對地方政治熟悉的有影響力的人士。依靠“樁腳”,才能進行有效的政治動員。而維繫這些樁腳,也與其掌握的政商資源相輔相成。


吳敦義圖什麼


最後,國民黨黨主席,某種程度也承擔着兩岸事務的溝通與協調的能力。而如何維繫和提升兩岸關係,則是國民黨未來執政的關鍵基礎。

這個主席,仔細做做,還是大有名堂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