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間第一批00後即將開啓自己的大學生涯。但是近年來,網上充斥着各種所謂的“放款快”、“利息低”等噱頭的網絡貸款服務,甚至鼓勵大學生“以貸養貸”,讓本該在校園學習的大學生揹負上了那個年紀不該有的負債。

目前,網貸平臺以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爲代表,還有如一些正規銀行提供的網絡貸款服務,而這些網貸服務相對正規。不正規的便是一些民間放貸機構或放貸人提供的線下私貸,這種貸款通常有超高的利息,一旦沒有及時還款,學生與家長親朋好友等還將受到暴力催收的折磨。而此前便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大四在校生在QQ上結識了一位提供貸款的網友,隨後該學生通過下載對方指定APP,填寫相關資料後收到了對方的放款。但該平臺的貸款周息高達30%,年化利率高達1560%,而且會在放款前先扣掉利息,也就是說該學生借款1000元,實際到手只有700元,而7天后卻要還款1300元。而這樣的高利息便會造成,一旦逾期,利息只會越滾越多,而本身就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大學生便會越來越難補全借款。在這種條件下,出於“不能讓家裏人知道”的心理,多數學生便會選擇去別的平臺借款,以貸還貸,形成惡性循環。而該學生在本案中22個月內貸款61次,最終欠下鉅額債務無力償還,家人只能變賣家產借錢還款。

而在校園貸的慫恿下,有的人更是將目光瞄準了自己的同學。據報道,近日便出現了以創業需要,多次利用同學的身份證等信息再本人不不知情的情況下辦理貸款業務。這也提醒廣大大學生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堅決對不合法的貸款機構說不。政府相關部門也應聯合各大高校,建立監督體系,對此類平臺進行嚴厲打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