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從不把優越感寫在臉上

作者 | 拾遺君

來源 | 拾遺(ID:shiyi201633)

01

這兩天,有則新聞很火——《曬完女兒的清華錄取通知書,她被踢出了同學羣》。

說的是在某縣當老師的郭女士,其女兒參加了今年高考。女兒高考完之後,她參加了一個同學聚會。

聚會結束時,爲了方便老同學多聯繫,班長建了一個“老同學”羣。這個羣建立起來後,除了有什麼重要事,大家一般都不在羣裏說話。

只有郭女士例外,她每天都在羣裏自言自語,發女兒各種認真學習的照片。

女兒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後,郭女士立刻就把通知書曬到了羣裏,並且驕傲地說了一句: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就是大氣。

她本以爲大家都會誇讚女兒,卻不料自己竟被班長踢出了羣。她憤怒地去找班長評理,卻發現班長已把她刪除。

而更讓她憤怒的是,她被班長踢出羣后,大部分同學竟然都說:“早就該踢了。”

郭女士覺得委屈:“爲什麼大家這麼討厭我?”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家看不慣她沒完沒了秀優越感。

其實不僅僅是郭蘭,喜歡秀優越感的人,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我很想借機來談談優越感。

02

優越感就像內衣,最好不要到處秀

以前上班的單位有個女同事,特喜歡在同事面前秀優越感,看見你買了什麼面霜,她就會跑過來搭話說:“我用的是××面霜,韓國買的,花了三千多,用過之後,皮膚特別嫩。”

你買了什麼衣服吧,她一聽說是小商場買的,就會一臉不屑地說:“你怎麼不去×××買啊,這種小商城仿貨比較多,我從來不在這種地方買衣服。”

一句話總結就是:她善於尋找一切恰當時機,來展示自己不一樣的優越感結果弄得大家都很討厭她,凡是跟她工作有交集的人,都不想幫襯她。

連續兩年的年終考覈,她都是倒數第一。最後混不下去,辭職走了。

知乎上有個問題:年輕人千萬別碰哪些東西?我的回答是:別碰優越感。

不管你跟周邊人是什麼關係,一旦你有了優越感,這段關係就走到頭了。

有一年,美國搞了場作家聚會。一個穿着華麗的青年男子,趾高氣昂地走來走去,

跟別人大吹他的小說,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情。

他看到在會場角落裏,坐着一位衣着樸素的中年女子,便跑過去炫耀:“在下某某某,我寫過30多部小說。”

女子淡淡地“哦”了一聲。男子不高興了,想羞辱她:“請問你寫過多少部小說?”

女子回答:“只有一部。”

男子有點鄙夷地問:“哪一部,不知我讀過沒?”女子回答:“《飄》。”男子頓時滿臉羞愧,紅了臉。

所以,優越感這東西,就像內衣一樣,你可以有,最好不要到處秀給別人看。

03

所謂高情商,就是給人優越感

作家任欣妮寫過一段趣事:她跟朋友去滑雪,結果滑雪板失控,她重重地砸在了雪地上。

左半邊肩膀疼痛無比,任欣妮差點哭出聲來。這時,朋友趕過來說:“還好肩膀沒有重傷,剛纔我看到一個滑雪的,左肩脫臼,比你慘多了。”

任欣妮一聽,心情立馬好了很多,“還好還好,我就是拉傷了一下。”

世界上最好的安慰方式,並不是告訴對方“一切都會好起來”,而是苦着臉說:

“你看,我比你還慘。”

所謂情商高,就是給人優越感。真正情商高的人,不是凸顯自己的優越感,而是給別人製造優越感。

當身邊的人都熠熠生輝的時候,你自然就成爲最溫暖的太陽了。

04

對待弱者的態度,就是你的教養

李勇講過他們老總的故事。那天我跟老總出去辦事,走到天馬路那節路段時,他的車速一下慢了下來,四下裏打量着什麼。我正納悶時,他停了車。

他跳下車,打開後備箱,拿出了一大袋礦泉水瓶子,然後走到一位撿垃圾的婆婆跟前,將那一大包瓶子遞給了她。我當時驚呆了:我們老總有億萬身家,沒想到他竟會做出如此舉動。

我也欽佩這種尊重弱者的人。現在,大家都喜歡說教養,其實一個人教養的高低,不是表現在他對待上司、權貴、朋友的態度上,而是看他是否尊重“比他差”的人。

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不會通過“欺負”弱者來墊高自己的。

孔子有句話說得特別好——觀危牆即倒,既毋扶,然則毋推甚善。

看見人家的牆要倒了,如果不能扶,那麼不推也是一種善良;看見人家傷心落淚,如果不想安慰,那麼不幸災樂禍也是一種善良。

05

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

“之家哥”寫過一篇《我在五星級酒店做前臺時看到了什麼》。

其中有一個故事很有代表性:那天下午,酒店排起了長隊。忙了半天,終於只剩下最後兩位客人。

一位是穿着普通棉布衣服的老人,他在辦理入住手續時十分安靜,笑容親切,回答也彬彬有禮。

我突然發現——他竟然是某集團董事長。這麼大一個集團的董事長,竟然自己排隊,也沒有要豪華套房。

而跟在他後面的最後一位客人,是一位小老闆。

這位小老闆很會炫耀,5米外就能看到他的LV大標誌皮帶,脖子上還掛着一根碩大的黃金鍊子,走到前臺,還沒開口說話,就把GUCCI錢包往臺子上一拍。第一句話就是:我是會員。

“之家哥”很是感嘆:一開口,素質之分立判高下。

喜歡作家亦舒的一段話:

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他不告訴別人讀過什麼書,開過什麼車,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麼珠寶,因爲他沒有自卑感。

06

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

《華爾街日報》前不久做過一個調查:發現精英階層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他們更在乎品位、教養和社會責任了。

以前精英階層非常在乎“名聲”,就是在乎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現在他們更在乎自己是否是“名流”,就是有多少人爲自己着迷。

他們不再炫耀金錢、地位、智識上的優越感,而是“炫耀”自己的修養。他們越來越信奉一句話:“做一個君子,就是我最深層的優越感。”

精英階層的這個變化,讓我想起了主持人孟非的一句話:所有的優越感,都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家族、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力,它只來自缺見識和缺悲憫。

真正強大的人,從不把優越感寫在臉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