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闔家團圓,本應是快樂幸福的日子,但貴陽某醫院卻在春節期間收治了6名因爲放炮而炸傷的患者,上至40多歲,下至13歲。

13歲熊娃將火炮“打自己兄弟肩膀上”,結果反彈炸傷自己手指

這位13歲小男孩的炸傷原因有些一言難盡,那天是大年初二,出於惡作劇的心理他竟朝小夥伴身上扔了個點燃的火炮,結果火炮居然彈回來了,還把他的4個指尖給炸飛了。

13歲熊娃將火炮“打自己兄弟肩膀上”,結果反彈炸傷自己手指

13歲熊娃將火炮“打自己兄弟肩膀上”,結果反彈炸傷自己手指

雖然是件不幸的事,但網友們看到後卻大都覺得男孩是活該,畢竟是他先想炸別人的。

醫生根據豐富的臨牀經驗,分析孩子們之所以會玩火炮受傷,有時候是引線太短來不及扔引起的,有的是拆火炮後重新自制交由孩子燃放,有的是直接放在手上燃放……不得不說,這些孩子和家長的心真的太大了。

13歲熊娃將火炮“打自己兄弟肩膀上”,結果反彈炸傷自己手指

看到大人們教孩子玩鞭炮,網友感覺很無語。網友認爲,孩子們瞎玩鞭炮,家長們難辭其咎,應該教育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危險的事情不能做,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

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成人對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爲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還不是穩定的,他們還不能明辨是非,無法判斷對錯,不能完全辨識危險,這一些都需要成人的教導或者示範,而這些成人不僅僅是父母,也有親人、街坊、老師及會接觸到的其他人。

作爲家長,我們對孩子的影響首當其衝,不僅僅表現在自己的以身作則與正確教導,也表現在他人給予錯誤示範或者危險事項時的態度與反應。在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熊大人”,他們以逗孩子爲樂,只要好玩就帶着孩子玩,而不管這些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面對這樣的人或者事,家長應該採取正確的打開方式。

首先,堅決反對、制止錯誤的玩樂方式。不管是對自己會產生危險還是對別人產生危險的事情,家長都不能讓他人引導孩子進行。因爲孩子不知道對錯,他們玩了一次之後覺得好玩,如果僥倖沒有出事,孩子會以爲這是正確的玩樂方式,但是難保每次都不會遇到危險。

其次,讓孩子遠離“熊大人”。家長不能保證自己時刻在孩子旁邊,但可以教孩子辨識“熊大人”,遠離“熊大人”就是遠離危險與教育誤區。

最後,平日多教孩子是非對錯,讓孩子儘早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這段時間,需要家長的保駕護航,孩子出現的錯誤都是大人的錯,也許是家長的,也許是家長旁邊的成人的,但是最終承擔責任的只能是家長和孩子,而不會是旁人。作爲家長,一定要承擔起孩子成長的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