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大事件之燕赵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大事件之燕赵

战国形势图

战国七雄大事件之燕赵

秦灭六国

燕国大事件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为巩固统治召公姬奭被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亦称北燕)。

前803年,燕厘侯二十三年,齐伐燕取桑丘(今徐水县漕河西)。

前706年,燕宣侯五年,山戎越过燕地伐齐国,双方战于齐郊。

前664年(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对燕国大规模侵略,燕庄公不敌,向齐国求援。齐国此时是齐桓公在位,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向山戎大举反攻。齐桓公在伐山戎时,同时把孤竹、令支也灭了,最终得以保全燕国。 燕庄公对齐桓公非常感激,不惜优礼相待,亲自送齐桓公入齐境。当时只有天子,诸侯相送才出国境,齐桓公为表示不对燕国无礼,将燕庄公所至之地割送燕国。

前657年(燕襄公元年),燕国又自易都回蓟城。

前539年(燕惠公六年),燕惠公想要去掉诸大夫而重用自己的心腹宋,大夫共同诛杀宋,燕惠公恐惧,逃奔到齐国。

前535年(燕惠公十年),齐国的高偃到晋国请求共同攻伐燕国,护送燕惠公回国。晋平公表示赞许,与齐国攻伐燕国,护送燕惠公回国。岂料燕惠公刚回到燕国便死去,燕国拥立新君燕悼公。

前380年,秦、魏两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表面上答应救韩,实际上却秘密集结军队,向燕国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攻占了桑丘(今徐水县东南)。

前379年燕国向三晋求援,三国迅即出兵伐齐,兵至桑丘。

前378年,齐国攻打燕国,三晋为救燕,再度攻齐,直至占领灵丘。

公元前373年,燕、齐于林营(有的说是林孤)交战,燕胜齐败。

前355年(燕后文公七年),齐国侵掠燕国易水之地,燕国反击,大败齐国。

前356年(燕后文公六年),燕后文公与赵国在阿地举行会盟。

前335年(燕后文公二十七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苏秦担任纵约长,并佩带六国相印。

前333年(燕后文公二十九年),燕文公死,太子继位,这就是燕易王。易王刚刚即位,齐宣王就趁着给文公办丧事的机会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苏秦到齐国游说,说服齐王把十座城池又归还了燕国。

前323年(燕易王十年),燕国参加了公孙衍发起的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活动,燕国在此年称王。此年苏秦和燕后文公的夫人通奸,害怕被杀掉,于是就游说易王派他出使齐国去搞反间计,借以扰乱齐国。

前321年(燕易王十二年),燕易王去世,儿子哙继位。齐国人杀掉了苏秦,齐宣王又任用了苏秦的弟弟苏代。

前318年(燕王哙二年),燕王哙将燕王的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并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燕国一切政务都由子之裁决。

前314年(子之三年),太子平与将军市被起兵攻击子之并失败,市被死于乱军之中。齐宣王趁机伐燕,将军匡章率军在出兵50天内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同时中山国也趁机出兵攻占了燕国部分领土。在燕国军民的奋力抵抗和赵、韩、秦、楚等国的压力下,齐国不得不退兵,赵国拥立在韩为人质的公子职,并以兵护送至燕国,燕国相国子之死后两年,燕国人共同拥立太子职,是为燕昭王。

前286年(燕昭王三十年),齐国灭宋国,引起各国震动,各国频繁会盟,推动了反齐联盟的建立。

前284年(燕昭王三十二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秦、韩、赵、魏五国伐齐,获得大胜,五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报了当年齐国入侵燕国之仇。此役后,齐国疆土只剰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即墨二都。

公元前283年燕将秦开率军迎战东胡,燕军自西向东,由妫水流域(今延庆境内)向密云地区的渔水(今白河)、鲍丘水(今潮河)流域推进,接连收复失地。并效法赵国,修建长达两千多公里的燕国北长城。燕在幅员上一跃超过赵齐越三国,仅次于秦楚,在列国中位居第三。

前279年(燕昭王三十三年),燕昭王死,燕惠王即位。燕惠王为太子时,就与乐毅不合。齐国即墨守将田单知道燕国君臣相疑,利用这点,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乐毅担心被杀,便逃亡赵国。

前272年(燕惠王七年),燕国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燕惠王为燕相公孙操所杀,并立惠王子燕武成王为傀儡。

前265年(燕武成王七年),秦国乘赵国国君新旧交替,政局不稳之际,连取三城,燕与秦南北夹攻,齐国派田单率军救赵,田单西拒秦军之后,又率赵、齐联军对燕国进行报复,占领了燕地中阳(今唐县)。

前259年(燕武成王十三年),燕国趁赵国在长平之战大败之际,诱使赵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众投入燕国。

前251年(燕王喜四年),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国相栗腹和赵国订立友好盟约,送上五百镒黄金给赵王置酒祝寿。栗腹回国报告燕王说:“赵王国内年轻力壮的人都战死在长平了,他们的孩子还没有长大,可以进攻赵国。”燕国派栗腹带军攻赵,赵国派廉颇率兵抵御,栗腹遭斩,廉颇趁势包围了燕国的都城。燕国派任命将渠议和,赵国听了将渠的调处,解除了对燕国的包围。

前243年(燕王喜十二年),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夺取了武遂和方城。赵国屡困于秦国,又逼走廉颇,以庞煖代将。燕王喜以为有机可乘,问剧辛能不能攻打赵国。剧辛凭借着自己当年与庞煖作朋友时的印象,对庞煖做出了评价,他认为庞煖是很容易打发的人。于是燕国即以老剧辛为帅,伺机进袭赵国。结果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兵二万。

前236年(燕王喜十九年),赵再次率军伐燕,攻取狸、阳城。燕国屡屡战败,秦国则以救燕为名,不断出兵攻占赵地。

前232年(燕王喜二十三年),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

前228年(燕王喜二十七年),秦破邯郸,赵公子嘉逃到代地,秦军兵临易水,燕国统治集团一片惊惶。太傅鞠武主张与代、齐、楚、匈奴联合共同抗秦,太子丹认为诸侯均服秦,不可能再组织合纵,而采取刺杀手段。

前227年(燕王喜二十八年),太子丹派荆轲携带燕督亢(今河北易、涿地区)图和秦叛将樊於期首级,与秦舞阳前往秦国诈降企图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刺秦失败,秦国依此为借口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燕、代联军于易水之西组织抵抗,秦军大败燕、代联军。

前226年(燕王喜二十九年)秦将王翦率军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暂停进攻。

前222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赵国大事件

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韩、赵、魏三家灭智氏,权分晋国。

公元前408年(赵烈侯元年)中山武公趁三晋忙于开疆拓土之际,对赵国腹地发动迅猛的攻势。赵烈侯不得不向魏文侯求救,魏文侯同意出兵支援赵氏,一致对外,但是要赵烈侯割让智地(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蒲州古城东南、临猗县南部一带)作为回报。赵烈侯欣然同意。

公元前407年,赵烈侯二年,经过几年的消磨,魏文侯认为消灭中山国的时机成熟,便向赵烈侯借道。赵烈侯与众臣商议后,同意魏氏对中山国的攻打。赵烈侯的本来的想法是让魏氏与中山相互厮杀,自己从中取利,结果没想到几年下来,魏将乐羊、太子魏击直接灭亡中山国,独吞其地。

公元前403年,赵烈侯六年,周威烈王承认魏、韩、赵三国的诸侯地位,魏、韩、赵三国正式成为诸侯国,赵烈侯追尊其父赵献子为赵献侯。

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因太子赵章年幼,于是赵国群臣拥立赵烈侯之弟、赵章叔父赵武侯(亦称赵武公)即位。

公元前387年,赵武公去世,赵国群臣再度拥立赵章即位,是为赵敬侯。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元年赵敬侯堂兄弟、赵武公之子赵朝(一作赵朔)作乱,因没有获胜,于是出逃投奔魏国。魏国国君魏武侯出兵协助赵朝一同袭击赵国的邯郸(今河北邯郸),魏军遭赵军击败后撤兵而回。同年,赵敬侯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汤阴)迁到邯郸。

公元前385年,赵国在灵丘击败齐国军队。

公元前384年,赵敬侯派兵到廪丘援救魏国,大败齐军。

公元前383年,魏军在兔台打败赵军。 同年,赵敬侯下令在刚平筑城作为侵掠卫国的据点。

公元前382年,齐国和魏国为卫国进攻赵国,夺取赵国的刚平城。

公元前381年,赵敬侯向楚国借兵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棘蒲。

公元前380年,齐国攻打燕国,夺取燕国的桑兵。赵敬侯联合魏国、韩国攻打齐国,兵至桑丘。

公元前379年,赵敬侯派兵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黄城。赵敬侯派兵袭击卫国,但未能攻克。

公元前378年,赵敬侯派兵攻打齐国。同年,齐国攻打燕国,赵敬侯联合魏国、韩国攻打齐国以救援燕国,兵至灵丘。

公元前377年,赵敬侯派兵与复国后的中山国在房子县交战。

公元前376年,赵敬侯与魏武侯、韩哀侯共同将晋靖公废黜为平民,正式灭掉晋国,瓜分晋国的残余领地。 同年,赵敬侯派兵攻打中山国,在中人与中山军交战。

公元前374年,公子赵胜因与赵成侯争夺君位,而发动叛乱。

公元前372年,赵成侯任用大臣太戊午(亦作太成午)担任国相。同年,赵成侯派兵攻打卫国,夺取卫国七十三座乡邑。同年,魏国军队在蔺地(一作北蔺)打败赵国军队。

公元前371年,赵军与秦国军队在高安交战,赵军击败秦军。

公元前370年,赵军攻打齐国,直至鄄地。同年,魏军在怀地击败赵军。同年,赵军攻打郑国,打败郑军后,将所占领的土地送给韩国,韩国则将长子地方送给赵国。

公元前369年,赵成侯派兵攻打魏国,赵军在狝泽打败魏军,包围魏惠王。

公元前368年,赵成侯派兵侵略齐国,占领齐国长城。 同年,联合韩国一起攻打周朝。

公元前367年,联合韩国一起将周朝一分为二。

公元前366年,与齐军在阿下交战。

公元前365年,攻打卫国,夺取卫国的甄城。

公元前364年,秦国攻打魏国,赵成侯派兵到石阿援救魏国。

公元前363年,秦国攻打魏国的少梁城,赵成侯再度派兵援救魏国。

公元前362年,魏军在浍地击败赵、韩联军,占领皮牢。同年,赵成侯与韩昭侯在上党会面。

公元前361年,联合韩国一道攻打秦国。

公元前360年,帮助魏国攻打齐国。

公元前359年,联合韩、魏二国瓜分晋国仅剩的土地,将端氏封给晋君。

公元前358年,赵成侯与魏惠王在葛孽会盟。

公元前356年,赵成侯与齐国、宋国在平陆会盟,与燕国在阿地会盟。

公元前355年,魏国贡献给赵国建筑良材荣椽,因而用它来修建檀台。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率军攻打赵国,包围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

公元前353年,魏军攻占邯郸,赵成侯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田忌与孙膑率军援救邯郸,齐军在桂陵打败魏军。

公元前351年,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赵国与魏国漳水之畔缔结和约。同年,秦国进攻赵国蔺地。

公元前350年,赵成侯去世。公子赵緤与太子赵语争立君位失败,逃奔韩国。于是太子赵语即位,是为赵肃侯。

公元前349年,赵肃侯夺取晋君的封地端氏县(今山西沁水东北),将晋君迁居到屯留(今山西屯留南)。

公元前348年,赵肃侯和魏惠王在阴晋(今陕西大荔东)会见。

公元前347年,赵国的公子赵范起兵作乱,袭击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肃侯派兵镇压叛乱,赵范战败而死。

公元前346年,赵肃侯朝见东周天子周显王。

公元前344年,赵肃侯派兵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高唐(今山东高唐东北)。

公元前343年,赵国的公子赵刻率军攻打魏国的首垣(今河南长垣东北)。

公元前340年,赵肃侯联合齐国攻打魏国。

公元前339年,赵肃侯再度派兵攻打魏国。

公元前335年,赵肃侯下令修建寿陵。

公元前333年,赵肃侯派兵攻打魏国,包围魏国的黄城(今河南内黄西),但没有攻克下来。同年,赵肃侯下令修筑长城。

公元前332年,齐国联合魏国攻打赵国,赵国挖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撤走。

公元前328年,赵国将领赵疵与秦军交战,赵疵战败,秦军在河西杀死赵疵,占领赵国的蔺地(今山西离石一带)和离石。

公元前326年,赵、韩联军包围魏国的襄陵(今河南雎县)。同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雍即位,是为赵武灵王。秦、楚、燕、齐、魏五国各派精兵一万人前来赵国参加赵肃侯的葬礼。趁赵国新君年幼之际,俟机图赵。

公元前325年,魏惠王图赵不成后,即开始着力弥补魏、赵关系裂痕,带领太子嗣到赵国祝贺赵武灵王正式即位。赵武灵王与托孤重臣肥义也以礼相待。赵国的重要盟国韩国的韩宣王与太子仓也来赵国祝贺赵武灵王登基。

公元前323年,赵国向中山国压迫,在靠近中山边境的鄗(今河北柏乡北)筑城。

公元前322年,赵武灵王与韩宣王在区鼠相会,研究赵、韩两国对付当时复杂的国际局面的对策。同时,赵、韩两国还就韩赵联姻的事宜敲定细节。韩赵联姻是赵肃侯生前就定下的政治婚姻。次年,赵武灵王迎娶韩女为夫人。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赵武灵王扶植燕昭王回国即位。

公元前310年,赵武灵王游大陵。一天,他梦见一个少女鼓琴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苕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赵武灵王对梦中少女十分留恋,在酒宴的时候就把这个梦向大家说了,还具体地描绘了少女的形象。吴广听说后,觉得赵武灵王说的少女太象自己的女儿孟姚了。于是就把孟姚献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非常宠爱孟姚,赵人称之为吴娃。赵武灵王在得到美女吴娃后,就把她立为自己新的夫人。后吴娃生下一子,名何。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再次进攻中山。赵军捷报频传,一直攻到了中山国都城灵寿(今河北平山)附近的宁葭(今河北获鹿北),彻底控制了太行山的重要孔道井陉。

公元前305年,赵国大举进攻中山,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合攻中山国的都城灵寿。这个时候,楼缓派人来报,秦国的内乱以宣太后的胜利而结束。赵武灵王决定暂停对中山的进攻,先解决秦国的立新王问题。于是,赵武灵王向中山王索取四邑后退兵。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将贵族私藏的、不在国家户籍的奴隶迁往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和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的骑邑,为在那里训练的骑兵服务。赵武灵王下令,对国内尚不听从国家号召胡服的,采取强制措施。

公元前301年,吴娃死,赵武灵王十分伤心。赵武灵王答应了吴娃死前的最后请求,立吴娃的儿子何为太子。

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继续攻击中山国,夺取中山与代郡和燕国交接的土地,把中山完全裹在赵国境内,对中山进行严密的封锁。林胡与楼烦想与中山夹击赵国的代郡,遭到赵武灵王的痛击。赵武灵王夺取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设立雁门郡(今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以北至内蒙古间地区)和云中郡(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南、黄河以南,长城以北之间),迫使林胡和楼烦大幅度地向北迁移。赵武灵王派人修建两道长城,以阻止林胡和楼烦的南下。第一道在今内蒙古乌加河、狼山一带,第二道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包头、呼和浩特至河北张北一线。

前299,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何,自号主父。以便专心于军事。

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加压力,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相,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

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巡视刚刚夺取的云中、雁门二郡,结果在西河遇到楼烦王的部队。楼烦王部众投降赵武灵王。

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国,中山国国王投降,中山国灭。赵武灵王将中山国国王迁往肤施(今陕西榆林)。部众脱离殆尽的楼烦王不甘从此失去权势,于是,与相距不远的肤施中山王联络。不久,中山国国王与楼烦王谋反,为赵武灵王攻杀。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这个想法的背后是赵武灵王要收回赵王何的实权,重新亲掌朝政。原太子章和辅相田不礼起兵反对赵惠文王,杀死了肥义。兵败后逃到主父(赵武灵王)所居的沙丘宫。公子成和李兑派兵包围了沙丘宫,杀死叛乱的安阳君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礼。公子成随即下令,以主父窝藏反贼的罪名围困沙丘宫达三月之久,并断绝宫里的粮食和饮水的供应。最终饿死主父(即赵武灵王)。后李兑为相,与公子成长期专断国政。

前292年,赵惠文王于南行唐筑城。

前288年左右,魏昭王在强秦进攻之下,将葛孽(今河北肥乡县西南)、阴成两地献给赵惠文王为“养邑”,欲联赵抗秦。同年,赵国派董叔联合魏军攻宋。

前287年,赵国与燕、韩、魏、齐五国联兵攻秦,迫秦废除帝号,并使秦将先前夺取的王公、符逾归还赵。

公元前286年,赵与秦、燕、韩、魏五国举兵伐齐,赵惠文王并以相国印授燕将乐毅。

前285年,秦国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讲和。

前284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山东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赵惠文王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公元前283年,蔺(音lìn)相如完璧归赵。

公元前279年,秦赵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相会。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 太子留守。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

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几。

公元前275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未敢攻赵。

公元前262年,韩国献上党郡与赵国,秦、赵为了争夺韩的上党郡,发生了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之战。

公元前260年,赵国粮粟短缺难以继续支持战争,赵孝成王听信反间谣言以擅长进攻的赵括取代善守的廉颇,意图速战速决,结果被白起击败。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包括主将赵括在内的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大震赵国从此由强转弱,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

公元前259年10月,秦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

公元前258年,平原君赵胜奉命出使楚国。“毛遂自荐”上演。

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今山西省侯马市北),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省西南地区),秦军复败,退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此时韩国也加入合纵攻秦,赵、魏、楚、韩先后收复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位,是为赵悼襄王。当时,赵国将领廉颇担任代理相国之职,率军攻打并夺取魏国的繁阳。赵悼襄王派武襄君乐乘取代廉颇,廉颇因此愤怒,攻击乐乘,乐乘离职逃走,廉颇便逃奔到魏国的都城大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上演。

公元前244年,赵悼襄王行大备之礼与魏国修好,想打通平邑、中牟的道路,但没有成功。同年,赵悼襄王派将领李牧率军攻打燕国,李牧夺取燕国的武遂和方城。

公元前243年,秦国国君秦王政召见赵国的春平君,并将他扣留在秦国。泄钧求情于吕不韦,春平君得回赵国。同年,赵悼襄王下令修筑韩皋城。

公元前242年,燕伐赵,赵悼襄王派庞煖指挥军队抵抗燕军,庞煖击败燕军,杀死剧辛,并俘获燕军二万人。

公元前241年,庞煖率领赵、楚、魏、燕四国精锐部队,进攻秦国的蕞地,因没能攻克,于是转而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饶安。同年,赵、韩、魏、卫、楚五国结成南北合纵联盟,共同讨伐秦国。楚国国君楚考烈王担任纵约长,春申君黄歇执掌军务,联军夺取寿陵,挥师直逼函谷关。秦军出关迎战,五国联军都大败而逃。

公元前240年,赵悼襄王派将领傅抵驻扎在平邑;将领庆舍率领东阳河外的部队,防守黄河桥梁。

公元前239年,赵悼襄王将饶阳封给长安君。同年,魏国将邺地割让给赵国

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派兵攻打燕国,夺取燕国的貍阳城。战事还未结束,秦国将领王翦、桓齮、杨端和趁机率军进攻赵国,夺取邺地的九座城邑。

公元前235年,赵王迁下令在柏人筑城。

公元前234年),秦国派将领桓齮率军攻打赵国的平阳和武城(一作武逐),赵国将领扈辄率军前往援救。秦军在平阳(一说武城)击败赵军,杀死扈辄,并斩杀赵军十万人。同年十月,秦将桓齮再度率军攻打赵国。

公元前233年,秦军攻打赵国的赤丽和宜安,赵王迁任命将领李牧为大将军,率军前往抵抗秦军。李牧率军在宜安、肥下与秦军交战,大败秦军,桓齮逃回秦国。赵王迁因李牧击败秦军有功,于是封李牧为武安君。同年,秦军再度在平阳进攻赵军,大败赵军,杀死赵军将领,夺取宜安、平阳和武城。

公元前232年,秦国出动大军进攻赵国,一路军队抵达邺地,一路军队抵达太原,攻克狼孟和番吾。李牧率军击败秦军,秦军于是撤兵而回。之后,李牧率军向南抵御韩、魏两国的入侵。

公元前231年,赵国的代地发生大地震,从乐徐以西,北到平阴,楼台房屋墙垣大半震毁,土地开裂一条巨缝,东西宽一百三十步。赵王迁六年(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赵国发生大饥荒,百姓谣言说:“赵人号哭,秦人欢笑,如果不信,看看田里只长草。”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举兴兵攻打赵国,王翦统率驻扎在上地的军队攻下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驻军一同进攻赵国。李牧和将军司马尚率军顽强抵抗秦军。于是,秦国派人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迁面前诋毁李牧和司马尚,说他们企图兴兵反叛赵国。赵王迁因此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取代他们。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迁派人暗地里趁李牧没有防备将他抓住杀害,并撤免司马尚的官职。

公元前228年,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颜聚逃走,秦军于是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赵王迁被俘虏后,秦国国君秦王政将他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深山之中。赵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