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东北,国民党情治机构针对中共的军事部署和根据地管理,制定了许多颠覆计划,采取了许多措施,花样不断翻新,国共都将东北作为战略重点予以经营,东北地区的国民党特工活动一度非常猖獗。而中共的新政府及情报安全机构则依靠民众和充分发动民众,在逆境中,针对国民党特工、土匪进行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较量,不断取得胜利。

1945年,日本投降,国共之间的较量随即拉开了帷幕。当时,重中之重的便是东北。中共的情报队伍和军队抢先出关开进了黑土地。而国民党方面最早切入的也是大批的特工,包括以前的汉奸特工部门的接受。在东北,国民党情治机构针对中共的军事部署和根据地管理,制定了许多颠覆计划,采取了许多措施,花样不断翻新,国共都将东北作为战略重点予以经营,东北地区的国民党特工活动一度非常猖獗。

「说谍」昔年东北战场无形暗战中,情报对决看国共得失成败碎片

​今天留下来的档案资料分析,国民党特工机构昔年在东北地区的活动,不外乎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活动范围和活动领域非常广泛,遍及东北各地,并渗透到中共的党政军各部门机关,其触角无孔不 入。

二、采取收买、策反、欺骗宣传或绑架暗杀等多种行动方式,对中共的党政军人员和进步民众软硬兼施,实行分化瓦解。

三、国民党特务与东北各地政治土匪(绺子)、伪满时期的汉奸、甚至招募原日本侵略者余孽,如关东军军人、日本在东北原特务机构情报人员及满铁遗留人员等互相勾结、互相利用,手段毒辣。

四、作为国民党统治机构的一部分, 国民党特务组织和军警组织积极配合,动用各种武力镇压中共党政军民。

五、国民党特工组织庞杂繁多,特务之间派系众多。其指挥中枢并不灵便,力量分散,内部彼此倾轧、勾心斗角,抢功夺利。为中共剿灭国民党特务组织、政治土匪等反而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1947年夏秋,根据国民党辽宁省当局要求各地市县进行《匪情月报》,以便及时掌握中共动向。锦州市政府的秘密报告中先后出现这样的字句:

「说谍」昔年东北战场无形暗战中,情报对决看国共得失成败碎片

“十月十二日、十七日二日间,有少数共匪流窜本市唐庄子、二郎洞郊区”

“十二月十二日,共匪约百余名流窜本市大岭区、陈家坟一带。。。郊区边境时有零星匪徒出没流窜,飘忽不定”

国民党辽宁省政府的密令记载,:

“各县警察大队及警察,多半全驻城内;即或下乡出击,对共匪不见有何打击,唯对民间粮食物资往往指为共匪所留,满载而归,乡民侧目,敢怒而不敢言。。。匪稍退立即撤回城内,鲜有在收复区进驻固守不容匪迹再到者”

一般可窥全豹,可以想见中共隐蔽战线的情报及安全保卫人员已经在敌我斗争中已经取得了主动权,形势朝着有利于中的方向发展,国民党特务的活动日趋被动和萎缩。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彼时政治的腐败和各级官吏的贪婪,在东北的接收可谓怨声载道,几乎从熊开始以下无人清白,这导致民众对他们的唾弃。又因为国民党军警人员对民众指鹿为马,肆意侵害民众的私人财产,欺男霸女等,民心皆失。

而中共的新政府及情报安全机构则依靠民众和充分发动民众,在逆境中,针对国民党特工、土匪进行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较量,不断取得胜利。

「说谍」昔年东北战场无形暗战中,情报对决看国共得失成败碎片

汪金祥

​1945年11月,抗战胜利不久,中共即派遣以邹大鹏为首的情报(电台)队伍首先进入了东北地区,随后大量干部和队伍开进广袤的黑土地,开始了大战略经略。时中共中央情报保卫机构把在隐蔽战线上具有丰富经验的汪金祥等派到沈阳,成立东北局社会部。汪金祥并参加沈阳市委工作,坐镇市公安局,有序有效的展开了治安保卫工作。

「说谍」昔年东北战场无形暗战中,情报对决看国共得失成败碎片

​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则是中共1933年的老党员,时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说谍」昔年东北战场无形暗战中,情报对决看国共得失成败碎片

张梦实(原名,张绍记)

​在秘密战线上,前伪满总理、大汉奸张景惠的儿子张绍记、侄子张绍维,大汉奸金碧辉(川岛芳子)同母胞弟爱新觉罗.宪东都成为了中共秘密党员,隐蔽战线上的情工人员。可见中共已经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完全取得了主动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说谍」昔年东北战场无形暗战中,情报对决看国共得失成败碎片

艾克(原名:爱新觉罗.宪东)

东北的秘密战线斗争是一个没有硝烟,却波澜起伏的大战场,其博弈的胜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军事战场的成败,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决定了未来战争的输赢,隐蔽战线可以说是军事斗争的一个晴雨表。昔年辽沈决战的胜利,与中共秘密情报、保卫人员在战前长期的铺垫和准备工作不无重要的关系。

更由此可见,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转折关头。国民党以其腐败和无能,其情报机构的失效,将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焉能不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