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輪到中國人講一個拯救世界的故事了。

今年春節的賀歲片不少,經過7天分外火熱的票房廝殺,《流浪地球》成功逆襲,成了當之無愧的“黑馬”。截止到今天下午五點,《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突破25億,且一舉超越《尋龍訣》登頂IMAX國產片歷史最高票房。

實際上,剛開始《流浪地球》在排片上並不佔優勢,就連業界人士都對這部國產科幻電影將信將疑。而同期上映的如《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等電影,要麼有名導做招牌,要麼有影帝加持,可謂大牌雲集。相比之下《流浪地球》的演員陣容則相對較弱,然而,憑藉自身過硬的實力及不斷髮酵的高口碑,《流浪地球》卻迎來了大反轉。

從媒體曝光度上來看,從2月6日開始到今天,《流浪地球》的傳播熱度一直都高於《瘋狂的外星人》和《飛馳人生》兩部影片。

數據來自:紅麥輿情監測系統

微博上,國內大V徐崢、陳坤、姚晨等人都在賣力推薦這部電影,甚至名導卡梅隆(《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導演)都轉發了導演郭帆的微博。上映以來,隨着該影片的好評度及主創們的話題引導和互動,各路官微和段子手接力,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傳播效應。

然而,伴隨着《流浪地球》不斷攀升的熱度與票房,關於該影片的口碑卻呈現了兩極化,一邊是朋友圈的猛刷好評,一邊卻是好多人對它並不喜歡,一場“輿論海嘯”就此引發。

在豆瓣上,《流浪地球》出現了不少一星評分,在這些評價中,有的評論夾雜着標籤化、情緒化與偏激化,有些則假裝理性客觀,實則吹毛求疵。一篇名叫《流浪地球,不及格》的文章成爲《流浪地球》批評界的主流聲音。

該文章稱:“流浪地球是一部嚴重不及格的電影。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史詩級的鉅作?洗洗睡吧。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如果沒有那麼多看了點映捧臭腳的五星四星,我或許還能給這部電影兩顆星。現在我只會給它一星。因爲噁心。”

誠然,《流浪地球》是有瑕疵的,評論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展開討論,但《流浪地球,不及格》的作者顯然就以某些缺點抹煞全部,而不是考慮劇本、特效、攝影、導演等綜合指標。

以科學設定不合格來看,一些號稱硬核科幻的影片也並非沒有科學漏洞,從影史角度看,《流浪地球》雖比不上科幻經典,但至少是合格線以上的,也因爲如此,紐約時報的外媒都給出了好評。關於一部影片的好壞,每個人都有權評價,但批評不應毫無標準,利用“譁衆取寵”的觀點的確很容易吸引眼球,打造爆款,但爲了蹭熱點賺流量而言論過激,顯然也不是一名合格的作者。

當然,《流浪地球》的成功也不應被主流媒體的誇大而忽視其自身所暴露的問題,有價值的批評和建議應該被採納,而中國的科幻電影依然還缺好的故事。

如今,《流浪地球》爲中國科幻電影踢出了第一球,接下來,希望中國科幻電影能踢出下一球,並且能飛出更完美的弧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