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座城市,从它的博物馆开始,了解一个设计师,从他的作品开始。我来到苏州博物馆,来了解苏州,来看看贝聿铭大师的封刀之作。

第一感觉,新苏博的建筑设计,虽然和传统的建筑完全不同,但还是很低调的,没有那种玻璃金字塔突兀在卢浮宫前的感觉。它的设计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就是说要有中国特色,带着苏州风味,贯穿现代理念。

前后去了2次,一次晴天,一次下雨,不同的感受。

在雨中,我拍过你。

黑瓦白墙,线条分割的很简洁流畅。

网上几乎千篇一律的鱼儿水中游,何不换个角度呢?把照片转了180度,水中游自然也成了天上游。

这里的鱼儿真幸福,穿梭在苏式建筑倒影里。

“让光线来做设计”,贝老这句名言和摄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走廊顶的百叶窗,控制的光线的融入。

大堂上方的立体采光井控制着光线的挥洒。

不经意的一瞥,窗外就是一幅画。

走近点,是否唤起遥远的回忆?

又是一个借景,感觉比传统的大气多了。

馆内还冒出一个小巧复原的宋代民居庭院--墨戏堂,细石铺地,绿竹为墙、茅草为顶。根据宋代传世画作复原,表达了对传统的尊重。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传统的红茅草顶可以20年不腐。

小细节,楼梯酷似书案桌面,书卷气扑面而来。

室内的莲花池,有花有叶有鱼有涟漪。

活佛弟子千里来访。

人来人往,文征明老先生在想什么?

这里我觉得是苏博极亮点,贝老认为漏、皱、透、瘦的传统假山已经做到极致了,他已经无法超越,所以别出心裁的借鉴国画的运用,以墙为纸,以石入画,呈现3D画面,更显大气。

绿树出墙,那是拙政园之补园的。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小楷造诣绝对是明朝第一人,这是他86岁时的笔法,早已名扬海内,据说到他家求书画的人踏破门槛,直到近九十岁,还是孜孜不倦,写啊写,一直写到最后一刻,置笔端坐而逝。看到这句,我脑海居然浮现出电影【枪火】里那个胖叔在饭店中枪后还咽下最后一口美食的情景。。。。。吃货的品味啊!

心中有佛,佛在心中,管他有没有胡子。元代的人民很实在。

玉船,这个是籽料伐?我分析是俄糖,懂行的来说说。

苏博的镇馆之宝,舍利木函,宋代的宝贝,瑞光寺塔里发现的,天王画像有吴道子的遗风。它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别急,就在下面。

木函里装的也是镇馆之宝,图为真珠舍利宝幢之局部,全部用佛教的七宝做成,精美绝伦。

清紫檀镶金丝鸟笼,金三威制作,他可不是棒子国的,是个牙医,却是民国时候大名鼎鼎的“鸟叔”----鸟笼派代表人物。

镶金丝不容易,写成一段文字更不易!

版印佛经。

黄金双龙,宋代的快递物件,发件人一般是皇帝或高官,收货人一般是各地龙王,号称“投龙”,内容是:你丫的,快下雨!

换个位置,换个测光再试试。

雍正对弈图粉彩灯笼罇

又是国宝!秘色瓷莲花碗,它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自己来看啊!

竹刻大师张希黄的留青竹刻,人物山水搁臂。

居仁堂的粉彩碗有点故事,本来是送给袁世凯皇帝的,可是等烧制好已经晚了,83天的皇帝有点短啊!

这康熙年间的碗喝茶是不行的。

达摩的眼神光还不错,手机打的,雍正哥窑出品,金丝铁线的袈裟。

据说是圆明园流失的文物,但没证实,可惜了,这么漂亮的非洲象牙雕却出身不明,弄得身份很尴尬。

2米长,58个人物。

有人说这个雕的是水浒人物,但考证不出,反正我还是很喜欢,继续拍拍。

黑脸还是白脸?我选择白脸,因为对焦容易些。

大爱这样的淡雅风格,大光圈镜头还能造个月亮出来。

紫藤园,贝聿铭先生特地从文征明亲手种植的紫藤树上移植了一株过来,作为传承。

可惜我来的时候错过了花期,否则看看紫瀑很美妙。

如此纠结、纠缠的身子。

无尽的展品和角落不一一细表,不知不觉已经离开新馆,虽然起初觉得贝老设计的过于低调,但是真的走到忠王府才发觉这里怎么巨难看,原来贝老的设计理念已经深入我心中了。

大戏台。当初太平军占领江苏期间,禁止演戏,违背者全行斩首,可到了天国后期,完全反过来了,忠王造了这么大一个戏台,不过整个王府还没装修完,李忠王已经被曾国藩请去写万言自述了。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所以它最终走向了衰亡,虽然以前的教科书几乎对忠王是盖棺定论,但我相信他绝不是贪生怕死,也不是贪图高官厚禄,从小处说不过是想保全部众,减少清军杀戮,从大处说,他想做一个成功的姜维,有何可耻?一个如此有勇有谋的忠臣,最后肯牺牲自己的名节去保全部下和信仰,肯定算是高尚的吧。

不谈远了,还是回到苏州博物馆,到时再选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去一次,你们呢?

感谢大家光临,在越拍越差,越差越拍的摄影路上,点滴与您分享! 个人号:caoweimin7771(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携程旅行家、携程签约摄影师、自媒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