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自18年之前的冠軍,至少95%以上的冠軍,球隊的奪冠基石都是自家培養,但隨着球星逼宮球隊交易、濃眉加入湖人、卡哇伊奪冠等一系列連鎖反應,NBA可能要進入新的大僱傭兵時代了。但剛被選中不久就被交易到新球隊,還有諸如範喬丹、大本等落選秀,所以對首賽季即效力於奪冠主隊的球員來說,稱之爲自培養更合適一些。

猛龍的奪冠,湖人的引援——NBA大僱傭兵時代冠軍球隊的建設思路


一、新王

2019年總決賽落下帷幕有些日子了,接踵而至的,是掀翻整個NBA聯盟、驚喜數億記湖人球迷的驚天大交易:鵜鶘送出戴維斯,湖人送出鮑爾、英格拉姆、哈特,外加3個未來的首輪選秀權,以及2個選秀權互換。這記足以改變聯盟格局的大交易,終於讓“湖人總冠軍”不再是鏡花水月般虛幻而遙不可及的空喊,一時間整個NBA圈子如水入沸油。而這,只是自由市場及大交易揭開的序幕。

一年前的夏天,同一手培養起來的母隊鬧的不可開交的萊昂納德北進加拿大,一年後旋即率領猛龍勇奪24年隊史首冠,順帶的一把火燒掉了金州勇士五年苦心經營金翠交輝的王朝聖殿。卡哇伊手持大戟立在時代的潮頭,後面擁立的是半程加入的小加索爾、並肩奮戰多年的丹尼格林、火箭舊將凱爾洛瑞、剛果硬漢伊巴卡,以及本隊嫡系出身羽翼漸豐的二年級秀西亞卡姆。這是典型的僱傭兵時代,羣雄齊聚山頭,頭領振臂高呼,衆志成城共抗王朝霸權的故事。而那邊剛倒下的王朝,正是自選秀崛起的典範代表。

猛龍的奪冠,湖人的引援——NBA大僱傭兵時代冠軍球隊的建設思路


上圖爲本賽季總決賽隊伍季後賽VORP(可替代價值)分配比例餅圖,我們可以明顯觀察到這兩支球隊的組成佔比的不同:

——新科冠軍猛龍隊,主要成員小卡、小加、鐵林、洛瑞、伊巴卡都不是本地戶口,反擊王西亞卡姆、範喬丹卻是這隻球隊正宗培養的後起之秀。餅圖中也可以看得到,在季後賽VORP佔比上,紅色代表的外來新猛龍人貢獻近約80%的力量。

——而剛被擊敗的衛冕冠軍則是另一個極端,庫裏、追夢、湯神、魯尼都是清一色的純金州系球員,合貢獻比例約65%以上。

小卡、鐵林、小加在多倫多的屁股還未捂熱,就給予了王朝球隊致命一擊,當然這裏面不排除一些偶然的因素,但你不可否認的是,2019年的總決賽,確是實力強勁的大僱傭兵團球隊擊敗了選秀自崛起球隊


二、歷史

詹姆斯、杜蘭特、歐文、戴維斯。。。這些球星對主隊失去足夠多的耐心結束漫長的等待之後,出走即是最合理的選擇,有競爭潛力的球隊通過自由市場運作或交易來這些球員,使得球隊更上層樓即是最合理的選擇。這其實在NBA早已屢見不鮮,想知道它從何而起,拋開交易不談,我們從NBA自由球員制度的發展開啓說起。

1976年之前,NBA球員只能爲擁有自己合約的球隊打球,亦即球員完全不能控制自己得命運前途;1976後,NBA制定了Robertson Agreement ,有了自由市場得雛形:賠償制度,當球員合約期滿以後,球員有權加盟其他球隊,但新球隊要爲原屬球隊作出補償;1980年以後,賠償制度被優先權取代,當球員與新球隊簽約後,原屬球隊會有15日選擇是否匹配報價的權利,假如原球隊匹配則會選擇留隊,反之則加盟新球隊;1988年集體談判協議誕生了現在的非限制自由球員制度,只要球員在NBA打球滿7年,在他第二份合約期滿以後,就可以自由選擇簽約當球隊。這結束了球隊主導球員命運,球員自由度增大的同時也極大的增添了聯盟的活力與超級軍團競賽的可能

當年,29歲有7年NBA職業生涯的老將托馬斯-多恩-錢伯斯成爲了首位非受限自由球員,離開了西雅圖超音速隊加盟了菲尼克斯太陽隊。當季錢伯斯場均26分,太陽隊以55-27的戰績獲得1989年西部冠軍;再早之前成功的案例則是摩西·馬龍,他在1982年夏天成爲自由球員並加盟76人,夥同J博士歐文、安德魯·託尼、莫里斯·奇克斯和鮑比·瓊斯的組合星光閃耀。隨後的83賽季著名的“fo,fo,fo”口號震驚聯盟,最終,76人以季後賽12勝1負的戰績奪冠,排在歷史所有冠軍球隊季後賽勝率榜的第三位(第一位是KD加盟的勇士17年15-1)。

自由市場引發了一系列的革命,更多的自由球員在這之後效仿了他們的做法。爲了幫助更好的可視化球隊建設,跳投哥繼續使用了VOR來總結衡量一個球員對球隊的貢獻。下圖爲1980年以來冠軍球隊本隊自培養(選秀)球員季後賽合計VORP值與非自培養球員季後賽合計VORP值比例分配。不難發現,2000年以前,代表自培養球員的藍色條佔比極高,也就說在2000年以前冠軍球隊更多的依賴的是自培養球員;反之,2000年以後,黃色條佔主導,即通過其他方式(自由球員轉會,交易)獲得球員的在冠軍球隊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所以這裏姑且稱2000賽季以前爲自培養時代,2000以後爲僱傭兵時代。

注:嚴格意義上,斯科蒂·皮蓬不是被公牛隊選中的、科比不是被湖人選中的、諾維斯基不是被小牛選中的;但剛被選中不久就被交易到新球隊,還有諸如範喬丹、大本等落選秀,所以對首賽季即效力於奪冠主隊的球員來說,稱之爲自培養更合適一些。另外,勒布朗16重回騎士不算自培養球隊奪冠。

猛龍的奪冠,湖人的引援——NBA大僱傭兵時代冠軍球隊的建設思路


——2000年以前的自培養時代只有一個特例就是上面提及的83費城奪冠,奇克斯是主要嫡系人馬;其他冠軍球隊,如湖人的魔術師、庫珀、沃西;凱爾特人的大鳥、冰箱;活塞的托馬斯、杜馬斯;公牛的喬丹、皮蓬、格蘭特;火箭的奧拉朱旺、霍里等自培養球員則支配着球隊的生死大權。

——2000以後僱傭兵時代,當非自培養球員支配着冠軍球隊生死的時候,馬刺、勇士的冠軍構造又復古起來,像極了1980年代、90年代的那些統治級的球隊。常青樹鄧肯、妖刀吉諾比利、跑車帕克是馬刺四冠的首要驅動;水花兄弟外加追夢格林是勇士三冠的核心靈魂。

但自18年之前的冠軍,至少95%以上的冠軍,球隊的奪冠基石都是自家培養,但隨着球星逼宮球隊交易、濃眉加入湖人、卡哇伊奪冠等一系列連鎖反應,NBA可能要進入新的大僱傭兵時代了。即,冠軍的建設思路從最初的全培養時代,到全培養爲主引進爲輔,再到引進爲主培養爲輔慢慢轉變 了。今年的猛龍如下圖,自培養佔比只有20%,如果明年的湖人奪冠,NBA冠軍建設則會持續被推進到全引進大僱傭兵的極端時代了。


猛龍的奪冠,湖人的引援——NBA大僱傭兵時代冠軍球隊的建設思路



以下是聯盟歷史所有冠軍級別的交易與自由球員簽約。當聯盟向抱團作戰,單核作戰難有作爲,選秀培養成本高見效慢,部分小球市難有吸引力等諸多原因的助力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球星選擇“背叛出走”。當然,成功交易的背後埋藏了無數的以身試險,如巴爵士被交易到太陽,麥格雷迪入主休斯頓等。。


猛龍的奪冠,湖人的引援——NBA大僱傭兵時代冠軍球隊的建設思路


三、現實

當然,不是說選秀不重要,選中偉大的球員僅僅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你還要有能力選中第二個甚至第三個。一次明智的選秀也可以讓球隊獲得足夠多的紅利,但前提是得能保證這些天之驕子不離隊,即便是母隊可以開出“指定老將條款”的超級頂薪,這真的是很現實的問題。能夠保持陣容持久的競爭力,隊友之間能夠保持足夠的默契,一些球員甘願做一些犧牲,在這個自由球員暗流湧動的時代真的很難,很難。。而,這些都是自選秀球隊崛起不可獲取的重要構成要素,且一個都不能少。

雷霆就是典型的案例。2012哈登流失,2016年杜蘭特轉投金州勇士,兩支NBA近20年最偉大的自選秀球隊剎那間都不復存在了。而現在值得我們期盼的費城76人、菲尼克斯太陽,甚至是尼克斯,他們,包括球員與管理層,真的能保持足夠的耐心直到殺出重圍嗎?

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效仿猛龍、湖人,諸強紛紛大刀闊斧地在交易及自由市場尋找契機,於是乎,NBA逐漸邁入冠軍球隊構成極度依賴引進的極端時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