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母腹生落在地便开始了一场“苦”的旅途,在中国常有老人这样说:“娃娃生来就哭,因为人生苦啊!”面对苦难,许多人的正常反应多为负面的,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过往的一些苦难经验给身心带来的创痛一直迟迟无法忘却,以及面对苦难时所产生的一些难以理解难以排解的郁结情绪,这些衍生出今日的我们面对生命时的漠然和不安全感的一些生命之慨叹。

那么,为何人生总有苦难呢?为何人不能总是一直活在快乐和幸福当中呢?(这个问题等待着有哲理见识的粉丝们去回答)佛教中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么基督教中就没有苦难了吗?今天就跟随哲学诗画一同来了解下。

佛教中的苦难观——

东方最大的宗教佛教把苦难当做“人生幻影”,在释迦摩尼的思想中,当他在菩提树下打坐思想如何拯救苍生以便让他们脱离苦海时,曾冥想到死亡和苦难的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释迦摩尼的结论是苦难之所以存在于生死之中,实际上是人幻想的产物,把人生的苦难概念和对苦难的定义给直接抹去了。解决苦难和死亡的方法则在于超越生命轮回,清楚的看透人生苦难的真面目,并且了解它并非实体(《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最终达到不生不灭,涅槃寂静。

不仅佛教讲苦海无边,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无法避免苦难!

圣经中的苦难观——

当我们讲“基督信仰”时,许多人所最先想到的是一种博爱,其实不是的,从圣经中我们发现,基督信仰实际上是一个“受苦”的信仰,越了解基督你会越发现,基督一直在为人类的罪孽受苦。《圣经》中曾记载:耶稣被人羞辱地钉死在十字架上,包括耶稣的门徒们也都面临着各种的苦难逼迫,尤其是初期教会被罗马政府的逼迫,这些圣徒先贤被鞭打、入狱,有些甚至直接被处死、火刑。这些都告诉我们,信仰基督也要历经苦难,也要在苦难的淬炼中丰厚自己对上帝的认识,感悟出隐藏在基督苦难背后的恩典和真理启示。

当我们以基督教的角度看待佛教时,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更准确说应该是启示:如果人没有特殊的天启,没有真理的引导,便不会看清死亡和苦难的真正本质,更不会像佛教徒所说的那样超越这生生世世的循环轮回,就如四季花开冬去春来,万物亘古不变永恒流转一样,若不明白人本身对神的觉醒意识,就始终会在大自然的循环中毫无意义的寻找真理和答案。但那样是徒劳的。

不仅佛教讲苦海无边,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无法避免苦难!

对比了基督教和佛教,这里并不是说哪个好,哪个应该信仰。宗教信仰对于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自由选择的。二者之中都有很多令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纯洁和富有寄托的精华成分,我们最好的对待方式就是从中汲取那些能够帮助我们把今生过得更好的事物。这里想要说的是,如果有人认为,基督教讲的就是爱,从基督教衍生出的就是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人道主义,那就有些管中窥豹了,因为基督教中也有关于苦难的描述,并由此形成了让犹太人和西方部分社会至今信仰的苦难观。

总结起来,圣经中的苦难观大概有以下几种:

1,他人的罪恶,由我们来承受

苦难的来临可能与别人的罪有关系,但需要我们用信仰和毅力来承受。

比如,圣经中记载——亚伯被该隐杀害,亚伯很善良也很无辜,但这就是信仰的本质,即我们必须要承担今日之世界所造的恶。

新约中记载,耶稣降生时,许多伯利恒的小孩被希律王无情的杀害,使徒们被殉道,再联想到今天的社会政治风云变幻,灾祸与人祸不断,环境气候的变化,灾害战乱的发生,这其实都是源于他人的罪恶,虽然我们没有做坏事,但是我们也承担其这部分对世界的破坏和罪恶,不然这个世界就会永无宁日。因为作为上帝选中的子民,我们责无旁贷。

不仅佛教讲苦海无边,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无法避免苦难!

2,因果报应,基督教也有

因果报应,有罪受惩罚,有善积福德。基督教中同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在《约伯记》中,约伯的三个朋友几乎异口同声的坏心眼说道,约伯的受苦是因为以前做的坏事太多了。还有《以斯帖记》中胸怀诡诈的哈曼因为自己的恶行,被挂在木架上,在《使徒行传》中亚拿尼亚夫妇欺骗圣灵,相继在使徒面前倒地而死;这种种启示表明,当时很多的人们都有着苦难的原因即“报应”的观念。因此才会出现“上帝因着人们手中的恶来审判,因为世人都犯了罪,玷污了神的荣耀,因此,报应就显现”这样的因果逻辑。

3,苦难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神的恩典

不仅佛教讲苦海无边,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无法避免苦难!

许多基督徒都认为,苦难是神的恩典。

以色列人出埃及遭受到许多法老的逼迫,遭受了很大的苦难,在过红海时如果没有摩西的带领,都将全部丧命,但正因着遭遇了苦难,才有了后来进迦南的美事。大卫的一生中经历过许多的苦难,其中当娑罗王追杀大卫时,他更是受到了太多的苦难,但结果却被上帝指定为以色列的国王。

在基督徒的内心中,一直这样想:如果我们能把苦难当做一种神的恩典,那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坚强面对的呢?我们将会感谢苦难,而不是怨恨或仇视苦难。

4,人类的罪恶,由耶稣来代替,由此产生苦难的无可避免

在圣经中,一个观点或理念被不断地阐述和强调,那就是:因为那挂在木头上的,是为了代替那有罪的世人(《圣经》原文)。

耶稣的受苦代替了人的刑罚,给了人类以救赎,耶稣是无罪的,是不应受审判的,但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必须承担起这个重任,为了去除世人的罪孽,必须经历被世人蔑视、厌弃、无情的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命运。因为这是世人得恩惠和平安的唯一道路,耶稣的人生苦难莫过于钉在十字架上,而这种代罪和受苦正是为了让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子。

不仅佛教讲苦海无边,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无法避免苦难!

5,奇迹,显灵,都是一种人世行为的应验

《圣经》中,约伯的受苦实际上是应验了非功利思想的存在,更是应验了上帝是怜悯且慈悲的。

在《圣经》中,有许多苦难是源于要应验一个许诺或预言,就像主耶稣的钉十字架是为了要成全上帝的爱和公义,保罗曾三次讲到他体内有一根刺,但上帝并未去除,这也是要验证上帝的能力在软弱的人身上显为刚强。当主耶稣说我们要舍去自己的一切,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他,这实际上也是在应验我们各自对信仰的坚定度。所以,在基督徒的一生中,有一些苦难是要做为主的见证而必须出现的,在种种的苦难中,我们实现自己,超越自我的罪恶和欲望,更深的经历基督,明白祂将与我们同在,最终验证主的信实和全能。

6,苦难是生命的奥秘之一,只有经历了,才能找到答案

不仅佛教讲苦海无边,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无法避免苦难!

基督徒认为,人世间的许多苦难,是没有答案的,或者更准确说是找寻不到更好的答案的,这是上帝给生命安排的奥秘之一。

为什么苦难或灾祸频频发生?为什么有的孩子生来残疾?为何有些人在正值最好年华时,失去生命?这些我们无法弄清楚,只有勇敢的面对和经历。或许,只有在这种面对和经历中,我们才会慢慢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才能向上提升,视野和境界才会变得无比开阔和高远。到了那时,我们将会明白神的意旨,将会以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所有的、处于喜怒哀乐中的命运个体。

结语——

不仅佛教讲苦海无边,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无法避免苦难!

宗教学家卡尔·巴特说:“无视苦难意味着无视基督”,若是没有苦难,基督就不必钉十字架,若是没有苦难,人类也没有救恩,因此人就只能靠善行脱离苦海。”

佛教徒说:积德行善,福报无边。

基督说:在我之前,没有一个义人,一个都没有。(所有的人都以滑滑梯的方式不断堕落在罪恶之中)

当我们的人生搁浅在苦难的无限沙滩,我们会像基督徒那样去发问“上帝存在吗?”“上帝沉默了吗?”“上帝公平吗?”

不仅佛教讲苦海无边,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无法避免苦难!

或许,面对变幻不定的无常世界,我们应当认识到,苦难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宗教里所说的这是对人的罪恶的应有惩罚,还有更多更复杂的社会因素以及难以探究根底的人性因素。

我们灰心、抱怨、绝望、痛苦、无奈、失常,我们……,但无论怎样,我们前行的路没有停止,因为我们还有理想,信仰,快乐,幸福,意志,更有爱和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