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劉備曾三次下榻諸葛亮住所,其誠心讓諸葛亮甚爲感動,直接一篇天下分三的隆中對霸道出世,可以說爲劉備既簡單有詳細的描述出了一個戰略遠景,而劉備後來也是真如諸葛亮最初說的那樣,建立了蜀漢政權。不過可惜的是劉備白帝城在白帝城死了之後,少主劉禪卻成了一位付不起的小阿斗,尤其樂不思蜀這一詞可謂是追隨了劉禪一輩子。當時蜀漢的五虎將都早已經死了,不過還是有着許多忠勇之士時時刻刻都準備着被蜀漢戰死沙場。只不過這一手好牌卻讓劉禪打了一個稀碎。今天就小編就帶領大家再來回憶一下當時蜀漢後期的五位忠勇戰將。

第五:張遵

張遵乃是五虎將中右將軍張飛的親孫子,在蜀漢朝堂上面也是有着一席之地。張遵雖說沒有向爺爺一樣能夠從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的本領,但有着一顆和爺爺一樣爲蜀漢盡忠的心。魏國鄧艾率大軍壓境的時候,張遵單槍匹馬殺入魏軍當中力挽狂瀾,最終以死明志。

第四:趙廣

趙廣的父親也五虎將中的一位,當年其父親在曹軍百萬雄師中攜帶後主劉禪打出了七進七出的勇猛戰績,說到這裏都知道是誰了吧!對,那就是號稱蜀國的不敗將軍的趙雲。趙廣一直是跟隨在姜維的身邊,並且封其爲門牙將軍,其意思就是每次向魏國開拔進軍的時候趙廣都是打的先鋒。趙廣在跟隨姜維共同迎戰鄧艾的時候,恨不得能夠向父親趙雲一樣七進七出,只不過趙廣的能力有限,最終在保護姜維撤退的時候戰死在了沙場之上。

第三:諸葛尚

一聽諸葛尚這個名字,讀者應該都能猜想到這位和諸葛亮有着莫大的關聯,確實,諸葛尚乃是諸葛瞻的兒子,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雖說沒有傳承到爺爺諸葛亮運籌帷幄、決戰千里的本領,但諸葛家族也都是一門忠烈。諸葛尚爲了向蜀漢報忠,在年僅15歲的時候就跟隨姜維共同北伐,只不過在綿竹之戰的時候中了敵人的埋伏,以身了殉國。

第二:黃崇

黃崇的老爹也是蜀國名將,雖說黃忠也姓黃,但黃崇可不是黃忠的兒子,他的老爹是蜀國後期難得的一位智勇雙全的戰將,只不過和東吳大戰的時候,轉身投靠了魏國。對,他老爹就是黃權。黃崇因受家族的影響,從小就被培養成了一位智將,後來加入了諸葛瞻的大軍之中,由於其老爹的原因,黃崇多次向諸葛瞻獻計,只不過都被無視。這也就註定了諸葛瞻大軍最後的結局,黃崇也跟着以身殉了國。

第一:姜維

姜維加歸降豫蜀漢之後,可謂是盡心盡力的爲蜀漢效力,讀者們應該都知道姜維最後也是諸葛亮臨死前親定的接班人,諸葛亮爲了培養姜維,可謂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諸葛亮生前也算沒有看錯人,姜維在諸葛亮死了之後,曾多次嘔心瀝血的爲了諸葛亮生前的遺願進行北伐。在魏國五路大軍壓境的時候,姜維憑藉一個之力抵抗魏國三位大將:鍾會、諸葛緒、鄧艾;其三人在當時可都是一頂一的猛將,由此可見姜維的武義也是非常厲害的。讓姜維沒想到的是他們正在疆場之上用命保衛蜀漢,而劉禪卻先一步選擇了投降。姜維可謂是悲痛欲絕,但還是毅然的選擇了領命投降,不過姜維在暗地裏面略施小計,一下就害死了魏國的鐘會和鄧艾兩位大將。當然最後姜維的結局也是戰死了沙場。

這份排行榜當然只是小編的個人見解,並不慘雜任何官方意見,不知道各位讀者對這份排名是否認同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