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種戰法,是蒙古第一次全面攻宋時期,兩淮地區使用的,領導者是制置副使餘玠。第三種戰法,是蒙古第二次全面攻宋時期,四川地區使用的,領導者是餘玠。

說起全世界比較出名的兵種,蒙古鐵騎肯定能排前十。當年成吉思汗的大軍橫掃歐亞大陸,但是他生前一直沒攻下這個國家,甚至他的孫子也在攻打這個國家的時候命喪黃泉。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這個國家就是南宋王朝,蒙古鐵騎之所以能戰無不勝,因爲騎兵機動力強,能夠速戰速決,往往一次衝鋒就能解決所有的戰鬥。

但是這種戰鬥辦法也存在較大的缺陷,一旦地形受制,騎兵的優勢將蕩然無存。加上蒙古騎兵爲了提高機動性,基本上不攜帶糧食,通常都是打到哪裏搶到哪裏。

所以,只要你能拖住蒙古軍,讓騎兵發揮不了優勢,那你就能笑到最後。爲此,南宋研究出了三套戰法。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第一種戰法,是蒙古第一次全面攻宋時期,兩淮地區使用的,領導者是制置副使餘玠。由於兩淮地區水域衆多,多挖水道可以阻止騎兵衝鋒,最後蒙古大軍因爲補給原因,選擇了撤退。

第二種戰法,也是蒙古第一次全面攻宋時期,名將孟珙提出的。他以臨安爲中心,建立三層防禦體系。這種防禦體系在實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說是孟珙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

這種防禦體系最大的特點,就是軍隊之間可以相互支援,打破了蒙古鐵騎迂迴包抄,逐個擊破的戰法。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第三種戰法,是蒙古第二次全面攻宋時期,四川地區使用的,領導者是餘玠。四川由於山嶺多,宋軍把大軍設置在險峻的山頭,由於是山區,騎兵的優勢蕩然無存。這次攻宋,蒙古大軍仍然是一無所獲,而且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也死在了釣魚城下。

蒙哥是成吉思汗最出色的孫子,如果他不死,建立元朝的就是他,而不是他的弟弟忽必烈,歷史也會被改寫。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奈何當時的南宋王朝已經無力迴天,蒙古軍最後在崖山海戰打敗了宋軍,丞相陸秀夫揹着少主趙昺赴海而死,南宋十萬軍民蹈海殉國,正所謂崖山之後無華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