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皇帝在決戰之前對皇后說:如果此戰失敗,我們全家就準備死吧

滅梁

後唐同光元年(後梁龍德三年,923年)八月,梁將左右先鋒指揮使康延孝投降後唐。這康延孝本來就是塞北胡人,原先也是河東集團將領,後來叛逃至朱梁集團。但是,康延孝此時卻看到了“汴人兵衆不少,論其君臣將校,則終見敗亡”,正是因爲朱梁集團內部的勾心鬥角、相互傾軋,讓康延孝做出後梁必亡的判斷。

康延孝爲李存勖分析了後梁的形勢,提出一個建議“汴人兵力,聚則不少,分則無餘。陛下但待分兵,領鐵騎五千,自鄆州兼程直抵於汴,不旬日,天下事定矣。”康延孝這個人一貫反覆,日後在後唐集團又捲入一些反叛事件之中,最後的解決是被李存勖殺死。所以,宋人王欽若的《冊府元龜》將其歸入《將帥部·反覆》,不過同時也承認“莊宗平梁,頗有力焉。”

這位皇帝在決戰之前對皇后說:如果此戰失敗,我們全家就準備死吧

李存勖

李存勖將康延孝的方案交予麾下諸將討論,大多數人都是頗爲猶疑,而李存勖親信近臣樞密使郭崇韜卻力贊此計。郭崇韜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聞汴人決河,自滑至鄆,非舟楫不能濟”,朱梁精兵盡在段凝麾下,王彥章每日都在進攻鄆州。朱梁既以大軍逼迫後唐南部,又依仗黃河決口,篤定唐軍不能南渡。

郭崇韜建議留軍防守鄴都,固守楊劉,而李存勖“親御六軍,長驅倍道,直指大梁,汴城無兵,望風自潰”。如果成功拿下大梁,幹掉後梁皇帝朱友貞,那麼天下樑軍自然倒戈投降,“半月之間,天下必定”。反之,如果猶豫不決,則對後唐極爲不利,“今歲秋稼不登,軍糧才支數月”,絕對不能久耗下去。

經濟資源的匱乏,是郭崇韜力主閃擊大梁的重要原因,同時這種作戰風格也一直是李存勖所喜歡的。不過以事實而論,閃擊戰的戰略效果分析也僅僅是一種設想,這畢竟還是一次風險較高的軍事行動。據《舊五代史》記載,李存勖率軍自楊劉渡河之前,“皇后劉氏、皇子繼岌歸鄴宮,帝送於離亭,欷歔而別”,生離死別之情躍然紙上。《通鑑》記載,李存勖臨別之前對皇后劉氏說:“事之成敗,在此一決;若其不濟,當聚吾家於魏宮而焚之!”

這位皇帝在決戰之前對皇后說:如果此戰失敗,我們全家就準備死吧

《舊五代史》

後面的軍事行動卻異常順利,九月二十八日,李存勖下令將士家屬全部撤回魏州,命武寧軍節度使李紹榮等將領固守魏州,意圖牽制梁軍段凝部的主力,而勇悍天子李存勖則親率沙陀騎兵主力南下實施奇襲計劃。

十月初二,李存勖所部精銳步騎混合四萬人(大約三萬五 千名步兵,五千名騎兵)從楊劉渡河南進,初三即進入鄆州城。後唐大軍未作休整,立即連夜進軍,渡過汶水。大將李嗣源擔任先鋒,初四日晨與梁軍王彥章部遭遇戰,唐軍完勝,拿下後梁中都(今山東汶上),並生俘名將王彥章,在其誓死不降的情況下,將其斬首!

中都既下,汴州指日可待!李存勖命李嗣源率領五千騎兵,捨棄全部輜重物資,每人只帶七天口糧,全速直奔汴州,而李存勖率中軍一萬五千名步兵輕裝上陣,緊隨其後。 從初四晚上出發,到初七日,李嗣源的騎兵先鋒已經攻到 曹州(今山東 定陶西)。面對突如其來的沙陀鐵騎,後梁軍守將毫無防備,只得投降。

兵不血刃定曹州,後唐大軍兵鋒西指,直奔汴州······

這位皇帝在決戰之前對皇后說:如果此戰失敗,我們全家就準備死吧

王彥章

王彥章被俘被殺對於後梁無異於地震,身在汴梁的朱友貞驚慌不已,急忙召集羣臣商討對策。無計可施之下,只好派張漢倫火速北上召段凝回師勤王,然後又命開封尹王瓚徵發百姓一同守城。

頗爲諷刺的是,張漢倫一行抵達滑州之時,竟然受阻於段凝當初決放的黃河水。段凝晚了八天才得知大梁危急,卻也立即率軍回師救駕,但面對黃泛區,段凝所率的梁軍主力也只能繞道而行,行動遲緩。

汴梁已經無險可守,有大臣建議朱友貞西奔洛陽,集中各地軍隊再與後唐對抗。朱友貞卻拒絕西逃,認爲自己一旦離開汴梁,地方藩鎮是否效忠也難以保證,其實不確定也好過於等死。朱友貞陷入末路,問計於曾經被自己冷落的朱氏老臣敬翔:“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爲懟,卿其教我當安歸?”

這位皇帝在決戰之前對皇后說:如果此戰失敗,我們全家就準備死吧

李嗣源

敬翔說出一番肺腑之言:“臣從先帝三十餘年,今雖爲相,實朱氏老奴爾,事陛下如郎君,以臣之心,敢有所隱?陛下初用段凝,臣已爭之,今凝不來,敵勢已近,欲爲陛下謀,則小人間之,必不見聽。請先死,不忍見宗廟之亡!”王朝末路,不過如此,“君臣相向慟哭”,遙想當年朱溫篡奪李唐,冥冥之中,莫非是報應?

城破國亡已是定局,朱友貞不願死於仇人之手,遂在建國樓召見控鶴都將皇甫麟說:“吾與晉人世仇,不可俟彼刀鋸,卿可盡我命,無令落仇人之手!”皇甫麟準備舉到自刎,被朱友貞阻止,君臣二人相對慟哭。皇甫麟遂殺死朱友貞,隨即自刎而死。時爲後梁龍德三年十月初八(923年11月18日),朱友貞終年三十六歲。

次日,李存勖大軍直抵汴梁城下,開封尹王瓚開城投降,後梁滅亡。李存勖命收葬朱友貞,將其首級藏於太社。城破國亡,而那位深受朱友貞重用的大將段凝卻率大軍在封丘“解甲聽命”,進而“率大軍乞降於汴郊”。段凝爲人“天性奸佞,巧言飾智,善候人意”,走了李存勖親信伶官景進的門路,獲得了李存勖的赦免,還賜姓爲李,名爲李紹欽。

這位皇帝在決戰之前對皇后說:如果此戰失敗,我們全家就準備死吧

朱友貞

李存勖在大梁“詔赦梁羣臣”,但是處死趙巖、張漢倫、李振等後梁大臣,拆毀後梁宗廟,並追廢朱溫、朱友貞爲庶人,而那位朱氏老臣敬翔則在家中自縊而死,盡了臣節。

汴梁破,朱梁亡,北方朝廷的法統轉移到了沙陀李氏家族手中,他們能否重建帝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