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氫技術屬於“醇解水制氫”,其實質是甲醇水重整制氫+純氫+氫燃料電池,即利用小型化的甲醇水重整制氫裝置即時給低溫燃料電池提供高純氫氣,從而實現即時發電。爲了鞏固這一勢頭,國際能源署的報告提出了七項關鍵建議爲未來幾年全球清潔氫工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國際能源署(IEA)近日在一份重要的新報告中稱:"利用氫的巨大潛力將是世界擁有了一個重要的機會,它成爲更可持續和安全能源未來的關鍵部分。"

這項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氫氣的現狀,併爲其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指導。報告《氫的未來:抓住今天的機遇》中表示,隨着政策和項目數量的快速增長,清潔氫目前正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

作爲覆蓋所有燃料和所有技術的世界領先能源機構,IEA處於幫助制定全球氫政策的理想位置。

氫可以幫助全球各個國家應對各種關鍵能源挑戰,包括幫助儲存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可變輸出,以更好地滿足需求。它爲各個行業提供了一系列的脫碳方法,包括長途運輸、化工、鋼鐵等,事實證明,這些領域很難做到顛覆性的減少碳排放。它也有助於改善空氣質量和加強能源安全。

根據報告內容,氫氣如今正呈現着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因此,世界不應錯過這個讓氫成爲人類清潔和安全能源未來重要組成部分的絕佳機遇。

爲了鞏固這一勢頭,國際能源署的報告提出了七項關鍵建議爲未來幾年全球清潔氫工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1、使工業港口成爲擴大清潔氫氣使用的神經中樞;

2、在現有基礎設施上建設輸送管道,如天然氣管道;

3、擴大氫在運輸中的使用,將其用於爲在關鍵路線上行駛的汽車、卡車和公共汽車提供動力;

4、啓動氫能貿易的第一條國際航線。

此外,報告稱:“氫仍然面臨重大挑戰。目前,用低碳能源生產氫的成本很高,氫基礎設施的發展緩慢,阻礙了廣泛採用,一些法規目前限制了清潔氫工業的發展。”

今天,氫氣已經在工業規模上使用,但它幾乎完全由天然氣和煤炭供應。它的生產主要用於化工和煉油工業,每年排放8.3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於英國和印度尼西亞每年的碳排放量之和。減少現有氫氣生產的排放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代表着一個增加全球清潔氫氣規模的機會。一種方法是從化石燃料的制氫過程中獲取、儲存或利用二氧化碳。

在汽車、卡車、鋼鐵和供熱建築等其他領域擴大清潔氫的使用是另一個重要挑戰。目前,全世界公路上大約有11200輛氫動力汽車。現有的政府目標要求到2030年這一數字大幅增加到250萬。

除本報告外,將繼續關注氫氣,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專業知識,以監控進展,並提供技術、政策和市場設計方面的指導。國際能源署將繼續與各國政府和所有其他利益攸關方密切合作,支持充分利用氫的巨大潛力的努力。

水氫技術助力低碳減排與能源安全

水氫技術屬於“醇解水制氫”,其實質是甲醇水重整制氫+純氫+氫燃料電池,即利用小型化的甲醇水重整制氫裝置即時給低溫燃料電池提供高純氫氣,從而實現即時發電。該技術路徑將小型化甲醇水重整制氫技術與當前最成熟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高度集成,通過高效的智能控制系統實現了氫氣的即產即用。

水氫技術實現了氫能與燃料電池的高度集成,避開了氫能的商業化應用面臨着氫氣生產、運輸、存儲等使用環節產生的安全問題和成本問題及加氫基礎設施佈局問題。

水氫技術是基於“水基科學向華理論”實踐而來。該理論是水氫技術的核心理念,在該理論的基礎上,向華博士提出了“動氫”理念,並將其應用到實踐之中。“水基能源向華理論”是向華博士在上世紀90年代創建,其核心概念包括:(1)多種能源變甲醇,甲醇變成人們需要的能源;(2)CO是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甲醇製備過程爲“吸碳排氧”,而甲醇制氫的過程爲“吸氧排碳”;(3)能源可自給自足,並可就地消納和轉換。

水基能源向華理論圖

作品登記號:國作登字-2017-K-00373993

從以上理論不難看出,甲醇製備過程爲“吸碳排氧”,而甲醇制氫的過程爲“吸氧排碳”,水氫技術的應用可實現生態的閉環,維持碳平衡。作爲一種高效的能源轉化技術,水氫技術完全符合能源結構轉化的趨勢,它既通過甲醇高效制氫實現了能源由高碳向低碳過程轉變,也滿足了人們對“理想清潔能源”氫能的需求。

編輯:小合文章來源:氫能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備註:本文信息僅供分享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