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从原始瓷器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相继崛起耀州、吉州、磁州、建州、龙泉、湖田、德化各大名窑成绩斐然。辽瓷特点鲜明民族风格突出。西夏瓷器乃西北陶瓷奇葩。五代是中国瓷器的大发展时期青花瓷驰名中外釉里红誉满全球,景德镇一跃成为中国瓷都,为明清瓷器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古瓷研究的对于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氏俗以及时代风貌,都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瓷研究工作才能在新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继续发展,在新的理论平台上构建古瓷研究的新成果。

一看瓷器的外表,还有几个特征:永乐年间瓷器的底部中央大多是外凸内凹,底圈的边比较宽,这和当时瓷坯有关;明朝中期的瓷器上下接触处(腹中部》有明显的接痕,眼看手摸都感觉得到;清代以后,制瓷技术大大发展,采用了旋削对接方法消除了接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有没有这条线来断定是清代初期还是清代后期的作品,以及分辨真伪品。

二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都有各自的特色,以明清两代的青花为例,永乐、宣德青花用的是进口的青料,色泽浓翠,自然晕散而有黑疵铁斑。成化青料主要采用江西乐平的“平等青”,成色典雅素静。嘉靖、万历青料几乎都采用回青料,成色浓艳,蓝中略泛紫色。清代康熙青料基本上使用浙江料,成色鲜蓝青翠,明艳净丽,层次分明,甚至在一笔中分出深浅浓淡的笔韵,因此有“青花五彩”之誉。而雍正的青花以仿永、宣浓翠晕散为主,由于采用国产青料,青花的晕散和黑斑只能用笔点染而成,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人工留下的痕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